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被後人尊為清初。十四聖人。之一的黃龍士,與當時棋壇的老將、有“周郎”雅稱的周東侯,在揚州弈樂園鏖戰三十局。周東侯酣暢淋灕,不可方物,黃龍士則如飛仙劍俠,神乎其技。于是這三十局棋得到了當時棋家的一致推崇,盛贊二人是“龍士如龍,東侯如虎”。本書擷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十局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和闡發。讀者從中既可以欣賞到座子圍棋時代的巔峰之作,黃、周兩先輩的高超棋藝,又可以明晰古今圍棋的?流,棋式的變化,以及對局者的軼聞掌故。
陳祖德,1944年生,上海人。歷任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棋院院長、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國際圍棋聯盟副會長。我國建國以來的杰出運動員和教練員。1999年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大杰出人物”。曾兩次獲得體育榮譽獎章。曾獲1964年、1966年、1974年全國圍棋個人賽冠軍。他是我國第一位戰勝日本九段的棋手。1982年被授予九段,“中國流”布局的創始人。著有《超越自我》、《當湖十局細解》、《無極譜》等書,其中《超越自我》曾獲“人民文學獎”。第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目錄
總序
序
推薦序中國流,大格局
自序
弈者小傳
第一局 周東侯
第二局 周東侯
第三局 黃龍士
第四局 周東侯
第五局 黃龍士
第六局 周東侯
第七局 周東侯
第八局 周東侯
第九局 黃龍士
第十局 周東侯
後記
序
推薦序中國流,大格局
自序
弈者小傳
第一局 周東侯
第二局 周東侯
第三局 黃龍士
第四局 周東侯
第五局 黃龍士
第六局 周東侯
第七局 周東侯
第八局 周東侯
第九局 黃龍士
第十局 周東侯
後記
序
祖德先生的“中國圍棋古譜精解大系”交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是文化界、圍棋界的一件盛事。
我與祖德先生的交誼已經有71,十年了.因為在入讀大學以前。我曾經是北京市的一名專業棋手。在棋上,祖德先生是我的前輩,在國家隊一起訓練或比賽時,我常有機會向他請教。在年齡上,祖德先生長我十二歲,溫文爾雅,待我如同兄長一般。我在棋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這工段濃厚的記憶,常常令我回味。
那時候,我們的國家隊基本土還是以日本為師,耳濡目染的是日本棋界所開發出來的下法,如小目的定式.木谷實與吳清源的新布石,運籌布子講究棋理和棋形,等等,並且在棋手中間,有一種趕超日本的氣氛。于是。對我們的前輩,明清時代的國手所遵循的下法,當時並沒有余力過多地涉獵。
但是從2005年起,我們的年輕棋手常昊、羅洗河、古力,包括中信北京隊的孔杰等,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了一系列的佳績。從頂尖棋手的層面以及整體厚度的層面。可以說,我們不僅超過了日本,與以前的“苦手”韓國相比,也佔了一點上風。在這樣的形勢下,回過頭來研究古代圍棋,從我們的古譜中汲取營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確是非常好的時機。
唐太宗曾經說︰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這面鏡子,不僅記載了過去,從申也可以推知未來。像我國的古代圍棋,經歷了魏晉、唐宋,到明清時達到了頂峰,但從清末至民國,隨著國勢的衰退,圍棋的水平也大大地倒退。只是在新中國,由于陳毅元帥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提倡,圍棋才重新步入了興旺的局面,又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于回到了我們的祖先曾經達到的“盛世景象”。撫今追昔,令人感慨。
圍棋的盛衰、興替,究竟是什麼原因在里邊起作用?陳毅元帥有一句名言,叫做“國運盛,棋運盛”,說的是外部的環境,國家的繁榮,是圍棋事業興盛的主導條件;另一方面,棋手們是否有開闊的胸襟、前進的動力,樂意于從方方面面汲取養分的謙虛態度.我以為也是重要的內部因素。
圍棋是我們的國粹,凝聚了先人們杰出的智慧。對它的繼承和發揚,是我們每一個熱愛圍棋的人都無可推卸的責任。中信集團多年以來一直關注著圍棋事業的發展以及圍棋文化的傳承。第一次在中國舉辦的第九屆世界業余圍棋錦標賽,中信集團曾給予了一定的資助。在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創辦之初,中信集團組隊“中信大三元”,連續四屆參加了比賽。2009年,中信集團再度與北京圍棋隊聯手,更名為“中信北京隊”,重返圍甲的大舞台。此外,對于圍棋團體的成長、青少年棋手的培養,中信集團也曾稍盡綿力。
中信出版社以前曾經推出過吳清源大師的作品,如他的自傳《中的精神》,以及他的棋譜選集《人生十八局》等,獲得了一些好評。這次與祖德先生攜手,把目光轉向我們的傳統文化——明清時期的古譜︰制作一個大系列.以此來傳承和發揚國故,也希望得到讀者的認可。
我與祖德先生的交誼已經有71,十年了.因為在入讀大學以前。我曾經是北京市的一名專業棋手。在棋上,祖德先生是我的前輩,在國家隊一起訓練或比賽時,我常有機會向他請教。在年齡上,祖德先生長我十二歲,溫文爾雅,待我如同兄長一般。我在棋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這工段濃厚的記憶,常常令我回味。
那時候,我們的國家隊基本土還是以日本為師,耳濡目染的是日本棋界所開發出來的下法,如小目的定式.木谷實與吳清源的新布石,運籌布子講究棋理和棋形,等等,並且在棋手中間,有一種趕超日本的氣氛。于是。對我們的前輩,明清時代的國手所遵循的下法,當時並沒有余力過多地涉獵。
但是從2005年起,我們的年輕棋手常昊、羅洗河、古力,包括中信北京隊的孔杰等,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了一系列的佳績。從頂尖棋手的層面以及整體厚度的層面。可以說,我們不僅超過了日本,與以前的“苦手”韓國相比,也佔了一點上風。在這樣的形勢下,回過頭來研究古代圍棋,從我們的古譜中汲取營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確是非常好的時機。
唐太宗曾經說︰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這面鏡子,不僅記載了過去,從申也可以推知未來。像我國的古代圍棋,經歷了魏晉、唐宋,到明清時達到了頂峰,但從清末至民國,隨著國勢的衰退,圍棋的水平也大大地倒退。只是在新中國,由于陳毅元帥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提倡,圍棋才重新步入了興旺的局面,又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于回到了我們的祖先曾經達到的“盛世景象”。撫今追昔,令人感慨。
圍棋的盛衰、興替,究竟是什麼原因在里邊起作用?陳毅元帥有一句名言,叫做“國運盛,棋運盛”,說的是外部的環境,國家的繁榮,是圍棋事業興盛的主導條件;另一方面,棋手們是否有開闊的胸襟、前進的動力,樂意于從方方面面汲取養分的謙虛態度.我以為也是重要的內部因素。
圍棋是我們的國粹,凝聚了先人們杰出的智慧。對它的繼承和發揚,是我們每一個熱愛圍棋的人都無可推卸的責任。中信集團多年以來一直關注著圍棋事業的發展以及圍棋文化的傳承。第一次在中國舉辦的第九屆世界業余圍棋錦標賽,中信集團曾給予了一定的資助。在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創辦之初,中信集團組隊“中信大三元”,連續四屆參加了比賽。2009年,中信集團再度與北京圍棋隊聯手,更名為“中信北京隊”,重返圍甲的大舞台。此外,對于圍棋團體的成長、青少年棋手的培養,中信集團也曾稍盡綿力。
中信出版社以前曾經推出過吳清源大師的作品,如他的自傳《中的精神》,以及他的棋譜選集《人生十八局》等,獲得了一些好評。這次與祖德先生攜手,把目光轉向我們的傳統文化——明清時期的古譜︰制作一個大系列.以此來傳承和發揚國故,也希望得到讀者的認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