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名人和放屁有緣。與柳田國男並稱為“日本民俗學兩大泰斗”的天才南方熊楠,少年時曾為研究屁的顏色而在澡堂里進行過實驗。但最終只留下了“根據食物的不同,屁可以有5種顏色的假說”後,就中斷了研究。
日本女人對性和婚外戀持有十分寬容的態度,與之相比,韓國女人仍然很重視“貞操”,她們認為如果自己獻身于男人,就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正是與儒教的女性貞操觀念相關聯的女性弱者心理的表露。
當外貌上有難以掩飾的缺陷時,韓國女人會立即去做整形手術。長得不漂亮的女人為了漂亮,漂亮的女人為了容貌更有個性,都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臉托付給整形外科醫生。
本書作者從三國文化的表情、三國人的背影、三國人的習俗、三國人的民族性以及三國的未來等方面來比較和認識了中日韓三國人的文化風貌。
目錄
東亞文化研究系列總序
第一章 三國文化的表情
1.名稱趣聞
2.三國的語言感覺
3.三國的洗手問文化
4.“封閉”的日本人,“開放”的中國人
5.清與濁的民族習性
6.放屁和日本人
第二章 三國人的背影
1.三國的婚外戀變奏曲
2.美顏,美胸,還有美腿
3.東方美人十一德
4.“裙帶”當風——三國的媽媽像
5.三國的文人過美人關
6.是白糖,還是食鹽?
7.從釋迦牟尼淡到“牙簽”
8.辣椒醬、榨菜、梅干
9.“石頭、剪子、布”和中日韓三國的力學
第三章 三國人,如此不同
1.是南北,還是東西?
2.火炕、榻榻米、椅子的比較文化
3.“禮物”的哲學
4.手拉手
5.兔子、烏龜、猴子
6.虛構出來的三國形象
7.摔跤與相撲
第四章 三國人的民族性
1.“情”、“義”、“理”和中日韓三國
2.緊張與放松
3.口的文化,耳的文化
4.國歌中的文化
5.三國的沐浴文化
6.中國人的民族性
7.日本人的民族性
8.韓國人的民族性
第五章 東亞三國的未來
1.積蓄與斷絕
2.塑像的社會文化比較論
3.通過圖書解讀三國文化
4.親切和冷漠都有理由
5.扒金宮、教堂、飯店的比較生活學
6.從出人境印章的比較談起
7.中國中心主義、日本最新主義、韓國第一主義
8.文化的流動性與選擇性
9.東亞文化的黎明
附錄一 金文學︰“跨文化”的探索者
附錄二 導讀︰《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的方法
後記
第一章 三國文化的表情
1.名稱趣聞
2.三國的語言感覺
3.三國的洗手問文化
4.“封閉”的日本人,“開放”的中國人
5.清與濁的民族習性
6.放屁和日本人
第二章 三國人的背影
1.三國的婚外戀變奏曲
2.美顏,美胸,還有美腿
3.東方美人十一德
4.“裙帶”當風——三國的媽媽像
5.三國的文人過美人關
6.是白糖,還是食鹽?
7.從釋迦牟尼淡到“牙簽”
8.辣椒醬、榨菜、梅干
9.“石頭、剪子、布”和中日韓三國的力學
第三章 三國人,如此不同
1.是南北,還是東西?
2.火炕、榻榻米、椅子的比較文化
3.“禮物”的哲學
4.手拉手
5.兔子、烏龜、猴子
6.虛構出來的三國形象
7.摔跤與相撲
第四章 三國人的民族性
1.“情”、“義”、“理”和中日韓三國
2.緊張與放松
3.口的文化,耳的文化
4.國歌中的文化
5.三國的沐浴文化
6.中國人的民族性
7.日本人的民族性
8.韓國人的民族性
第五章 東亞三國的未來
1.積蓄與斷絕
2.塑像的社會文化比較論
3.通過圖書解讀三國文化
4.親切和冷漠都有理由
5.扒金宮、教堂、飯店的比較生活學
6.從出人境印章的比較談起
7.中國中心主義、日本最新主義、韓國第一主義
8.文化的流動性與選擇性
9.東亞文化的黎明
附錄一 金文學︰“跨文化”的探索者
附錄二 導讀︰《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的方法
後記
序
對一個學者,文人墨客來說,最欣慰的是莫過于寫書、出書。而自己的許多舊著新作結成新集子且以系列的形式出版,則更是大快人心之事矣。
這套《金文學東亞文化研究系列》的編輯出版,是由貴州人民出版社樊慶標先生極力籌劃、安排下得以實現的。
如果說我在中日韓東亞圈能夠有所成功,應該感謝這個全球化時代,感謝中國改革開放的英明及東亞三國的文化氛圍的共性。而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東亞三國學界、出版言淪界許多慧眼識人的“伯樂”們。
我自稱是一個快樂的越境知識人,可以說“越境”是我永遠的課題與宿命。據已故母親講,在我母親懷我之前做了個胎夢,說我將來肯定在國際上有所成就,或若在國內可做一個部級官僚。當然後者與我無緣,前者正圓了老母的胎夢。
我慶幸自己已成為一個快樂的跨境者、文化探險家。我像多產的母雞一樣大量產出比較文化的雞蛋,雖然不能保證一個個都好看,但自負味道都是保鮮的。
當慶標先生多次提議出版這套系列時,我說自己的這些著作只不過是“在荊州和氏所掏到的質樸的璞玉而已,無光無彩”。但他說“和氏璞玉只有廣大讀者來讀她,將她磨煉得光彩奪目”。
畏友真摯的贊辭,使我下定決心同意出本套系列,使其在廣大讀者中間得以完美光大。
作為一個東亞比較文化學者、文明批評家,我一直主張20世紀的世界是意識形態支配人類的社會,而2l世紀是文化的時代。文化代替意識形態成為全人類共存或沖突的首要因素。
對21世紀的我們來說,“超級帝國”美國所提倡的“普世價值”加“強大主義”並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理解他者的價值觀、文化,並與其共存共生。恰恰又是由于他者的存在,我們才能夠反照自己的面目,認識自己是誰。自古以來,中日韓三國人因其而地緣、歷史的原因形成了相互交融而又相互異質、獨特的文化、思維方式及行為原理。
生活于21世紀的東亞人不僅應對東西方文化有較多的理解,而且對有關東亞傳統文化特點的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來說,相互認識他者的文化及其異同性,更有著重大的意味。
因為我們了解自己的東亞文化和三國各自的文化是直接關系到我們自己主體性(identity)的認同問題。
認識他者與認識自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聯合體,通過他者與自己文化的鏡像來認識他者,觀照自己,反思自身。比較文化是完成和履行這種自、他認識的獨一無二的捷徑。
作為學者和作家,我長期從事東亞三國文化研究,並自負彌補了這個比較領域的空白。以解釋人類學的觀點來看自己的比較文化研究,可以說,我是在試圖以比較方法來闡述三國人的表層文化事項,並以此來探明其文化的深層結構、內涵,而且我采取了以我自己體驗為基點的文化解讀、解釋方法。
比較文化不是自然科學那樣嚴謹的公式,它是一種對各自文化的表層,通過所浮出的表面物象來捕捉其內層結構與象征體系的學問。因此它不需要定死的公式框框,也不需要高明的大真理,而需要的是“深人淺出”的對比解釋方法。
在此方面我非常推崇偉大的文化人類學家列夫‧斯特勞思(LeviSfrauss)、中國大文豪林語堂及東西方哲人中的帕斯卡爾和孔子。他們都是以柔和的隨筆形式寫出人類精神史上光彩奪目的名作。
我的研究系列大多是學術隨筆,我刻意用這種散文的體裁來寫的,用心在于能夠“深入淺出”,達到一種雅俗共賞的境界。
我這個被稱為“比較文化母雞”所下的雞蛋,是否具備了這種境界的味道呢?我很難斷定,只好由廣大品嘗人來判斷了。
倘若味道不佳,不吃就罷了,千萬不要想殺這只雞,拜托!
多謝諸位品嘗和大力捧場!
這套《金文學東亞文化研究系列》的編輯出版,是由貴州人民出版社樊慶標先生極力籌劃、安排下得以實現的。
如果說我在中日韓東亞圈能夠有所成功,應該感謝這個全球化時代,感謝中國改革開放的英明及東亞三國的文化氛圍的共性。而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東亞三國學界、出版言淪界許多慧眼識人的“伯樂”們。
我自稱是一個快樂的越境知識人,可以說“越境”是我永遠的課題與宿命。據已故母親講,在我母親懷我之前做了個胎夢,說我將來肯定在國際上有所成就,或若在國內可做一個部級官僚。當然後者與我無緣,前者正圓了老母的胎夢。
我慶幸自己已成為一個快樂的跨境者、文化探險家。我像多產的母雞一樣大量產出比較文化的雞蛋,雖然不能保證一個個都好看,但自負味道都是保鮮的。
當慶標先生多次提議出版這套系列時,我說自己的這些著作只不過是“在荊州和氏所掏到的質樸的璞玉而已,無光無彩”。但他說“和氏璞玉只有廣大讀者來讀她,將她磨煉得光彩奪目”。
畏友真摯的贊辭,使我下定決心同意出本套系列,使其在廣大讀者中間得以完美光大。
作為一個東亞比較文化學者、文明批評家,我一直主張20世紀的世界是意識形態支配人類的社會,而2l世紀是文化的時代。文化代替意識形態成為全人類共存或沖突的首要因素。
對21世紀的我們來說,“超級帝國”美國所提倡的“普世價值”加“強大主義”並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理解他者的價值觀、文化,並與其共存共生。恰恰又是由于他者的存在,我們才能夠反照自己的面目,認識自己是誰。自古以來,中日韓三國人因其而地緣、歷史的原因形成了相互交融而又相互異質、獨特的文化、思維方式及行為原理。
生活于21世紀的東亞人不僅應對東西方文化有較多的理解,而且對有關東亞傳統文化特點的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來說,相互認識他者的文化及其異同性,更有著重大的意味。
因為我們了解自己的東亞文化和三國各自的文化是直接關系到我們自己主體性(identity)的認同問題。
認識他者與認識自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聯合體,通過他者與自己文化的鏡像來認識他者,觀照自己,反思自身。比較文化是完成和履行這種自、他認識的獨一無二的捷徑。
作為學者和作家,我長期從事東亞三國文化研究,並自負彌補了這個比較領域的空白。以解釋人類學的觀點來看自己的比較文化研究,可以說,我是在試圖以比較方法來闡述三國人的表層文化事項,並以此來探明其文化的深層結構、內涵,而且我采取了以我自己體驗為基點的文化解讀、解釋方法。
比較文化不是自然科學那樣嚴謹的公式,它是一種對各自文化的表層,通過所浮出的表面物象來捕捉其內層結構與象征體系的學問。因此它不需要定死的公式框框,也不需要高明的大真理,而需要的是“深人淺出”的對比解釋方法。
在此方面我非常推崇偉大的文化人類學家列夫‧斯特勞思(LeviSfrauss)、中國大文豪林語堂及東西方哲人中的帕斯卡爾和孔子。他們都是以柔和的隨筆形式寫出人類精神史上光彩奪目的名作。
我的研究系列大多是學術隨筆,我刻意用這種散文的體裁來寫的,用心在于能夠“深入淺出”,達到一種雅俗共賞的境界。
我這個被稱為“比較文化母雞”所下的雞蛋,是否具備了這種境界的味道呢?我很難斷定,只好由廣大品嘗人來判斷了。
倘若味道不佳,不吃就罷了,千萬不要想殺這只雞,拜托!
多謝諸位品嘗和大力捧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