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討論了38部莎劇劇本結構的獨特之處,比如:劇情梗概,戲劇結構,悲劇性,劇本哲理,喜劇性和每個劇本各自的一些獨特特點。書中對於丑角和愚人的角色給與了特別的關注,並另辟一章專門講述。另外,對於專門講述莎士比亞的文章也是另辟一章專述。
 

「Words,words,words」(文字、文字、文字),當波洛涅斯問他在讀些什麽時,哈姆雷特這樣回答這位老政治家。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員總要這樣手拿一本書,回答波洛涅斯的提問。可是,巴黎演員這樣說:「Des mots,des mots,des mots」;馬尼拉人說:「Mga salita,mga salita」;里約熱內盧:「Palavras,palavras,palavras」;布加勒斯特:「Cuvinte,cuvinte,Cuvinte」;在上海,則「都是字、字、字」。

文字(words)。《哈姆雷特》有差不多三萬字(或者更多:不同版本之間差異較大)。但無論哪個版本,《哈姆雷特》都是莎士比亞劇作中篇幅最長的一部。從總體上看,最權威的研究顯示莎士比亞一共寫了38部戲劇,共計884647個字。他的所有作品都已經被翻譯、改編成許許多多的語言版本,其中一些在全世界范圍內經濟上演,最常上演的是《麥克白》。據估計,這部劇作每隔四分鍾就會在世界上被搬演一次。文字,文字,文字。

莎劇中的972個角色說著這884647個台詞。就單部劇作而言,哈姆雷特是說得最多的,其台詞如果不刪減的話約有7350個。在《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中被捉拿的第二名海盜是台詞最少的:只有4個詞。這972個角色,從國王到小偷、從公主到妓女、從朱慈特到傑奎斯、從修道士到蠢貨、從福斯塔夫到精靈仙子,各色人等應有盡有。他們來自於如今我們稱作歐洲的各個角落:英格蘭——這是理所當然的,接著是意大利,之後是法國,然後是希臘、丹麥、挪威、波蘭、俄羅斯、波西米亞、克羅地亞、塞浦路斯、西西里以及西班牙;黎巴嫩、埃及、摩洛哥、地中海南部的阿爾及爾也在其中;還有遙遠的印度、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這些角色所涉及的最遠處是蒙古、「永遠為波濤沖打的百慕大群島」以及「對跖點」——人所站之處在地球上的相對極。

38部憂傷中的972個角色,在122處地點展開活動,說著884867個台詞。它們在26個年頭里先後躍然紙上,也就是說平均1年有1.5部劇作誕生。毋庸置疑,這些劇作包含著戲劇創作最優秀的品質。它們的上演和產生的影響,從伊麗莎白時代直到今天,始終都是巨大而不可估量的;與最經典的宗教、政治或哲學著作相比,也都毫不遜色。有人把莎士比亞稱作「與我們同時代最棒的作家」。

自莎士比亞的創作問世以來,如何對這些深奧的、令人嘆服的藝術作品進行匯總、整理和分類,就成了藝術家、學者及公眾關心的事情。四開本的莎士比亞戲劇選集——含有一些「偽作」和早期的草稿(莎士比亞在世時就已存在),但一卷本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直到1623年才出現,即莎翁去世後七年。此後不久,清教徒政府於1642年頒布了劇院禁令,並於1644年拆毀了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大多數的戲劇愛好者當時都無法再收藏和朗讀那唯一的戲劇全本:珍貴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對開本全集——它們是否是全本,經常引起爭議。

莎士比亞的戲劇在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模糊了,他的劇作被禁演了50年。劇院恢復開放(1660年)後,一批年輕人——其中有一位聲稱自己是莎士比亞的私生子——活躍起來,他們熱情洋溢地改編以前的憂傷包括莎士比亞的作品,給它們加上新的結尾。在接下來的兩個多世紀時間里,藝術家和經紀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待莎士比亞,在商業利益的驅使和虛心的作祟下,他們隨意地對其作品進行雜糅、改編、重寫、歪曲或是割裂。莎士比亞的原作成了一種原材料,被用於制造各種各樣的藝術家「創新」和無聊的鬧劇。時至今日,所有的這些「新作」都已一文不值。

直到20世紀初,英國的一些堅毅的舞台藝術家們開始了至關重要的還原莎士比亞本意及原文的努力,原初的演出模式也得到了探尋和必要的思考。盡管這些向來都是飽受爭議的話題,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他究竟寫了些什麽以及他想表達的意思。現代的莎士比亞運動就此開始了,可如今其發展方向卻被一些人被作為「莎士比亞產業」(Shakespeare industry)。

在這場「還原莎士比亞」運動中,有幾位藝術家和學者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威廉·瑪爾(William Poel,1852—1934)。威廉·珀爾是一位英國的演員經紀人,他推行了「開放舞台莎士比亞」(Opea stage Shakespeare)實驗,即采用最少的專利景、完整的文本、固定的演出團隊以及連綿不絕的詩性語言。瑪爾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現在:英國戰後一代的導演們,包括約翰·巴頓(John Barton)、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彼得·霍爾(Peter Hall)、特雷弗·納約翰·巴頓(John Barton)、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彼得·霍爾(Peter Hall)、特雷弗·納恩(Trevor Nunn)以及這幾位後來所影響到的世界上許多其他導演,都對瑪爾有所繼承。

當時,瑪爾同一些與自己觀念契合的藝術名流——如哈雷·格朗威爾—巴克(Harley Granville-Barker)——以及一些興趣相投、志在「還原」莎士比亞的學者們並肩奮斗。在這些z學者中,杜米丘·科爾奈留(Dumitriu Corneliu)教授在他這本書的前言中提到了兩位,並將他們視為自己工作領域內的先驅,即亞歷山大·施密特(Alexander Schmidt)和弗朗西斯·格里芬·斯多克(Francis Griffin Stokes)。

施密特於1902年出版的《莎士比亞辭典》(Shakespeare Lexicon)即使在今日仍然算得上是一部重要經典——盡管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盡管在他之後又有了不計其數的同類辭典問世。施密特的這部兩卷本辭典,是如今任何一家正式的、使用英語的莎士比亞排練廳或研究室必備的、並且常常被人翻爛的參考書。這上下兩卷——A—M卷和N—Z卷——也是演員、導演、教師和學生們的必備書。書中對莎士比亞所寫的每個詞、每個角色都作了分類。關於角色的介紹相對簡短,但對每一個台詞,從字母順序首位的「Abandon」到末位的「Zounds」,都作了詳盡考察,揭示了它們的意義、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以及在不同劇目之間的變化。雖然有許多更為簡明的袖珍辭典,如C.T.奧尼恩斯(C.T.Onions)的《莎士比亞詞典》(A Shakespeare Glossary)、埃里克·帕特里奇(Eric Partridge)的《莎士比亞戲劇》(Shakespeare』s Bawdy)以及各種演出腳本注疏,施密特的《莎士比亞辭典》仍舊是無可爭議的「聖經」。

弗朗西斯·格里芬·斯多克1924年出版了《莎士比亞作品人物與術語辭典:含戲劇與詩歌創作背景及時間考證》(A Dictionary Of The Characters And Proper Names In The Works Of Shakespeare:With Notes On The Sources And Dates Of The Plays And Poems)。這部著作正如它的題目所示,既全面又厚重——它的幾個最新版本都改名為《莎士比亞作品人物辭典。(Who』s Who in Shakespeare)。這部辭典較施密特的工作有所推進,施密特的主要興趣在於創造詞匯表,而弗朗西斯做的則是以劇情簡介為基礎,對劇中所有角色進行細致分析。斯多克的這部作品出版後被其他作家所模仿,近些年來甚至也被一些同類作品人物傳記類作品所超越。但是,斯多克將劇情簡介與人物描述相結合的作法,為後來的作者們設立了可供依循的標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