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成之後,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大重要任務︰一是如何使“紙面上的法律(law in paper)”變為“行動中的法律(law in action)”;二是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現有法律的實際效果。這兩個問題都離不開科學的法律解釋。
本書作者認為︰ 成文法的生命力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法律解釋活動,法律解釋活動越發達,成文法的生命力就越長久;法律解釋活動還可以克服成文法剛性和僵化的缺點;法律解釋方法也是防止裁判活動的任意性、保障司法判決公正性的有效手段。
我們應當根據中國法律解釋的現實需要來構建中國的法律解釋學,而法律解釋學的發展必將有力地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繁榮和發展。
本書是由王利明編著的《法律解釋學》。《法律解釋學》是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精品教材。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法律解釋學的概念與研究對象
一、法律解釋學的概念
二、法律解釋學的核心是一門有關方法論的學問
三、法律解釋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法律解釋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一、法律解釋學與解釋學
二、法律解釋學與法理學
三、法律解釋學與部門法學
四、法律解釋學與民法解釋學
第三節 法律解釋學的體系與研究方法
一、法律解釋學的體系
二、法律解釋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法律解釋概述
第一節 法律解釋概述
一、法律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解釋的作用
三、法律解釋與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學理解釋的關系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主體和對象
一、法律解釋的主體主要是法官
二、法律解釋的對象
第三節 法律解釋的目標
一、法律解釋目標概述
二、關于法律解釋目標的幾種基本學說及其評述
三、法律解釋的目標︰以客觀說為主的折中說
第四節 法律解釋的方法
一、法律解釋方法概述
二、法律解釋方法的確定
三、法律解釋方法的分類
四、法律解釋方法的運用
第五節 法律解釋與意思表示的解釋
一、法律解釋與意思表示解釋的共同之處
二、法律解釋與意思表示解釋的區別
第六節 法律解釋的基本原則
一、清晰文本本身無須解釋
二、忠實于法律文本
三、忠實于立法目的和立法意圖
四、妥當地進行價值判斷
五、兼顧法的安定性和法的妥當性
六、充分說理論證的規則
第七節 法律解釋的結論
一、法律解釋結論的特點
二、復數解釋情況下對解釋結論的選擇
第三章 法律解釋、法律論證與利益衡量
第一節 法律解釋與法律論證
一、法律解釋中的法律論證是解釋者的義務
二、法律論證的內容
三、論證程度上的區分
第二節 法律解釋與利益衡量
一、利益衡量的概念
二、利益衡量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利益衡量是附隨于解釋方法的驗證和論證方法
四、利益衡量需要考慮的因素
第四章 狹義的法律解釋方法
第一節 概述
一、狹義法律解釋方法概述
二、狹義法律解釋方法的適用範圍
三、狹義法律解釋方法的具體運用
第二節 文義解釋
一、文義解釋的概念
二、文義解釋是法律解釋的起點和終點
三、文義解釋的對象
四、文義解釋的依據
五、文義解釋方法的運用
六、文義解釋的主要規則
第三節 體系解釋
一、體系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體系解釋方法的主要功能
三、體系解釋的步驟
四、體系解釋的規則
第四節 當然解釋
一、當然解釋的概念
二、當然解釋的方法
三、當然解釋的性質
四、當然解釋與其他法律解釋方法
五、當然解釋的規則
第五節 反面解釋
一、反面解釋的概念
二、反面解釋的功能
三、反面解釋的適用條件
四、排除反面解釋適用的情形
五、反面解釋與其他解釋方法
六、反面解釋的適用步驟
七、反面解釋適用的規則
第六節 目的解釋
一、目的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目的解釋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目的解釋與其他解釋方法
四、目的解釋方法的運用
五、目的解釋應當遵守的規則
第七節 限縮解釋和擴張解釋
一、限縮解釋
二、擴張解釋
三、限縮和擴張解釋與相關概念的比較
四、限縮解釋和擴張解釋的規則
第八節 歷史解釋
一、歷史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歷史解釋的功能
三、歷史解釋與其他解釋方法
四、歷史解釋需要考慮的因素
五、歷史解釋方法的適用過程
六、歷史解釋方法應當遵循的規則
第九節 社會學解釋
一、社會學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社會學解釋是一種狹義法律解釋方法
三、社會學解釋與相關概念
四、社會學解釋方法的功能
五、社會學解釋方法的適用步驟
六、社會學解釋的規則
第十節 合憲性解釋
一、合憲性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合憲性解釋與相關法律解釋方法
三、合憲性解釋的功能
四、合憲性解釋與違憲審查的關系
五、合憲性解釋的運用步驟
六、合憲性解釋的規則
第五章 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條款的具體化
第一節 不確定概念的具體化
一、不確定概念的定義和特點
二、不確定概念的分類
三、不確定概念的具體化
第二節 一般條款的具體化
一、一般條款的概念和特征
二、一般條款的分類
三、一般條款與相關概念的比較
四、一般條款的具體化
第三節 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條款的類型化
一、類型化的概念和特點
二、類型化的功能和局限性
三、類型化的具體運用
第六章 法律漏洞的填補
第一節 法律漏洞的概念及其認定
一、法律漏洞的概念
二、法律漏洞的認定
三、法律漏洞的分類
第二節 法律漏洞填補的基本原理
一、法律漏洞填補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官填補漏洞是現代司法的發展趨勢
三、法律漏洞填補與相關法律概念
四、填補漏洞的性質
五、填補漏洞的具體規則
第三節 類推適用
一、類推適用的概念和特征
二、類推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類推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四、類推的分類
五、類推適用的步驟
六、類推適用的規則
第四節 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
一、目的性擴張和限縮的概念和特征
二、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的類型
三、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的區別
四、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五、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的適用步驟
六、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的適用規則
第五節 基于習慣法的漏洞填補
一、基于習慣法的漏洞填補的概念
二、習慣和習慣法在法律解釋中的功能
三、填補法律漏洞的規則是習慣法而非習慣
四、依據習慣法填補漏洞與其他漏洞填補方法的關系
五、習慣法填補法律漏洞的程序
六、習慣法解釋的規則
第六節 基于比較法的漏洞填補
一、比較法的方法的概念和特點
二、比較法方法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比較法方法與相關法律解釋方法
四、比較法解釋方法的運用
五、依據比較法填補漏洞的規則
第七節 基于法律原則的漏洞填補
一、基于法律原則的漏洞填補的概念和必要性
二、運用基本原則填補漏洞與相關概念
三、依據基本原則填補法律漏洞的步驟
四、依據基本原則填補法律漏洞的規則
第七章 解釋方法的綜合運用及適用順序
第一節 各種解釋方法的綜合運用
一、綜合運用多種解釋方法的必要性
二、如何綜合運用多種解釋方法
第二節 法律解釋方法的適用順序
一、法律解釋方法的適用順序
二、狹義的法律解釋方法中的順序
三、狹義的法律解釋方法與價值補充、漏洞填補的關系
四、各種法律漏洞填補的方法及其運用
參考書目
第一節 法律解釋學的概念與研究對象
一、法律解釋學的概念
二、法律解釋學的核心是一門有關方法論的學問
三、法律解釋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法律解釋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一、法律解釋學與解釋學
二、法律解釋學與法理學
三、法律解釋學與部門法學
四、法律解釋學與民法解釋學
第三節 法律解釋學的體系與研究方法
一、法律解釋學的體系
二、法律解釋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法律解釋概述
第一節 法律解釋概述
一、法律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解釋的作用
三、法律解釋與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學理解釋的關系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主體和對象
一、法律解釋的主體主要是法官
二、法律解釋的對象
第三節 法律解釋的目標
一、法律解釋目標概述
二、關于法律解釋目標的幾種基本學說及其評述
三、法律解釋的目標︰以客觀說為主的折中說
第四節 法律解釋的方法
一、法律解釋方法概述
二、法律解釋方法的確定
三、法律解釋方法的分類
四、法律解釋方法的運用
第五節 法律解釋與意思表示的解釋
一、法律解釋與意思表示解釋的共同之處
二、法律解釋與意思表示解釋的區別
第六節 法律解釋的基本原則
一、清晰文本本身無須解釋
二、忠實于法律文本
三、忠實于立法目的和立法意圖
四、妥當地進行價值判斷
五、兼顧法的安定性和法的妥當性
六、充分說理論證的規則
第七節 法律解釋的結論
一、法律解釋結論的特點
二、復數解釋情況下對解釋結論的選擇
第三章 法律解釋、法律論證與利益衡量
第一節 法律解釋與法律論證
一、法律解釋中的法律論證是解釋者的義務
二、法律論證的內容
三、論證程度上的區分
第二節 法律解釋與利益衡量
一、利益衡量的概念
二、利益衡量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利益衡量是附隨于解釋方法的驗證和論證方法
四、利益衡量需要考慮的因素
第四章 狹義的法律解釋方法
第一節 概述
一、狹義法律解釋方法概述
二、狹義法律解釋方法的適用範圍
三、狹義法律解釋方法的具體運用
第二節 文義解釋
一、文義解釋的概念
二、文義解釋是法律解釋的起點和終點
三、文義解釋的對象
四、文義解釋的依據
五、文義解釋方法的運用
六、文義解釋的主要規則
第三節 體系解釋
一、體系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體系解釋方法的主要功能
三、體系解釋的步驟
四、體系解釋的規則
第四節 當然解釋
一、當然解釋的概念
二、當然解釋的方法
三、當然解釋的性質
四、當然解釋與其他法律解釋方法
五、當然解釋的規則
第五節 反面解釋
一、反面解釋的概念
二、反面解釋的功能
三、反面解釋的適用條件
四、排除反面解釋適用的情形
五、反面解釋與其他解釋方法
六、反面解釋的適用步驟
七、反面解釋適用的規則
第六節 目的解釋
一、目的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目的解釋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目的解釋與其他解釋方法
四、目的解釋方法的運用
五、目的解釋應當遵守的規則
第七節 限縮解釋和擴張解釋
一、限縮解釋
二、擴張解釋
三、限縮和擴張解釋與相關概念的比較
四、限縮解釋和擴張解釋的規則
第八節 歷史解釋
一、歷史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歷史解釋的功能
三、歷史解釋與其他解釋方法
四、歷史解釋需要考慮的因素
五、歷史解釋方法的適用過程
六、歷史解釋方法應當遵循的規則
第九節 社會學解釋
一、社會學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社會學解釋是一種狹義法律解釋方法
三、社會學解釋與相關概念
四、社會學解釋方法的功能
五、社會學解釋方法的適用步驟
六、社會學解釋的規則
第十節 合憲性解釋
一、合憲性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二、合憲性解釋與相關法律解釋方法
三、合憲性解釋的功能
四、合憲性解釋與違憲審查的關系
五、合憲性解釋的運用步驟
六、合憲性解釋的規則
第五章 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條款的具體化
第一節 不確定概念的具體化
一、不確定概念的定義和特點
二、不確定概念的分類
三、不確定概念的具體化
第二節 一般條款的具體化
一、一般條款的概念和特征
二、一般條款的分類
三、一般條款與相關概念的比較
四、一般條款的具體化
第三節 不確定概念和一般條款的類型化
一、類型化的概念和特點
二、類型化的功能和局限性
三、類型化的具體運用
第六章 法律漏洞的填補
第一節 法律漏洞的概念及其認定
一、法律漏洞的概念
二、法律漏洞的認定
三、法律漏洞的分類
第二節 法律漏洞填補的基本原理
一、法律漏洞填補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官填補漏洞是現代司法的發展趨勢
三、法律漏洞填補與相關法律概念
四、填補漏洞的性質
五、填補漏洞的具體規則
第三節 類推適用
一、類推適用的概念和特征
二、類推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類推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四、類推的分類
五、類推適用的步驟
六、類推適用的規則
第四節 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
一、目的性擴張和限縮的概念和特征
二、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的類型
三、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的區別
四、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五、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的適用步驟
六、目的性擴張和目的性限縮的適用規則
第五節 基于習慣法的漏洞填補
一、基于習慣法的漏洞填補的概念
二、習慣和習慣法在法律解釋中的功能
三、填補法律漏洞的規則是習慣法而非習慣
四、依據習慣法填補漏洞與其他漏洞填補方法的關系
五、習慣法填補法律漏洞的程序
六、習慣法解釋的規則
第六節 基于比較法的漏洞填補
一、比較法的方法的概念和特點
二、比較法方法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三、比較法方法與相關法律解釋方法
四、比較法解釋方法的運用
五、依據比較法填補漏洞的規則
第七節 基于法律原則的漏洞填補
一、基于法律原則的漏洞填補的概念和必要性
二、運用基本原則填補漏洞與相關概念
三、依據基本原則填補法律漏洞的步驟
四、依據基本原則填補法律漏洞的規則
第七章 解釋方法的綜合運用及適用順序
第一節 各種解釋方法的綜合運用
一、綜合運用多種解釋方法的必要性
二、如何綜合運用多種解釋方法
第二節 法律解釋方法的適用順序
一、法律解釋方法的適用順序
二、狹義的法律解釋方法中的順序
三、狹義的法律解釋方法與價值補充、漏洞填補的關系
四、各種法律漏洞填補的方法及其運用
參考書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