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人與前期中華民國

國民黨人與前期中華民國
定價:299
NT $ 260
  • 作者:楊天石
  • 出版日期:2011-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0083013
  • ISBN13:9787300083018
  • 裝訂:平裝 / 59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涌現出了許多的歷史學者。楊天石先生屬于最為優秀的中國近代史,特別是中華民國史的學者之一。只要瀏覽一下它的目錄,就會讓人折服于楊先生研究領域之廣泛。本書研究了中國國民黨的政治和領導人,論述了自清末時期、辛亥革命,以至國民革命與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與思想史的問題。揭示出隱藏在歷史帷幕後面、長期不為人知的許多秘密。

南京臨時政府曇花一現。北洋軍閥統治中國,國民黨人繼續革命。作者利用在海內外精心訪求所得的大量未刊函電、文獻、檔案、力圖回答長期困擾史學界的關于這一歷史時期的許多問題。如,南京臨時政府的權力轉移、孫中山企圖“租讓”滿洲、蔣介石刺殺陶成章、北洋政府的對外關系、國共第一次合作,中山艦事件之謎、孫中山“三大政策”的形成與發展、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等。作者對此一一作了闡述,從而提示出隱藏在歷史帷幕後面,長期不為人知的許多秘密。
 

目錄

辛亥革命與共和知識分子
黃興致井上馨函回譯及解讀
孫中山與“租讓滿洲”問題
華俄道勝銀行借款案與南京臨時政府危機
孫中山與民國初年的輪船招商局借款
在華經濟利益與辛亥革命時期英國的對華政策
蔣介石為何刺殺陶成章
新發現的《孫中山致國民黨諸先生函》
孫中山致山縣有朋函
陳其美的“三次革命”設想
黃興與日本駐舊金山總領事的通信
袁世凱政府指望的中日“互助”
袁世凱偽造的孫中山“賣國協約”
段祺瑞的對日《秘密意見書》
李大釗致佚名氏密札試解——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錄
“真革命黨員”抨擊黃興等人的一份傳單——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跋鐘鼎與孫中山斷絕關系書——宮崎滔天家藏書札研究
宋嘉樹與孫中山、宋慶齡的婚姻——讀宋嘉樹復孫中山英文函
孫中山與田中義一——讀日本山口縣文書館檔案
孫中山的一次北京未遂之行——讀台灣中國國民黨黨史會藏段祺瑞函
何天炯與孫中山——宮崎滔天家藏書札研究
鄧恢宇與宮崎滔天夫婦——宮崎滔天家藏書札研究
徐致靖大罵梁啟超——讀台灣所藏徐致靖未刊函札
北京政府致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電——讀美國所藏顧維鈞檔案
國民黨檔案中的毛澤東手跡——讀台灣中國國民黨黨史會藏檔
國民黨中央致毛澤東函存稿——讀台灣中國國民黨黨史會藏檔
毛澤東和國民黨上海執行部——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關于孫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
中山艦事件之謎
中山艦事件之後
汪精衛何以隱匿、出走——中山艦事件探幽之一
歐陽格的被捕獲——中山艦事件探幽之二
李之龍的“變節”、“脫黨”問題——中山艦事件探幽之三
柳亞子“非常可駭”的建議
馮玉祥加入國民黨始末——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沈雁冰致林伯渠函手跡——讀台灣中國國民黨黨史會藏檔
蔣介石與前期北伐戰爭的戰略、策略
蔣介石與北伐時期的江西戰場
蔣介石假令槍斃孫元良
北伐中蔣介石負傷身死的風傳
報國危曾捋虎須——記“三省聯合會”與孫傳芳的廣告戰
毛澤東與國民黨中央各省區聯席會議
邵力子出使共產國際與國共兩黨爭奪領導權
北伐時期的遷都之爭與宋子文
北伐時期左派力量與蔣介石的矛盾及斗爭
陳獨秀建議發展十五萬國民黨員——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四‧一二”政變前夕的吳稚暉——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1927年汪蔣上海會談辨析
“四‧一二”政變前後武漢政府的對策
論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
附錄︰
潘佩珠與中國——讀越南《潘佩珠自判》
中韓愛國志士的早期聯系
宋教仁佚文鉤沉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金沖及

在最近三十年來中國近代史眾多研究工作者中,楊天石同志取得的成績是相當突出的。

為什麼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我想有幾個原因。

第一,他極其重視發掘近代史中以往很少為研究工作者所了解的珍貴史料,特別是重要歷史人物的原始檔案,作為研究工作的出發點,因此他常能講出新話來。本來,史學工作者必然論從史出,這幾乎已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共識。我國著名史學家陳垣教授,曾提倡對史料要做到“竭澤而漁”。可是,從事近現代歷史研究的學者常有一種苦惱。和古代史不同,近現代史料浩如煙海,研究工作者根本談不上“竭澤而漁”,倒是常要“望洋興嘆”。在這種情況下,要能識別並發掘出前人沒有利用過的珍貴史料又談何容易。楊天石同志有兩個重要條件。一是勤奮。他不僅經常深入國內一些重要檔案館和圖書館,細心搜羅;還不知疲倦地奔走于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以及台灣地區,披沙揀金。他有一本論文集的書名就叫《海外訪史錄》。此中甘苦,凡多少做過一點兒這類工作的人,大概都能領會到。二是有敏銳的識別力。這需要有扎實的功力和犀利的眼光,能夠分清什麼是沙和什麼是金。否則,再重要的史料放在那里,也可能因不認識它的價值而交臂失之。楊天石同志恰恰具有這兩個條件。

第二,他具有史學大師陳寅恪教授提倡的那種“問題意識”。他另一本論文集的書名叫《尋求歷史的謎底》,就可以說明這一點。研究工作,從它的本來意義來說,無非是要解開包括自己在內原來弄不清楚的謎團,尋求符合實際的答案。如果只是把一些歷史事實敘述得清清楚楚,卻沒有回答什麼人們原來感到迷惑的問題,這種著作或論文也有它的用處,但很難說是有較高價值的研究成果。楊天石同志善于從人們習以為常的舊說中發現疑點,提出問題,經過嚴密的論證,得出新的結論。他的論文《中山艦事件之謎》,運用可靠的原始檔案,對一個人們普遍關心而又不明其所以的問題,起了釋疑解惑的作用。我曾听胡喬木同志稱贊過這篇文章。

第三,他的文章思路清晰,明白曉暢,讀起來沒有沉悶的感覺,容易引人人勝。寫文章,是要給讀者看的,落筆時應該處處替讀者著想,而不是作者在那里白說白話。如果文字晦澀,思路不清,讓人看得十分吃力,甚至看不下去,再好的內容也難發揮作用。楊天石同志這個優點也是值得稱道的。

這三點,也許同樣是這部《文存》的特色。

這部《文存》中的文章,絕大部分有關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歷史。這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一項開拓性的工作。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國民黨曾經統治中國大陸絕大部分地區二十多年。它的種種活動和作為,在中國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有些還產生長遠的影響。中國共產黨曾同它兩度合作,一次是大革命,一次是抗日戰爭;又有兩次破裂,一次導致十年內戰,一次結束了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作為歷史對象,作為了解中國近代國情的需要,我們對國民黨以及它對中國大陸統治的研究,實在太不夠了。不深入進行對它的研究,中國人在20世紀是怎樣走過來的,在不少方面就不容易說得清楚。就是從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研究來說,如果不研究這個既是對手,又是兩度合作伙伴的國民黨,許多事情的認識也難以深入。

從事這樣一項開始性的又相當敏感的研究工作,誰都很難一下就做到什麼都說得準確無誤或能取得所有人的同意,引起一些爭議是自然的。我也不是在所有問題上和楊天石同志的看法都相同。記得有一次在美國,我對他《論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那篇文章也提出過商榷性的意見。這些,在學術研究工作中是正常的。

楊天石同志對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史研究的貢獻是值得重視的。許多問題,經過他的潛心研究,已把人們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步。有些問題,雖然存在爭議或有不同意見,也有助于人們對這些問題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它對推進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史這門比較年輕的學科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2007年6月24日
于北京萬壽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