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三國志

東亞三國志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金文學
  •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21092109
  • ISBN13:9787221092106
  • 裝訂:平裝 / 126頁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的文化,是“忍”。“忍”意味著“心字頭上一把刀”,讓你感受到剜心絞肺般疼痛,卻一定要頂住。中國人的忍耐力,恐怕是世界第一。它是在貧困的環境和連年不斷的戰亂中培養起來的“人生哲學”。

日本人不擅長背後說人壞話,吵架卻是干淨利落。平常笑眯眯的,藏而不露,一旦吵起架來。“先下手為強”,一下子手足並用,疾風暴雨,三下五除二。“服了”,對手一認輸,勝利者就撒手而去。

韓國藝術價值取向最接近自然。同是庭院,韓國的卻不是縮小自然,切割開來使其再生。因為房子本身就是在自然中建造起來的,所以他們覺得沒有對其進行再加工的必要。坐在房子里隔著籬笆向遠處望去,自然總是與人共生共存。

本書以東亞三國人差異為焦點,把三國人的生活習慣、行動準則、語言、生死觀、審美觀等諸方面進行了一番比較,讓讀者能夠全方位的了解和認識這三國。
 

目錄

東亞文化研究系列總序
Ⅰ 裸體三國志
1 三國人的耐性
2 韓國人“表現”、巾國人“含蓄”、日本人“被動”
3 中國人“傻瓜”、韓國人“聰明”、日本人……
4 差不多主義
5 謊話、大話、不痛快的體質學
6 招牌和貨物的比較
7 初次見面的客套話
8 日本人的刀、中國人的手、韓國人的腳
9 “忍”、“恨”、“劈”的文化人類學
10 金浦機場小插曲
Ⅱ 文化三國志
11 一眼認出東亞三國人的方法
12 最在乎別人評價的同民
13 “買春旅游”、“補品旅游”、“購物旅游”
14 貧嘴與沉默
15 “AA制”文化贊否論
16 冬天的雨
17 吵架的比較
18 玩兒文化的力學
19 漢字文化與圓體字文化
20 外來語的洪水
Ⅲ 艷情三國志
21 性的饗宴
22 春畫大選賽
23 被窩里的國際化
24 三國女性誰最美
25 與三國女性的戀愛體驗
26 東大、漢大、北大廁所文化考
Ⅳ 生活三國志
27 酒與東亞三國人
28 三國飲食文化比較
29 開水、茶水、米湯的比較民族學
30 吃“貓食”的日本人
31 筷子的比較文化論
32 紅色中國、原色韓國、雜色日本
33 服裝反映出的美學意識
34 化妝美的差異
35 插花的殘忍性、纏足的人工美、BAKAJI的自然美
Ⅴ 歷史三國志
36 萬里長城的封閉性
37 三國序列與歷史感覺
38 三種不同的德行
39 “幫會”、“國家”、“家族”的社會人類學
40 劉邦、豐臣秀吉、金庾信的比較人物論
41 牡丹、櫻花、木槿
42 漢詩的浪漫、俳句的靜寂、時調的風流
43 《忠臣藏》、《春香傳》、《三國志》
44 “仁”、“孝”、“忠”的比較儒學
45 生的美學、死的美學
46 東亞這棵參天大樹
 

對一個學者,文人墨客來說,最欣慰的是莫過于寫書、出書。而自己的許多舊著新作結成新集子且以系列的形式出版,則更是大快人心之事矣。

這套《金文學東亞文化研究系列》的編輯出版,是由貴州人民出版社樊慶標先生極力籌劃、安排下得以實現的。

如果說我在中日韓東亞圈能夠有所成功,應該感謝這個全球化時代,感謝中國改革開放的英明及東亞三國的文化氛圍的共性。而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東亞三國學界、出版言淪界許多慧眼識人的“伯樂”們。

我自稱是一個快樂的越境知識人,可以說“越境”是我永遠的課題與宿命。據已故母親講,在我母親懷我之前做了個胎夢,說我將來肯定在國際上有所成就,或若在國內可做一個部級官僚。當然後者與我無緣,前者正圓了老母的胎夢。

我慶幸自己已成為一個快樂的跨境者、文化探險家。我像多產的母雞一樣大量產出比較文化的雞蛋,雖然不能保證一個個都好看,但自負味道都是保鮮的。

當慶標先生多次提議出版這套系列時,我說自己的這些著作只不過是“在荊州和氏所掏到的質樸的璞玉而已,無光無彩”。但他說“和氏璞玉只有廣大讀者來讀她,將她磨煉得光彩奪目”。

畏友真摯的贊辭,使我下定決心同意出本套系列,使其在廣大讀者中間得以完美光大。

作為一個東亞比較文化學者、文明批評家,我一直主張20世紀的世界是意識形態支配人類的社會,而2l世紀是文化的時代。文化代替意識形態成為全人類共存或沖突的首要因素。


對21世紀的我們來說,“超級帝國”美國所提倡的“普世價值”加“強大主義”並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理解他者的價值觀、文化,並與其共存共生。恰恰又是由于他者的存在,我們才能夠反照自己的面目,認識自己是誰。自古以來,中日韓三國人因其而地緣、歷史的原因形成了相互交融而又相互異質、獨特的文化、思維方式及行為原理。

生活于21世紀的東亞人不僅應對東西方文化有較多的理解,而且對有關東亞傳統文化特點的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來說,相互認識他者的文化及其異同性,更有著重大的意味。

因為我們了解自己的東亞文化和三國各自的文化是直接關系到我們自己主體性(identity)的認同問題。

認識他者與認識自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聯合體,通過他者與自己文化的鏡像來認識他者,觀照自己,反思自身。比較文化是完成和履行這種自、他認識的獨一無二的捷徑。

作為學者和作家,我長期從事東亞三國文化研究,並自負彌補了這個比較領域的空白。以解釋人類學的觀點來看自己的比較文化研究,可以說,我是在試圖以比較方法來闡述三國人的表層文化事項,並以此來探明其文化的深層結構、內涵,而且我采取了以我自己體驗為基點的文化解讀、解釋方法。

比較文化不是自然科學那樣嚴謹的公式,它是一種對各自文化的表層,通過所浮出的表面物象來捕捉其內層結構與象征體系的學問。因此它不需要定死的公式框框,也不需要高明的大真理,而需要的是“深人淺出”的對比解釋方法。

在此方面我非常推崇偉大的文化人類學家列夫‧斯特勞思(LeviSfrauss)、中國大文豪林語堂及東西方哲人中的帕斯卡爾和孔子。他們都是以柔和的隨筆形式寫出人類精神史上光彩奪目的名作。

我的研究系列大多是學術隨筆,我刻意用這種散文的體裁來寫的,用心在于能夠“深入淺出”,達到一種雅俗共賞的境界。

我這個被稱為“比較文化母雞”所下的雞蛋,是否具備了這種境界的味道呢?我很難斷定,只好由廣大品嘗人來判斷了。

倘若味道不佳,不吃就罷了,千萬不要想殺這只雞,拜托!

多謝諸位品嘗和大力捧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