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落的風情︰第一奇書《金瓶梅》繹解

搖落的風情︰第一奇書《金瓶梅》繹解
定價:240
NT $ 209
  • 作者:卜鍵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2008365X
  • ISBN13:9787020083657
  • 裝訂:平裝 / 41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金瓶梅》應是一個特例︰作者對身世行跡的刻意隱藏,傳抄者對流播渠道的欲言又止,出版商對全本和真本的追蹤搜求,評點者的改寫重編、肯定否定……

很少有一部小說如《金瓶梅》攜帶著這樣多的懸疑謎團,很少有一部小說如《金瓶梅》承載著這樣多的疵議惡評,亦很少有一部小說像它這樣深刻厚重、刺世警世、勾魂攝魄,吸引和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不少學者都把它與後來的《紅樓夢》相比較,論為中國小說史上的兩座高峰,而作為先行者的《金瓶梅》,更顯得命運多舛。

現在,就讓我們翻開由卜鍵編著的這本《搖落的風情》,通過作者的精心繹解,去領略中國古代第一奇書《金瓶梅》的真正魅力。
 

目錄

一 武二郎不解“眼兒媚”
二 浮浪子弟的秋波
三 俺這媒人都是狗娘養的
四 瓢賦與鳥詩
五 捉奸路上斷腸人
六 貪歡不管生和死
七 “乖人”最懂得抓?機遇
八 挨光與偷情之別
九 老江湖失手
一0 官場中也有一些倒霉蛋兒
一一 先揀個軟柿子捏捏
一二 小縣城的小小名妓
一三 帶個綠帽子跳進朋友家
一四 花子虛化為烏有
一五 燈市永遠有紅男綠女
一六 當嫖妓也成為一種遮掩
一七 “瓜蔓抄”的末端
一八 五百兩金銀只買一個名字
一九 欠揍的蔣太醫
二0 打老婆的班頭
二一 西門大院第一夫人
二二 嘲漢子
二三 山子洞那點潦草的事兒
二四 正月十六走百媚兒
二五 紅塵中有多少秘密
二六 從公公身上拉下來的媳婦兒
二七 癲狂葡萄架
二八 怎生跑出娘的三只鞋來
二九 吳神仙看相
三0 大官人有了繼承人
三一 盛宴中丟了一把壺
三二 妓女爭當干女兒
三三 牛皮小巷
三四 將市井規則引入官場
三五 小廝與小廝
三六 新進士最愛打秋風
三七 皮肉之濫淫
三八 當打人成為職責
三九 看道士們揚眉吐氣
四0 棵弱苗在風雨中
四一 不情願結親的理由
四二 人生得意幾元宵
四三 甕里走了鱉
四四 找誰說幾句心里話
四五 官員入股與政府采購
?六 當鋪里的皮襖
四七 “拿來”一樁弒主案
四八 政治的太極境界
四九 一夜風流,三萬鹽引
五0 和尚送來道家的藥
五一 京師又發來拘捕令
五二 藏不住的“春色”
五三 把小丈母揪住親嘴
五四 “白嚼人”請客
五五 突兀一人“苗員外”
五六 借來的喜悅
五七 該撒漫時撒漫
五八 一腳狗屎
五九 雪獅子嚇死西門官哥
六0 一個姐兒十六七
六一 他漢子是個明王八
六二 天殺了我西門慶了
六三 一個人的祭奠和悲傷
六四 每一樁私密都有價值
六五 喪儀中的歡情
六六 六黃太尉“走穴”
六七 辛苦的人
六八 招宣府“只送外賣
六九 能不過架兒
七0 一個土鱉到京師
七一 端妃馬娘娘位下近侍
七二 棒槌事件
七三 潘金蓮命中克星
七四 整治一條白綾帶
七五 到底誰“浪的慌”
七六 溫屁股兒
七七 漢子的心如沒籠頭的馬
七八 老西的最後一個春節
七九 典型性非正常死亡
八0 看誰更薄情寡義
八一 兩個刁奴
八二 荼蘼架下的亂倫
八三 偷情最苦
八四 方丈雪洞兒竟有暗道
八五 家生哨兒
八六 被逐待售是金蓮
八七 遲到的血腥
八八 “街死街埋”的滋味
八九 一段兒聰明
九0 越牆踏脊去私奔
九一 有位奶奶要嫁人
九二 乖人下狠手
九三 黑頭蟲兒不可救
九四 “脫”出來的危情
九五 吳典恩——無點恩
九六 三年後的西門大院
九七 淫風起兮守備府
九八 韓搗鬼一家倉皇歸來
九九 帝國一參謀先死于繡榻
一00 亂離中沒有風情
後記
 

那個時代的風物世情

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金瓶梅》應是一個特例︰作者對身世行跡的刻意隱藏,傳抄者對流播渠道的欲言又止,出版商對全本和真本的追蹤搜求,評點者的改寫重編、肯定否定……很少有一部小說如《金瓶梅》攜帶著這樣多的懸疑謎團,很少有一部小說如《金瓶梅》承載著這樣多的疵議惡評,亦很少有一部小說像它這樣深刻厚重、刺世警世、勾魂攝魄,吸引和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讀者。不少學者都把它與後來的《紅樓夢》相比較,論為中國小說l史上的兩座高峰,而作為先行者的《金瓶梅》,更顯得命運多舛。

《金瓶梅》是一部奇書,又是一部哀書。作者把生民和社會寫得噓彈如生,書中隨處可見人性之惡的暢行無阻,可見善與惡的交纏雜糅,亦隨處可體悟到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他將悲憫哀矜灑向所處時代的芸芸眾生,也灑向巍巍廟堂赫赫公門,灑向西門慶和潘金蓮這樣的丑類。這里有一個偉大作家對時政家國最深沉的愛憎,有其對生命價值和生存形態的痛苦思索,也有文人墨客那與世浮沉的放曠褻玩。這就是蘭陵笑笑生,玄黃錯雜,異色成彩,和盤托出了明代社會的風物世情。

一、《金瓶梅》的流傳、刊刻與批評

早期的《金瓶梅》抄本,是在一個文人圈子里秘密傳播的。有關該書傳世的第一條信息,今天所確知的是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袁宏道寫給董其昌的信︰

《金瓶梅》從何得來?伏枕略觀,雲霞滿紙,勝于枚生《七發》多矣!後段在何處?抄競當于何處倒換?幸一的示。這時的袁宏道在吳縣知縣任上,而董其昌以翰林院編修任皇長子講官,是年的春與秋曾兩次因事返鄉,二人的借書與傳抄大約在此期間。董氏在書畫和收藏方面負有盛名,擁有《金瓶梅》的抄本應不奇怪。而袁宏道在文壇亦是聲名漸起,短短信札,流露出急于得到下半部的渴望,以及對該書的高度評價。

《金瓶梅》從何處得來?我們看不到董其昌的回答。這位後來的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對自家文字當做過一番嚴格清理,因而看不到任何有關《金瓶梅》的記載。同樣,兩位較早藏有《金瓶梅》抄本的大人物——嘉靖隆慶間內閣首輔徐階和嘉靖大名士、後來的南刑部尚書王世貞,文集中也不見蛛絲馬跡。這種情形是可以理解的,那些個當世名公,有誰願意擔當收藏和傳播穢書的惡名呢!袁中郎之弟小修曾憶寫了與董其昌閑話《金瓶梅》的情景,董先說“極佳”,又說“決當焚之”,則前說出自真實感受,後來便是意在遮掩也。

徐階和王世貞皆活躍于嘉靖晚期,對小說中人物自有一種熟稔,其籍里相去不遠,交往史亦復雜曲折,若推論其藏本來源相同,應是可能的。有意思的是董其昌、王稚登、王肯堂等早期傳抄者也都在蘇松一帶,而袁氏兄弟听董其昌講說和借抄亦在此地。後二十年,該書的流播之跡時隱時現,而《金瓶梅詞話》也正式在蘇州問世,揭開了本書由傳抄轉為刊刻的歷史。

今天所能見到的明清兩代《金瓶梅》刻本,因襲之路徑甚明,仍可分為三個系統︰

詞話本 又稱“萬歷本”,全十卷一百回,序刻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為今知該書的最早刻本。今存有四個藏本,經研究者比較,其在行格、字樣、內容以及卷首序跋的順序上均有差異,可知有原刻、翻印、再刻之別。該版本付刻倉促,校勘不精,許多回目仍處于備忘階段;沈德符所稱“原本實少五十三至五十七回,遍覓不得,有陋儒補以入刻”,亦可于書中明顯見出。然則詞話本保留著大量的精彩描述,最接近作者原創,因而也最為讀者和研究者關注。

繡像本 又稱“崇禎本”,全二十卷一百回。其以詞話本為底本,進行了較多的文字加工,回目大為整飭。因文中多處避朱由檢之諱,加以所附繡像畫工多當時名手,一般認為刊行于崇禎間。曾有研究者根據首圖藏本《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第一百回捅圖的“回道人題”,認為該版本的改定者為李漁,但此說尚待考定。

第一奇書本

又稱“張評本”,序刻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評者張竹坡(1670—1698),徐州銅山人,名道深,字自德,竹坡其號也。竹坡以標標特出之才而數困場屋,暇中發願評點《金瓶梅》,凡十余日而完成,題為“第一奇書”,見識與才情均異于常人。竹坡評點當以皋鶴草堂本為原本,初刻于徐州,而其底本則是崇禎本。第一奇書本一經問世,即盛行坊間,甚而至遮蔽了詞話本和崇禎本。

《金瓶梅》還在傳抄階段,對它的點評即行出現,如袁氏兄弟和屠本唆、沈德符所記,如被轉錄的董其昌、湯顯祖諸人話語,皆絕妙評語也;詞話本卷首三序,皆重在揭揚一部大書的主旨,而品陟不一;崇禎本之夾批眉批超過干條,精彩處更多;至竹坡評本出,不獨添加回前評和回末評,卷首更有總評、雜錄和讀法諸項,便于讀者多多;以後評者如清末南陵知縣文龍,亦有佳絕處,引起研究者注意。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