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詩”論稿》內容包括︰緒論、第三代、自我喧嘩之面孔、當代新詩“代”中的自我把捉等內容。
王學東,男,1979年生于四川沐川。西華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文學碩士、博士。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致力于中國現當代新詩、中國現當代文化、四川新詩研究。發表現代詩歌作品近百篇,自編詩集6本。“非非主義”詩歌成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詩與新詩及第三代詩的思
第一節 問題︰第三代是一個生存論的問題
第二節 人口︰自我把捉
第三節 方法︰返回第三代,細讀第三代
第四節 解決的問題
第二章 第三代
第一節 第三代知識譜系
第二節 第三代研究及可能性
第三節 第三代自我把捉︰自我喧嘩
第三章 自我喧嘩之面孔(上)︰不能把捉自己的自我把捉
第一節 海子︰幻想明天的手指
第二節 西川︰神秘的傾听者
第三節 柏樺︰舊日子的沉醉者
第四節 呂德安︰間隙里的沉默者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自我喧嘩之面孔(下)︰把捉住了自我的自我把捉
第一節 韓東︰下來的當代英雄
第二節 梁曉明︰各人的個人
第三節 渠煒︰安寧的好漢
第四節 楊黎︰冷的自我
第五節 翟永明︰穿黑裙的女人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當代新詩“代”中的自我把捉
第一節 當代新詩的“代”
第二節 第一代(17年詩歌)︰大的自我
第三節 第二代碼(朦朧詩)︰自我崛起
第四節 第四代(90年代詩歌)︰語言自我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跋
附︰詩論三篇
中國現代新詩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四川詩歌
重慶新詩弱化問題的思考
出版後記
第一節 問題︰第三代是一個生存論的問題
第二節 人口︰自我把捉
第三節 方法︰返回第三代,細讀第三代
第四節 解決的問題
第二章 第三代
第一節 第三代知識譜系
第二節 第三代研究及可能性
第三節 第三代自我把捉︰自我喧嘩
第三章 自我喧嘩之面孔(上)︰不能把捉自己的自我把捉
第一節 海子︰幻想明天的手指
第二節 西川︰神秘的傾听者
第三節 柏樺︰舊日子的沉醉者
第四節 呂德安︰間隙里的沉默者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自我喧嘩之面孔(下)︰把捉住了自我的自我把捉
第一節 韓東︰下來的當代英雄
第二節 梁曉明︰各人的個人
第三節 渠煒︰安寧的好漢
第四節 楊黎︰冷的自我
第五節 翟永明︰穿黑裙的女人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當代新詩“代”中的自我把捉
第一節 當代新詩的“代”
第二節 第一代(17年詩歌)︰大的自我
第三節 第二代碼(朦朧詩)︰自我崛起
第四節 第四代(90年代詩歌)︰語言自我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跋
附︰詩論三篇
中國現代新詩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四川詩歌
重慶新詩弱化問題的思考
出版後記
序
西華大學是四川省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西華大學人文學院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肇始于20世紀70年代,主體源于成都高等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在迄今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一直是這所學校的優勢學科,曾涌現出一批在學界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
近些年來,西華大學人文學院的學科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得到發展,有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術骨干正在嶄露頭角,在高級別項目申報、高級別科研成果獲獎和標志性科研成果孵化等方面都表現出了相當的實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學院依托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中心”和“蜀學研究中心”,加大科研投入,加強橫向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科研的實力和影響,已經在巴蜀文學與文化、中國詩學、四川方言、文學制度等研究方面逐漸形成特色和優勢,在學界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這次西華大學人文學院又推出了“文津學術叢書”。這套叢書共有10部,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已從多方面集中展示了近年來西華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團隊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具有鮮明的研究特色和學術價值,表現在︰
第一,學科涵蓋面較廣。十部專著200余萬字,涉及了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古典文獻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等多個二級學科。
第二,研究特色鮮明。巴蜀文學與文化是該學科點的研究重點,多年來,有一批學人勤苦耕耘,收獲頗多。這次入選叢書的專著,也在這方面有鮮明的體現。僅以巴蜀文化名人研究而言,叢書設專題研究的就包括司馬相如、揚雄、李白、杜甫、“三蘇”、費經虞、張問陶、廖平、郭沫若、賀麟、何其芳等十多位。這些研究涉及詩、文、詞、賦、小說、學術著作等,涵蓋經學、哲學、詩學、文獻學、史學、美學、心理學等多領域。
第三,寬闊的學術視野。本套叢書具有寬闊的學術視野,既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尋與反思,也有對海外相關研究的關照與梳理;既有對鄉土作家作品的挖掘深究,也有對其他地域的作家作品的考述辨正;既有古典的思考,也有現代的品味;既立足于文學,又不囿于文學。
第四,研究方法豐富多彩。本套叢書不拘一格,研究方法豐富多彩。既有傳統的研究方法,也有新興的邊緣交叉的研究方法。
第五,學術價值不菲。本套叢書雖然體例不同,有的自成體系,有的單篇零什,但總的看,都有很好的學術價值,有不少研究發前人所未發,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意義,有的甚至填補了學術空白。
這套叢書的出版,讓我們對西華大學人文學院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有了全新的認識。叢書一方面是對其過去一段時期學術成就的匯集展示,一方面又預示著一個新的里程碑的開始。作為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文科學院,西華大學人文學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如果繼續保持這種發展態勢,沿著自己確定的奮斗目標,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西華大學人文學院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為加快四川文化強省戰略的實施,為守護好、建設好我們共有的民族精神家園,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文以載道,津以渡人。文津學術叢書紹繼先賢,沾概來學,功莫大焉。
是為序。
曹順慶
2010年1月31日
近些年來,西華大學人文學院的學科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得到發展,有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術骨干正在嶄露頭角,在高級別項目申報、高級別科研成果獲獎和標志性科研成果孵化等方面都表現出了相當的實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學院依托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中心”和“蜀學研究中心”,加大科研投入,加強橫向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科研的實力和影響,已經在巴蜀文學與文化、中國詩學、四川方言、文學制度等研究方面逐漸形成特色和優勢,在學界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這次西華大學人文學院又推出了“文津學術叢書”。這套叢書共有10部,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已從多方面集中展示了近年來西華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團隊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具有鮮明的研究特色和學術價值,表現在︰
第一,學科涵蓋面較廣。十部專著200余萬字,涉及了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古典文獻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等多個二級學科。
第二,研究特色鮮明。巴蜀文學與文化是該學科點的研究重點,多年來,有一批學人勤苦耕耘,收獲頗多。這次入選叢書的專著,也在這方面有鮮明的體現。僅以巴蜀文化名人研究而言,叢書設專題研究的就包括司馬相如、揚雄、李白、杜甫、“三蘇”、費經虞、張問陶、廖平、郭沫若、賀麟、何其芳等十多位。這些研究涉及詩、文、詞、賦、小說、學術著作等,涵蓋經學、哲學、詩學、文獻學、史學、美學、心理學等多領域。
第三,寬闊的學術視野。本套叢書具有寬闊的學術視野,既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尋與反思,也有對海外相關研究的關照與梳理;既有對鄉土作家作品的挖掘深究,也有對其他地域的作家作品的考述辨正;既有古典的思考,也有現代的品味;既立足于文學,又不囿于文學。
第四,研究方法豐富多彩。本套叢書不拘一格,研究方法豐富多彩。既有傳統的研究方法,也有新興的邊緣交叉的研究方法。
第五,學術價值不菲。本套叢書雖然體例不同,有的自成體系,有的單篇零什,但總的看,都有很好的學術價值,有不少研究發前人所未發,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意義,有的甚至填補了學術空白。
這套叢書的出版,讓我們對西華大學人文學院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有了全新的認識。叢書一方面是對其過去一段時期學術成就的匯集展示,一方面又預示著一個新的里程碑的開始。作為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文科學院,西華大學人文學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如果繼續保持這種發展態勢,沿著自己確定的奮斗目標,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西華大學人文學院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為加快四川文化強省戰略的實施,為守護好、建設好我們共有的民族精神家園,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文以載道,津以渡人。文津學術叢書紹繼先賢,沾概來學,功莫大焉。
是為序。
曹順慶
2010年1月31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