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學哲學研究︰以史證易

楊萬里學哲學研究︰以史證易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曾華東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94284
  • ISBN13:9787010094281
  • 裝訂:平裝 / 37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南宋理學家楊萬里(1127~1206)以詩人名家,但在宋明理學思潮中的地位頗為特別,體現在其易學以史立宗,哲學以氣成派。曾華東編著的《以史證易——楊萬里易學哲學研究》依據文本資料,在吸取國內外學術界相關學術成果的基礎上,從楊萬里的生平入手,通過對楊萬里由文學到易學的學術歷程的考察,緊扣他以史證易、以史述剛柔的治易學的特點,來深入探討和闡發楊萬里易學哲學的發端、氣學性質、明體達用的特色和民生思想,比較清晰地勾勒出了楊萬里易學哲學體系。

《以史證易——楊萬里易學哲學研究》是目前我國第一部對楊萬里易學哲學進行系統研究的論著。
 

目錄

總序
序一
序二
引言
第一章 從文學到哲學
一、生平簡介
二、“中興”濤人
三、學術宗旨
四、研究狀況和楊萬里著作本勘驗
第二章 誠齋易學的緣起
一、“文士”與治易
二、為學之源
三、二程後學
四、《易》話語與“知道”
第三章 楊萬里與“史事宗”
一、“史事宗”議
二、易史通約
三、史、《易》合一
四、“史事宗”辨
第四章 楊萬里的“以史證易”
一、史料與史證
二、史證與史蘊
三、以史道陰陽
四、“二五”之應
第五章 楊萬里以史述剛柔
一、君剛、臣剛
二、柔服剛、剛服剛
三、剛損、剛益
四、“內文明而外柔順”
第六章 楊萬里哲學的發端
一、誠齋“元”論
二、誠齋“有”、“無”論
三、誠齋太極之辨
第七章 楊萬里哲學的氣學性質
一、理、氣問題
二、“物行道存”與氣本
三、“三才體用不息”的性論
四、“性而身之”的《心學論》
第八章 楊萬里哲學的“明體達用”
一、由氣而“和”的統一論
二、“和”接“中正”的通變觀
三、“史論即政論”的政治哲學
第九章 楊萬里哲學中的民生思想
一、“卜辭”引出的話題
二、28《彖》蘊涵的民生思想
三、與程朱的區別
第十章 楊萬里哲學的詩化
一、楊萬里的“以詩言道”
二、《朝天續集》中的民生思想
三、“冷”、“寒”境界的本體意蘊
結語 如何認識楊萬里易學哲學這份思想遺產
一、對人才的關注及其價值判斷
二、史易互動的理學範式
三、歷史演變中的憂患意識
四、“以歷史為基礎”的哲學系統
附錄 楊萬里生平記事與《誠齋易傳》史證匯例
一、楊萬里生平記事
二、《誠齋埸傳》史證匯例
參藝文獻
後記
 

論及南宋中期的理學,其發展脈絡通常被敘述為從“東南三賢”過渡到朱陸對峙。這樣的敘述大體上反映了那一個時代理學發展的主流。然而,理學的發生發展本是多元融合的產物。從整個學術氛圍來看,儒、釋、道三家的融合會通是古代社會後期學術“造極”和新思潮產生的最根本的動力,理學本身即是在“三教”的基礎上綜合創新的產物。傳統儒學、道家道教和佛教學術一體構成為理學這一“新”的儒學創生所必需的理論資源。其中,從文本的角度看,《周易》這一經典實際上扮演了融合貫通三教的橋梁的角色。

《周易》的核心範疇可以說是“道”,宋理學的核心範疇亦是“道”,因而理學有“道學”之謂。《周易》論道,雖說是“易道廣大,無所不包”,但“推天道以明人事”無疑是最重要的特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這一概括,應當說是很有見地的。歷史上研究《周易》的學人學派學說數不勝數,但影響易學發展之大勢者,按《提要》的概括是兩派六宗。“兩派”指象數派和義理派,每一派又各自衍為三宗是為“六宗”。前者以漢易和宋初的陳、邵為代表,後者則以玄學和理學為代表。就義理派論,除玄學是在魏晉外,余皆出于宋代。這說明宋代易學是在中國古代哲學的新形態——理學興起的總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框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理學注重以義理解經,故其易學著作多在發揮義理。即便是邵雍,他的《觀物篇》亦是講義理的重要著作。易學義理派的發展,實際上與整個理學的發展是互為一體的。在理學的初創時期,無論是胡瑗、程頤,還是周敦頤或張載,幾乎無人不著力于《周易》的研究;到南宋,從胡宏、張式到朱熹、楊簡,也絲毫沒有例外。人們時常提及的這些理學家,由于其在理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相對比較確定,對其思想的研究歷朝歷代都不匱乏。但其中卻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及其學派,在理學史上的地位常常被忽略,其易學哲學思想也很少得到系統的闡發,這就是楊萬里及其哲學。

楊萬里的易學哲學思想主要表現在《誠齋易傳》中。作為“六宗”之一的史事宗的代表,楊萬里搜集分析數千年的歷史事實,“以史證易”,既用以佐證和解釋《周易》的卦爻辭,也借古喻今,針砭當時政治。如果說,這一方面的貢獻由于《提要》的經典定位還比較容易取得共識,相形之下,楊萬里的哲學思想究竟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在理學大家的叢林之中他究竟佔據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卻始終給人一種模糊不清的感覺。曾華東博士以他數年的努力,致力于全面系統地研究楊萬里的思想。他以“元”論的探討為邏輯起點,通過對“有無”之論、太極之辨的剖析走向楊萬里哲學的最高範疇——氣;並在與理、與氣、與性、與心等理學本體性範疇的相互比較中,最終認定了楊萬里哲學的氣學性質。對于可能與此相抵觸或一些較為費解的命題,如“道為氣母,氣為天地根”;“易之未作,易在太極之先;易之已作,易在太極之後”等,亦通過自己的仔細斟酌提出了新的看法,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