金剛經解疑六講

金剛經解疑六講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顧偉康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557979
  • ISBN13:9787532557974
  • 裝訂:平裝 / 16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顧偉康的《金剛經解疑六講》以大量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對《金剛經》來華的源流、中文譯本的真偽、科分的優劣及倡導者的真偽、“偈頌”“兩周說”的內涵、眾多注疏的疑點、論注的歷史沿革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辨識、考訂乃至判定。
 

目錄


第一講 《金剛經》之源頭及淵源
第二講 《金剛經》的中文譯本
第一節 帝王護法——《金剛經》六譯之傳奇
一、前秦苻堅、後秦姚興之于羅什譯本
二、元魏宣武帝之于流支譯本
三、陳粱安太守王方奢之于真諦譯本
四、隋文帝、煬帝之于笈多譯本
五、唐太宗之于玄奘譯本
六、則天帝之于義淨譯本
第二節 《金剛經》到底被翻譯了幾次?
一、傳統的“六譯”說
二、菩提流支到底翻譯了幾次《金剛經》?
三、笈多是否重新修改過自己翻譯的《金剛經》?
四、玄奘二譯《金剛經》
五、可有八卷本的《金剛經》?
第三節 為何鳩摩羅什譯本流傳最廣?
一、宗教立場的解釋
二、翻譯境界的解釋
三、版本不同的解釋
附︰“版本不同說”的一個特例
第三講 《金剛經》之科分
第一節 “七義”、“十八住處”
第二節 “十二分”
第三節 “六章”、“三門”、“三段”和?三章”
第四節 “二十七疑”
第五節 昭明太子之“三十二分”
第四講 讀《金剛經》者須知
第一節 關于“彌勒菩薩偈頌”
第二節 “四句偈”何所指?
一、“一切有為法”
二、“雪山四句
三、“成就一義”和“顯道”
四、“善吉問,佛祖答”
五、“最少”
六、“一切皆是”
七、“全部不是”
第三節 《金剛經》兩周說
一、吉藏釋“兩周”
(一)前說實智(實慧),後說方便智善權)
(二)前為利根說,後為鈍根說
(三)前說盡(淨)緣,後說盡觀
(四)前周成發心,後周泯發心
(五)為前會眾廣說,為後會眾略說
二、江味農釋“兩周”
總說︰前說約境明無住,後說約心明無住
(一)前周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後周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
(二)前周破粗執,後周破細執
(三)前周離相,後周離念
(四)前周說“二邊不著”,後周說不著“二邊不著”
(五)前周一切皆非,後周一切皆是
附︰“應雲何住”和“雲何應住”
第五講 關于《金剛經》注疏的幾個疑點
第一節 傅大士可曾寫頌?
第二節 《金剛仙論》肯定是華人所撰
第三節 關于六祖慧能的《金剛經》注
第四節 “冥世偈”的真相
第六講 略說《金剛經》論注之歷史沿革
第一節 煩瑣的古印度經論
第二節 第一本中國武的注釋
第三節 集大成之吉藏《金剛般若疏》
第四節 《金剛經》結構分析之濫觴
第五節 禪入《金剛》
第六節 儒佛攜手
後記
附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大約有整整二年時間,由于工作關系,我整天面對的就是近百種《金剛經》的注疏和相關材料,結果就有了要寫一本《金剛經》論書的念頭。

《金剛經》可是婦孺皆知,擁有極其廣大的讀者群。古往今來高僧大德的注疏更是號稱八百家之多,我為什麼還要再寫一本呢?就不怕畫蛇添足嗎?

佛經難讀,借用李太白的話,“難于上青天”。正如隋代大翻譯家彥琮所說︰“一聖才亡,法門即減。千年已遠,人心轉偽……凡聖殊倫,東西隔域。難之又難,論莫能盡。”從印度到中國,經千年流變,文化傳統的不同,思維方式的隔閡,語言表達的不一,加上時地情勢的變遷,要讀懂佛經,也真的是“難之又難”。于是乎,種種注疏詮論就成了幫助我們理解佛法的重要工具。

讀了那麼多《金剛經》注疏,兩個顯著的特點引起我的注意和思索︰

一是宗教的立場。廣義而言,宗教的“信”雖然以自覺為前提,但一定帶有強制的成分——對教義無條件的接受和對他教和非教必然的排斥。此乃所有宗教非理性本質的淵源之一。

具體落實到佛教,雖然在梁啟超先生所說的(佛教是)“智信”層面上,佛教是非常的理性,同時具有相當的寬容度和包容性。但民俗層面上,無可避免的“迷信”,決定了佛教弘法的兩個面——一方面是大德們的真摯和熱情所帶來的強大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常常因此而讓他們作些超越理性和常識的理解和宣傳。

二是傳統的方法。中國佛教經典的注疏,雖然有義疏和文疏兩種,但總體風格還是受孔夫子“述而不作”文化模式的深深影響——古代中國人的學問很少有大部頭的、有自身邏輯體系的著作。人們往往是在前人的作品中,用注解的方式發揮自己的見解。千年的傳統,令哪怕是方外的僧人,也眺不出這個文化氛圍。僧人們的作品必不可免地具有濃厚的“漢學”氣息——辨字義、講句逗、釋名相,一句一句地解釋,一段一段地疏通,往往容易重局部而輕整體,易復制而難融會。

作為一個佛教學者,在信仰上,我當然是個佛教徒,但是在從事研究的時候,我一直提醒自己︰宗教研究,可以有兩種立場,一種是站在“里面”,其優點是你有護教的激情,你會有真實的體驗,但同時,你也必然地被經驗和情感所束縛;另一種是站在“外面”,你很可能達不到悟道的高度和境界,但你可以有更全面的視野和更敏銳的目光。

數十年來,從中國到美國到新加坡,面對不同的課題,我的角色就一直在轉換,一會兒“里面”,一會兒“外面”,但當著手這本《金剛經解疑六講》時,我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外面”。

嚴格來說,本書不能算一本研究著作,我所做的,僅僅是將前人的東西作一梳理,盡量用通俗的語言把問題講清楚而已。

所以,我不可能再跟在前人的後面,再逐字逐句地去解釋,《金剛經》中這一句該怎麼理解,那一段說的是什麼意思。我是希望在更廣闊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視野下,為讀者提供一種總體觀察、了解《金剛經》的圖式。

更重要的是,因為被重視、被重點研究,結果《金剛經》經過千年流傳,反而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謎團和疑點。可以這樣說,如果不知道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想要真正理解《金剛經》,可以說入門也難。

我給自己的任務就是在對《金剛經》作宏觀掃描的基礎上,將這些問題輯錄出來,一一解析,力求學術性和趣味性兼具,為讀者進入《金剛經》寶庫提供一把入門的鑰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