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奉草問答夠是清末名醫唐宗海與其弟子張伯龍答問藥之理的記錄。唐氏在本書中具體地闡發了辨�藥物的理論與方法,指出藥物的形色氣味、部位、升降、所生的天地時間方位等因素,決定了藥物之功效。所謂『論藥者,或以地論,或以時論,或但以氣味論,各就其偏重者以為主,而藥之真性自明。』
即研究藥物的功效,應當根據藥物的自身特點,有選擇地采用因時因地、因氣因味的不同分析方法。
唐氏在書中所強調的『深研五運六氣氣化之理,以藥味之偏糾正人體陰陽之氣的偏盛偏衰』理論,值得讀者反復學習玩味。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縣人。晚清著名醫學家。早年學文,後來學醫,為早期試圖匯通中西醫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唐氏在少年時,從師李本生學文,復又從新都王利堂習理,至十六歲時已聞名鄉里。四十三歲時中進士,授禮部主事。宗海自青年時代起,就深感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並開始涉獵醫學。其父患的是血證,因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數年後亡故。宗海痛感自己的醫道不精,自此通覽方書,精研岐黃。
代表作有《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寒論淺注補證》、《金匱要略淺注補正》,第一次建立了治療血證的完整體系的《血證論》,以及《醫學見能》、《痢證三字經》、《醫易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