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贊傳》由美國著名電影學者達德利‧安德魯所著,講述法國電影新浪潮之父、《電影手冊》創始人安德烈‧巴贊為電影的一生。
巴贊不止一次地被稱為“電影界的亞里士多德”,因為他試圖成為第一個在這片未開墾領地的所有地帶制定原則的人。他的思想很有價值,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廣為人知。如同所有的思想,他的思想既引起爭議又贏得支持。但是,既無價值又不出名而且無可爭議的是這些思想與他的生活環境的有機關系。在這個意義上,他應該更恰當地被比作蘇格拉底,因為他的卓越技能是辯證的,他的邏輯服務于他遭遇的任何處境。《巴贊傳》希望在他的生活環境和他的時代文化生活中探尋他的思想,這種探尋將通過那個激動人心的時代以及那些思想和那種人生力量而履行諾言。
目錄
前言
序言 我們懷念安德烈‧巴贊(弗朗索瓦‧特呂弗)
致謝
導言
第一章 成長年代
第二章 戰爭年代
第三章 一個評論家的誕生
第四章 一種文化的解放與活力
第五章 電影的政治與美學
第六章 《電影手冊》與一種理論的延續
第七章 職業生涯終結
附錄 戰斗的年代︰安德烈‧巴贊在1945-1950(讓-夏爾‧塔凱拉)
索引
校譯隨感
序言 我們懷念安德烈‧巴贊(弗朗索瓦‧特呂弗)
致謝
導言
第一章 成長年代
第二章 戰爭年代
第三章 一個評論家的誕生
第四章 一種文化的解放與活力
第五章 電影的政治與美學
第六章 《電影手冊》與一種理論的延續
第七章 職業生涯終結
附錄 戰斗的年代︰安德烈‧巴贊在1945-1950(讓-夏爾‧塔凱拉)
索引
校譯隨感
序
安德烈‧巴贊去世的時候,我們都看到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藝術家們向一位評論家致敬!確實,魯奇諾‧維斯康蒂、讓‧谷克多、羅貝爾‧布萊松、馬塞爾‧卡爾內、路易斯‧布努埃爾、奧遜‧威爾斯以及費德里科‧費里尼強烈地感到,有必要在公開聲明以及寫給雅尼娜‧巴贊的信中表達這樣一個想法︰十五年來他們發現,巴贊是一個思想開放以及擁有無拘無束的聰明智慧的人,他對他們作品的分析真誠地幫助了他們。
我怎能掩飾達德利‧安德魯的《巴贊傳》帶給我的喜悅?安德烈‧巴贊是我一生中最愛戴和最尊敬的人,他以關心和慈愛將我帶人電影界,起初是寫作電影評論,後來則搞起了電影制作。
1947年遇到他的時候,我是一個問題少年,當時我十五歲,他三十歲。我到死都不會明白︰為什麼巴贊和他的妻子雅尼娜會如此關心我,以至于拯救我。他們先是幫助我離開少年管教中心,三年之後又幫助我離開軍隊監獄和收容所。這個時期,我並不像影迷那樣熱愛電影,電影對我來說是藥物,雖然我充滿熱情地討論電影,但是我毫無智慧。
巴贊本身就是智慧。他對卓別林、威爾斯、斯特奇斯、布萊松、雷諾阿與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研究贏得了人們的欽佩,使他成為電影評論家,更成為真正的電影作家。
巴贊最初準備從事的職業是教書,而且從來沒有背叛自己的教育天職,並將這個天職延伸到他的新聞事業以及為不同人群創立的難以計數的電影俱樂部。幸運的是,在我們建立友誼的最初日子里,我陪同他作講演並評論卓別林的一些短片,先是在一所多明我會的女修道院,兩天之後的午餐時間在一家金屬工廠,這些評論深深地吸引著每位听眾,並使每位听眾加人到討論中。
巴贊明白,電影既沒有失去大眾的本質,也沒有失去作為一種主要娛樂形式的地位,會及時地成為一種能與更高的藝術比肩的文化現象。在戰後的混亂年代,這絕對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巴贊在最早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就預見電影將進入大學課堂。他寫道︰“總有一天,我們會有一部足有800頁的論著,論述1905至1917年美國電影的喜劇功能或者某種類似的東西,誰敢肯定說這是不嚴肅的呢?”
但是,巴贊從來沒有想到的是,會有一本書完全獻給他。
顯然,對于認識巴贊來說,達德利‧安德魯太年輕了,但在四年的時間里,安德魯一直在一絲不苟地工作著。今天我確信,他比任何他采訪的人更了解他選擇追溯其人生的這個人的品質。
你不得不承認,兩個如此相互尊重和關愛的人之間的關系,經常受到一種偉大的謙遜感的制約,阻止他們互訴衷腸,或者過多談論他們自己。雖然我是巴贊的密友,你也許會說後來我還成了他的養子,但是直至我感到自己在事實上成為他的兄弟的那一刻,我仍然只知道他生活的一部分。在此,這本傳記向我披露了我毫無概念的各種細節。
我像讀小說一樣讀這本書,我知道其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雖然巴贊過于短暫的一生沒有很多“事件”,但是你可以發現一種個性、~種品質。人們可以圍繞巴贊這個人物,一個因善良而出名的人物,構思一部很好的小說。我知道安德烈‧紀德曾經說過︰“沒有良好的情操,就創作不出優秀的文學作品。”但是我可以斷言,巴贊的絕對可靠的忠誠以及他的慷慨,使他成為一個讓我們驚喜、著迷、興奮的人,直至我們不得不通過相視一笑來隱藏我們的感情。
如果你看過萊奧,麥卡雷導演的影片《好人薩姆》,你一定記得其中的這樣一個角色(加里‧庫珀扮演),他的利他主義使他陷入了無法擺脫的銀幕環境,其中穿插著喜劇性和戲劇性的情節。每次看《好人薩姆》,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巴贊。
……
我怎能掩飾達德利‧安德魯的《巴贊傳》帶給我的喜悅?安德烈‧巴贊是我一生中最愛戴和最尊敬的人,他以關心和慈愛將我帶人電影界,起初是寫作電影評論,後來則搞起了電影制作。
1947年遇到他的時候,我是一個問題少年,當時我十五歲,他三十歲。我到死都不會明白︰為什麼巴贊和他的妻子雅尼娜會如此關心我,以至于拯救我。他們先是幫助我離開少年管教中心,三年之後又幫助我離開軍隊監獄和收容所。這個時期,我並不像影迷那樣熱愛電影,電影對我來說是藥物,雖然我充滿熱情地討論電影,但是我毫無智慧。
巴贊本身就是智慧。他對卓別林、威爾斯、斯特奇斯、布萊松、雷諾阿與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研究贏得了人們的欽佩,使他成為電影評論家,更成為真正的電影作家。
巴贊最初準備從事的職業是教書,而且從來沒有背叛自己的教育天職,並將這個天職延伸到他的新聞事業以及為不同人群創立的難以計數的電影俱樂部。幸運的是,在我們建立友誼的最初日子里,我陪同他作講演並評論卓別林的一些短片,先是在一所多明我會的女修道院,兩天之後的午餐時間在一家金屬工廠,這些評論深深地吸引著每位听眾,並使每位听眾加人到討論中。
巴贊明白,電影既沒有失去大眾的本質,也沒有失去作為一種主要娛樂形式的地位,會及時地成為一種能與更高的藝術比肩的文化現象。在戰後的混亂年代,這絕對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巴贊在最早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就預見電影將進入大學課堂。他寫道︰“總有一天,我們會有一部足有800頁的論著,論述1905至1917年美國電影的喜劇功能或者某種類似的東西,誰敢肯定說這是不嚴肅的呢?”
但是,巴贊從來沒有想到的是,會有一本書完全獻給他。
顯然,對于認識巴贊來說,達德利‧安德魯太年輕了,但在四年的時間里,安德魯一直在一絲不苟地工作著。今天我確信,他比任何他采訪的人更了解他選擇追溯其人生的這個人的品質。
你不得不承認,兩個如此相互尊重和關愛的人之間的關系,經常受到一種偉大的謙遜感的制約,阻止他們互訴衷腸,或者過多談論他們自己。雖然我是巴贊的密友,你也許會說後來我還成了他的養子,但是直至我感到自己在事實上成為他的兄弟的那一刻,我仍然只知道他生活的一部分。在此,這本傳記向我披露了我毫無概念的各種細節。
我像讀小說一樣讀這本書,我知道其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雖然巴贊過于短暫的一生沒有很多“事件”,但是你可以發現一種個性、~種品質。人們可以圍繞巴贊這個人物,一個因善良而出名的人物,構思一部很好的小說。我知道安德烈‧紀德曾經說過︰“沒有良好的情操,就創作不出優秀的文學作品。”但是我可以斷言,巴贊的絕對可靠的忠誠以及他的慷慨,使他成為一個讓我們驚喜、著迷、興奮的人,直至我們不得不通過相視一笑來隱藏我們的感情。
如果你看過萊奧,麥卡雷導演的影片《好人薩姆》,你一定記得其中的這樣一個角色(加里‧庫珀扮演),他的利他主義使他陷入了無法擺脫的銀幕環境,其中穿插著喜劇性和戲劇性的情節。每次看《好人薩姆》,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巴贊。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