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朗照:梁啟超國民性研究文選

太陽的朗照:梁啟超國民性研究文選
定價:204
NT $ 177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國民性與中國政治、中國國民性與中國文化精神、中國國民性與中國地理、中國國民性之自覺、中國國民性綜合研究等角度,完整呈現了梁啟超對於中國國民性的思考和認識。

  梁啟超是中國的太陽,對於中華民族、中國文化和中國國民充滿了起死回生、鳳凰涅槃的信心。他對中國的批評,對外國文化精華的禮贊,從來沒有喪失過民族尊嚴。對於中國文化的價值及其主體地位,從來沒有懷疑過。對於殖民者為了侵略他者所編造的說辭,常常一針見血地予以揭露和批判,對於西方殖民者變換各種花樣的殖民伎倆,他也從來不曾失去體察和洞見。梁啟超的國民性思想充分體現了太陽普照天下、滋潤萬物的溫暖光明特征。
 

目錄

解題
第一輯 中國國民性與中國政治
 論中國與歐洲國體異同
 中國積弱溯源論
 論中國積弱由於防弊
 愛國論
第二輯 中國國民性與中國文化精神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節選)
 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
 論今日各國待中國之善法
第三輯 中國國民性與中國地理
 中國地理大勢論
 地理與文明之關系
第四輯 中國國民性之自覺
 滅國新法論
 呵旁觀者文
 論中國國民之品格
 中國國民之缺點
 中國道德之大原
 國性篇
 一年來之政象與國民程度之映射
 傷心之言
 敬舉兩質義促國民之自覺
 論中國之將強
 論中國人種之將來
 組織能力及法治精神
 中國人對於世界文明之大責任
第五輯 中國國民性綜合研究
 釋革
 服從釋義
 敬告我國國民
 少年中國說
 新民說
后記
 

晚近以來,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諸如「西方的終結」、「中國拯救資本主義」、「中國統治世界」這樣的話語充斥著中國社會科學界。在這種學術風尚盛行之前,我主要經由三個方面的學術努力從理論上論證中國社會科學實現「知識轉型」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第一,從全球化本身的性質來看,「全球化問題」並不只是一個事實的問題,也是一個話語的問題,是何種視角將支配我們審視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意義的問題。我經由細致研究後認為,我們在被卷入一種所謂客觀的「全球化進程」的同時也介入了一場有關全球化的「話語爭斗」之中,而且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這實是一個「話語建構」的問題,其核心就是話語爭奪權的問題。而這場話語爭斗的關鍵意義便在於它向我們開放出了一個被人們所忽視的問題,即我們究竟面對的是誰的全球化?何種「全球化」?這不僅要求我們強調有關全球化的「問題意識」,更是要求我們強調一種由全球性與全球主義高度互動構成的全球化進程。這種要求所依憑的乃是烏爾利希·貝克在全球化研究過程中所提出的這樣一種頗為著名的概念分析框架:廣義的全球化既不只是一種客觀現實,也不只是一種主觀建構,而更是一種主客觀的互動進程,而這三個不同的層次便是被分別稱為全球性、全球主義和全球化的三個概念①。顯然,這一分析框架的意義在於它給我們開放出了這樣一個重要的維度,亦即我前面提到的關於全球化的話語爭斗維度。就此而言,我們必須對那種片面強調全球性或全球主義的思維方式進行反思:究竟是什麽因素使得我們在面對各種因素繁復互動的問題的時候總是很隨意或者很習慣地把它們描述成一個極其片面的平面圖像?因此,將全球化問題本身做「問題化」處理的努力,不僅意味著我們意識到全球性和全球主義是一起出場的,而且還意味著我們絕不應當簡單地以為全球化是一種孤立存在的客觀現象,而應當充分意識到全球主義對全球性的建構或形塑作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個人認為,我們應當介入到有關全球化之性質的「話語爭斗」中,而且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這實是一個「話語建構」的問題,而其核心問題便是有關何謂「全球化」或「全球化」何去何從的話語爭奪權的問題。質言之,全球化就其性質而言其實是開放的,是可以根據中國的文化政治需求和國家利益予以型構的②。

第二,當下中國所進入的「世界結構」對中國構成了基於「承諾」的支配,這種支配性質的變化其實為中國和中國社會科學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在我看來,中國經由加入WTO等國際組織而加入世界結構之後,世界結構支配的實效所依憑的卻是被納入這場「世界游戲」的中國對其所提供的規則或制度安排的承認。換言之,當下世界結構的支配是結構性的或強制性的,這種強制性所依憑的並不是赤裸裸的暴力,而是中國就遵守當下世界結構所提供的規則或制度安排所做的承諾,而不論中國是否與之進行「共謀」。這種並非依賴「共謀」而根據承諾的「強制性」支配為中國帶來挑戰的同時,事實上也給我們帶來了機遇,即給我們提供了修改世界結構規則的資格。但我們能否將這種資格轉化為現實的修改規則的能力,其前提乃在於:作為「思想庫」的中國社會科學必須貢獻出關於中國和世界發展的「理想圖景」;否則,我們所獲得的這種資格和機會對於我們來說,充其量只能是一種形式資格而已。如果沒有關於我們是誰、何種生活是一種善的生活、何種生活是一種可欲的生活、何種全球化是我們認為合適的全球化等方面的理想圖景,僅僅依憑這種形式資格,我們根本不可能在修改未來生活規則的方面作出中國自己獨特的貢獻,只能要麽擁抱西方的既有規則,要麽退回來重談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和中國的傳統。顯而易見,在我們沒有這種性質的理想圖景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能力就修改或參與制定世界結構未來規則作出我們自己的實質性貢獻的①。這實際上意味著中國社會科學必須在這個方面作出我們的貢獻,意味著中國社會科學事實上進入了以探究「中國理想圖景和世界理想圖景」為核心任務的新時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