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敘錄明末迄清末三百年間人物年譜,收錄譜主1251人,敘錄年譜1581篇。全書分為十卷,前八卷為書錄,按年代編次,卷九為知而未見錄,卷十譜主、譜名、編者、譜主別號索引。所著錄者,除卷九,均為編著者經眼。著錄內容包括譜主小傳,年譜著錄情況,年譜內容特色、價值等,十分豐富,一書在手,既可以指引門徑,又有省卻翻檢之功。
目錄
卷首 《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增訂本)序言凡例
卷一 生于明卒于清人物
卷二 生于順治、康熙、雍正時期人物
卷三 生于乾隆時期人物
卷四 生于嘉慶時期人物
卷五 生于道光時期人物
卷六 生于咸豐、同治時期人物
卷七 生于光緒元年至十九年前人物
卷八 生于光緒二十年後人物
卷九 知而未見錄
卷十
1.譜主索引
2.譜名索引
3.編者索引
4.譜主別名字號索引
卷尾 原印本代序與後記
卷一 生于明卒于清人物
卷二 生于順治、康熙、雍正時期人物
卷三 生于乾隆時期人物
卷四 生于嘉慶時期人物
卷五 生于道光時期人物
卷六 生于咸豐、同治時期人物
卷七 生于光緒元年至十九年前人物
卷八 生于光緒二十年後人物
卷九 知而未見錄
卷十
1.譜主索引
2.譜名索引
3.編者索引
4.譜主別名字號索引
卷尾 原印本代序與後記
序
(一)
我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以“為人之學”為宗旨,歷時十年,親自檢讀清人年譜七百余種,一千余卷。每讀一譜,輒加敘錄,終于在1964年撰成《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六卷,共五十余萬字。清稿謄正,謀付剞劂,艱難困惑,形諸夢寐。不久,“文革”禍起,圖書存稿,或被一炬,或遭抄沒,齋中所剩,不過零簡斷箋。《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自在劫中。憶往日焚膏繼晷之辛勞,痛遭丙丁之厄,不禁欷噓隨之。
1970年初夏,我以待罪之身,放之遠郊窮鄉,一心務農,“躬耕”郊野,束書不讀,意興闌珊,毫無著述興趣。時隔半年,飭令認領查抄物資,珍物盡失,惟領回缺帙殘卷及普通衣物,不意從中發現《知見錄》及《林則徐年譜》等書稿之零篇殘頁。乍見故物,悲從中來,頓生重做馮婦之想。于是發篋中藏卡,假農耕之余,土炕孤燈,重理筆墨,每至中夜,不以為苦。年余,《近三百年人物知見錄》再成一稿,不禁拊掌自喜,頗有談孺木重纂《國榷》之得意。1974年秋,由遠郊賜還放歸,“革命勇士”仍在與人斗其樂無窮,而我則逍遙閑適,無所事事,于是對《近三百年人物知見錄》再次整理補訂。又經年余,終成定稿,而出版問世,尚屬渺茫。八十年代初,各項事業漸入正軌,摯友湯綱多方奔走,承上海人民出版社慨然接受,劉伯涵、顧孟武二先生分任責編,終于在1983年出版問世。歷盡二十余年滄桑劫難,一旦絕處逢生,得不雀躍!
(二)
《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出版問世,海內外多有庋藏。學友亦時予佳評,竊喜數十年辛勤,得遂初衷,時生飄然之感。興奮之余,避居寒齋,平心靜氣,循讀再三,多有傷病,深悔未遵亭林先生不急于付梓之遺訓,匆匆問世,而各方讀者、知者,無論識與不識,間致簡札,或糾繆正誤,或拾遺補闕,其真情摯意,充盈字里行間。而我于讀書之際,亦時有新譜之知見,乃隨手札錄,貯之囊篋。日積月累,積稿寸余,于是定意增訂。惟以事務紛擾,公私蝟集,歲月遷延,迄未著手。直至世紀之末,離休歸隱,方期董理舊稿,不意天不佑我,老妻病癱七年,更無暇顧及。乃多方物色能承續其事者,而實有才難之憾。洎年逾八秩,精力日衰,深懼所存書目及資料線索等散失。2003年春經多方比量,擬將增訂諸事交付江曉敏女士承擔。曉敏為我早期學生,任南開大學圖書館古籍部主任有年,深諳舊籍,筆墨亦勤,或能顧念師生舊誼,接受囑托。孰知曉敏久纏二豎,身體虛弱,勉力完成本職,已屬支撐,曷忍再以業余工作相責,自當另作圖謀。
值一時尚難得適當人選之際,我自恃尚有微力,乃將積存的各方意見及歷年所寫多篇敘錄整理刪定,成《(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補正》一文,于2004年6月《中華文化論叢》第76期先行刊發,向讀者補過。《補正》一文分兩部分,一為《增補》,記原《知見錄》未收而今得見之譜,寫成敘錄,為原錄增補。其中凡友人寫寄者,于文末注明。如復旦大學圖書館沈達偉女士為補《淄川蒲明經年徵》、《齊巨山先生年譜》、《謹庭老人自定年譜》、《養福齋自撰年譜稿》、《馬錦門龍標年譜》。……二為《訂正》,記各方對已刊《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敘錄內容有所正誤與補充,均記其資料來源,以明他山之助。如山西省圖書館趙冬生先生見告︰《(先大父)泗州府君事輯》“譜主姓名應為張佩芳,誤為張佩芬”,《先文靖公年譜》“編者應為孫慧悖,誤為孫慧愷”。……《補正》一文各條,現均已人增訂本。惟助編人才一時難得其選。
早在2000年夏,山東夏津縣黨史辦主任潘君友林函請為其歷經十年完成的《夏津舊縣志校注》一書作序。未幾,潘君攜稿來舍。我與潘君素昧平生,接談之下,固謙謙好學之士,修志多年,舊學頗具根底。讀其《校注》,益見其深諳古籍整理之道。其默默耕耘,不計功利之精神,令人感動,乃循讀其書而為之寫序。10月間,潘君來舍取序,得進一步接觸。其後,潘君又以整理德州舊志九種及《聊城舊志點注》,時來商榷。數年交往,相知益深,我曾于言談間略述增訂《知見錄》之意,潘君自陳願鼎力相助。于是我即著手準備,整理書源,擬定編纂體例及撰寫要求,規劃進度,擬以三年之期,增訂內容一倍,以便學人參檢。遂于2005年11月定議。自是以後,每數月,潘君不避寒(日者),必來舍商談進程及有關問題,坦誠研究,切磋共識。潘君年近花甲,猶負書攜稿,往返津魯,備著辛勞,不以為苦。歷時近三年,增訂大體完成,經我統閱刪定,又加修改,于2008年6月下旬,潘君以整理稿送津,編序一以原書為依歸,內容充實,稿面整潔,文字通順,基本符合原定體例與規劃。我摒除諸務,細加審讀,整齊體例,統一文字,完善附件,于2008年秋終成定稿。嘻!數十年願望,一旦實現,得不歡欣愉悅?
(三)
增訂《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頗得眾多友好相助,參與撰寫者有十余人(名單另見卷首)。三易寒(日者),備經辛勞,粗成定稿。詳讀全稿,兩相比照,設言所得,約為五端︰
其一,擴展內容。增訂本在字數及收錄內容上都較原書大有擴展。原書共收敘錄778篇,新增803篇,現全書共有敘錄1581篇。原書收譜主680人,新增572人,現全書收譜主1252人。原書56萬字,新增50余萬字,現共110余萬字。原書本附有譜主、譜名、編者及譜主別名字號索引共四種,後二種在出版時為出版社所刪略。今除全面增補外,又恢復後二種舊觀,共設索引四種。另增設卷首卷尾。卷首收增訂本序言、撰寫入名單和“凡例”。卷尾收原印本“代序”與“後記”。
其二,增錄版本。在版本著錄上,新增版本著錄多家,如謝巍︰《中國歷代人物年譜考錄》、黃秀文︰《中國年譜辭典》、王德毅︰《中國歷代名人年譜總目》(增訂版)、洪煥椿︰《浙江歷代名賢年譜綜錄》及孫殿起︰《販書偶記》等多種。遇有小誤,輒加訂正。于各家目錄著錄外,設目見其他版本,亦即補入。如《楊園張先生年譜》(張履祥)在上海圖書館藏有清道光十四年崔德華手抄本二冊,即加補錄。類此稿本、抄本,多注其藏者,以便用者求書。
其三,重分卷次。在編纂體例上,原書分六卷,按順治至宣統各朝順序分卷,增訂本除增設卷首與卷尾收錄與本書有關文獻外,將原六卷分為十卷。前三卷依舊。第四卷、第五卷以原份量過多,增補亦多為此時期人物,與各卷分量顯不平衡,現分為四卷,均以譜主生年分屬各朝為序,即卷四為生于嘉慶時期人物,卷五為生于道光時期人物,卷六為生于咸豐、同治時期人物,卷七為生于光緒元年至十九年前人物。卷八為生于光緒二十年後人物,卷九為知而未見錄,卷十為四種索引。
其四,增補訂正。此次增訂,幾近一倍。其主要書源有四︰一是新編新出清人年譜;二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的《年譜叢刊》;三是上海圖書館秦翰才等人的稿抄本;四是散在某些高校和公共圖書館所庋藏的稿抄本與油印本。至于訂正內容,有一般名字籍貫,如《慎獨齋七十年譜》誤譜主字家瑞為家端;又如《潛庵先生年譜》據年譜著錄湯斌為安徽來安人,但漏著湯先世由來安遷河南睢州而滋誤會。有些則為較重要訂正。如某譜主自撰記其與清室及偽滿關系親近,並任偽職、得偽謚等情事,其親屬多次要求改訂。增訂時再詳核其自譜,只能以遺老立場定論,增人其自譜原文,史筆固不能曲。
其五,指引史料。《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的一大功能為節他人之勞。于敘錄中往往著明史料價值,甚有引錄全文人錄以備參考者。如宋之繩自記《紫雪年譜》記明末饑荒災難,農民軍攻陷京師,皇宮驚慌失措,王公大臣之遭遇等甚詳。葉士倬的《健庵自訂年譜》所記乾隆五十五歲壽辰的鋪張情狀是︰由西華門至宮門“夾道陳設西湖各景並牌坊戲台,綴以綣彩,雜劇歌舞,競為奇巧,用銀以百萬”,從頤和園人城,“一路樓台歌舞,四十里中,目不暇給,極視听之娛,天上人間,真不可復辨矣!”晚清王錫彤的《抑齋自述》七種,多記清末時事,習俗世風,山川風光,逸聞掌故,無不詳述,不啻為晚清社會之小寫照。其中記“州縣衙門之門丁,為有清二百余年不可解之大紕政。其名目之為人稱道者︰日稿案、日稿簽、日錢糧、日車馬、日雜物、日執帖。州縣官之由貧士起家者,到省後輒由此輩來為奔走,禮節如何,夤緣如何,皆熟徑也。”具體生動的記述為他書所少見。類此指引,具載錄中,或可備用者參考。
據此五點,讀者可得增訂本之大要。
(四)
《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的增訂工作,數易寒(日者),終于告一段落。當增訂之始,我即因書海無涯,又屢見新著,加以年事日高,已近望九之年,若不立一標尺,則無成稿之日。乃定位一旦增補成倍時,即作一階段,先行問世,以便讀者早日使用。而今預定目標雖已完成,但未能竭澤而漁,仍然感到遺憾。其遺留未收部分,有待後來學人。
在增訂過程中,曾得到各方友好的關注,如天津圖書館李國慶先生為我多年舊友,長期的學術搭檔。他無私地向我提供主要書源,有時甚而親自送書來舍,又毫無條件地提供珍善本書影,為本書增色。上海圖書館的王世偉教授為我邀請館內人員,助我編寫敘錄,並為到館查閱有關圖書提供方便。當今用書難、借書難已呈時風之際,我非常感謝他們的慷慨好義。其他尚有高校與公共圖書館的一些朋友,為免我跋涉奔波之苦,為我編寫敘錄初稿。不計篇數多寡而友情可貴,我已在扉頁一一列名,以致謝意。
《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初成時,中華書局副總編輯趙守儼師弟即相邀約,後以時機相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守儼為此一直引以為憾,並不止一次相告,如日後增訂,還是交由中華來出。故友已逝,言猶在耳。在增訂本即將定稿時,山西古籍出版社的張繼紅先生和岳麓書社的曾主陶先生都先後過問此書稿,而繼紅持之尤力。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岩先生親與繼紅溝通,並電告我由中華以較優厚的條件承接此稿,責成漢學編輯室負責落實,室主任李晨光先生任責編。這些情意,令我感動。我也深感增訂本所托有人,可告慰于守儼師弟。我更慶幸在有生之年,完成宿願!
我兩次通讀過增訂本全稿,統一體例和文字,訂正訛誤,補充不足。如果這本書能給讀者以某些用途,那是我和朋友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如果尚存在錯謬和欠缺,我應獨任其咎!
我真誠地感謝所有關心和幫助過我的朋友們!我也期待讀者們的教正!
二○○八年初秋來新夏寫于南開大學邃谷
我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以“為人之學”為宗旨,歷時十年,親自檢讀清人年譜七百余種,一千余卷。每讀一譜,輒加敘錄,終于在1964年撰成《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六卷,共五十余萬字。清稿謄正,謀付剞劂,艱難困惑,形諸夢寐。不久,“文革”禍起,圖書存稿,或被一炬,或遭抄沒,齋中所剩,不過零簡斷箋。《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自在劫中。憶往日焚膏繼晷之辛勞,痛遭丙丁之厄,不禁欷噓隨之。
1970年初夏,我以待罪之身,放之遠郊窮鄉,一心務農,“躬耕”郊野,束書不讀,意興闌珊,毫無著述興趣。時隔半年,飭令認領查抄物資,珍物盡失,惟領回缺帙殘卷及普通衣物,不意從中發現《知見錄》及《林則徐年譜》等書稿之零篇殘頁。乍見故物,悲從中來,頓生重做馮婦之想。于是發篋中藏卡,假農耕之余,土炕孤燈,重理筆墨,每至中夜,不以為苦。年余,《近三百年人物知見錄》再成一稿,不禁拊掌自喜,頗有談孺木重纂《國榷》之得意。1974年秋,由遠郊賜還放歸,“革命勇士”仍在與人斗其樂無窮,而我則逍遙閑適,無所事事,于是對《近三百年人物知見錄》再次整理補訂。又經年余,終成定稿,而出版問世,尚屬渺茫。八十年代初,各項事業漸入正軌,摯友湯綱多方奔走,承上海人民出版社慨然接受,劉伯涵、顧孟武二先生分任責編,終于在1983年出版問世。歷盡二十余年滄桑劫難,一旦絕處逢生,得不雀躍!
(二)
《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出版問世,海內外多有庋藏。學友亦時予佳評,竊喜數十年辛勤,得遂初衷,時生飄然之感。興奮之余,避居寒齋,平心靜氣,循讀再三,多有傷病,深悔未遵亭林先生不急于付梓之遺訓,匆匆問世,而各方讀者、知者,無論識與不識,間致簡札,或糾繆正誤,或拾遺補闕,其真情摯意,充盈字里行間。而我于讀書之際,亦時有新譜之知見,乃隨手札錄,貯之囊篋。日積月累,積稿寸余,于是定意增訂。惟以事務紛擾,公私蝟集,歲月遷延,迄未著手。直至世紀之末,離休歸隱,方期董理舊稿,不意天不佑我,老妻病癱七年,更無暇顧及。乃多方物色能承續其事者,而實有才難之憾。洎年逾八秩,精力日衰,深懼所存書目及資料線索等散失。2003年春經多方比量,擬將增訂諸事交付江曉敏女士承擔。曉敏為我早期學生,任南開大學圖書館古籍部主任有年,深諳舊籍,筆墨亦勤,或能顧念師生舊誼,接受囑托。孰知曉敏久纏二豎,身體虛弱,勉力完成本職,已屬支撐,曷忍再以業余工作相責,自當另作圖謀。
值一時尚難得適當人選之際,我自恃尚有微力,乃將積存的各方意見及歷年所寫多篇敘錄整理刪定,成《(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補正》一文,于2004年6月《中華文化論叢》第76期先行刊發,向讀者補過。《補正》一文分兩部分,一為《增補》,記原《知見錄》未收而今得見之譜,寫成敘錄,為原錄增補。其中凡友人寫寄者,于文末注明。如復旦大學圖書館沈達偉女士為補《淄川蒲明經年徵》、《齊巨山先生年譜》、《謹庭老人自定年譜》、《養福齋自撰年譜稿》、《馬錦門龍標年譜》。……二為《訂正》,記各方對已刊《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敘錄內容有所正誤與補充,均記其資料來源,以明他山之助。如山西省圖書館趙冬生先生見告︰《(先大父)泗州府君事輯》“譜主姓名應為張佩芳,誤為張佩芬”,《先文靖公年譜》“編者應為孫慧悖,誤為孫慧愷”。……《補正》一文各條,現均已人增訂本。惟助編人才一時難得其選。
早在2000年夏,山東夏津縣黨史辦主任潘君友林函請為其歷經十年完成的《夏津舊縣志校注》一書作序。未幾,潘君攜稿來舍。我與潘君素昧平生,接談之下,固謙謙好學之士,修志多年,舊學頗具根底。讀其《校注》,益見其深諳古籍整理之道。其默默耕耘,不計功利之精神,令人感動,乃循讀其書而為之寫序。10月間,潘君來舍取序,得進一步接觸。其後,潘君又以整理德州舊志九種及《聊城舊志點注》,時來商榷。數年交往,相知益深,我曾于言談間略述增訂《知見錄》之意,潘君自陳願鼎力相助。于是我即著手準備,整理書源,擬定編纂體例及撰寫要求,規劃進度,擬以三年之期,增訂內容一倍,以便學人參檢。遂于2005年11月定議。自是以後,每數月,潘君不避寒(日者),必來舍商談進程及有關問題,坦誠研究,切磋共識。潘君年近花甲,猶負書攜稿,往返津魯,備著辛勞,不以為苦。歷時近三年,增訂大體完成,經我統閱刪定,又加修改,于2008年6月下旬,潘君以整理稿送津,編序一以原書為依歸,內容充實,稿面整潔,文字通順,基本符合原定體例與規劃。我摒除諸務,細加審讀,整齊體例,統一文字,完善附件,于2008年秋終成定稿。嘻!數十年願望,一旦實現,得不歡欣愉悅?
(三)
增訂《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頗得眾多友好相助,參與撰寫者有十余人(名單另見卷首)。三易寒(日者),備經辛勞,粗成定稿。詳讀全稿,兩相比照,設言所得,約為五端︰
其一,擴展內容。增訂本在字數及收錄內容上都較原書大有擴展。原書共收敘錄778篇,新增803篇,現全書共有敘錄1581篇。原書收譜主680人,新增572人,現全書收譜主1252人。原書56萬字,新增50余萬字,現共110余萬字。原書本附有譜主、譜名、編者及譜主別名字號索引共四種,後二種在出版時為出版社所刪略。今除全面增補外,又恢復後二種舊觀,共設索引四種。另增設卷首卷尾。卷首收增訂本序言、撰寫入名單和“凡例”。卷尾收原印本“代序”與“後記”。
其二,增錄版本。在版本著錄上,新增版本著錄多家,如謝巍︰《中國歷代人物年譜考錄》、黃秀文︰《中國年譜辭典》、王德毅︰《中國歷代名人年譜總目》(增訂版)、洪煥椿︰《浙江歷代名賢年譜綜錄》及孫殿起︰《販書偶記》等多種。遇有小誤,輒加訂正。于各家目錄著錄外,設目見其他版本,亦即補入。如《楊園張先生年譜》(張履祥)在上海圖書館藏有清道光十四年崔德華手抄本二冊,即加補錄。類此稿本、抄本,多注其藏者,以便用者求書。
其三,重分卷次。在編纂體例上,原書分六卷,按順治至宣統各朝順序分卷,增訂本除增設卷首與卷尾收錄與本書有關文獻外,將原六卷分為十卷。前三卷依舊。第四卷、第五卷以原份量過多,增補亦多為此時期人物,與各卷分量顯不平衡,現分為四卷,均以譜主生年分屬各朝為序,即卷四為生于嘉慶時期人物,卷五為生于道光時期人物,卷六為生于咸豐、同治時期人物,卷七為生于光緒元年至十九年前人物。卷八為生于光緒二十年後人物,卷九為知而未見錄,卷十為四種索引。
其四,增補訂正。此次增訂,幾近一倍。其主要書源有四︰一是新編新出清人年譜;二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的《年譜叢刊》;三是上海圖書館秦翰才等人的稿抄本;四是散在某些高校和公共圖書館所庋藏的稿抄本與油印本。至于訂正內容,有一般名字籍貫,如《慎獨齋七十年譜》誤譜主字家瑞為家端;又如《潛庵先生年譜》據年譜著錄湯斌為安徽來安人,但漏著湯先世由來安遷河南睢州而滋誤會。有些則為較重要訂正。如某譜主自撰記其與清室及偽滿關系親近,並任偽職、得偽謚等情事,其親屬多次要求改訂。增訂時再詳核其自譜,只能以遺老立場定論,增人其自譜原文,史筆固不能曲。
其五,指引史料。《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的一大功能為節他人之勞。于敘錄中往往著明史料價值,甚有引錄全文人錄以備參考者。如宋之繩自記《紫雪年譜》記明末饑荒災難,農民軍攻陷京師,皇宮驚慌失措,王公大臣之遭遇等甚詳。葉士倬的《健庵自訂年譜》所記乾隆五十五歲壽辰的鋪張情狀是︰由西華門至宮門“夾道陳設西湖各景並牌坊戲台,綴以綣彩,雜劇歌舞,競為奇巧,用銀以百萬”,從頤和園人城,“一路樓台歌舞,四十里中,目不暇給,極視听之娛,天上人間,真不可復辨矣!”晚清王錫彤的《抑齋自述》七種,多記清末時事,習俗世風,山川風光,逸聞掌故,無不詳述,不啻為晚清社會之小寫照。其中記“州縣衙門之門丁,為有清二百余年不可解之大紕政。其名目之為人稱道者︰日稿案、日稿簽、日錢糧、日車馬、日雜物、日執帖。州縣官之由貧士起家者,到省後輒由此輩來為奔走,禮節如何,夤緣如何,皆熟徑也。”具體生動的記述為他書所少見。類此指引,具載錄中,或可備用者參考。
據此五點,讀者可得增訂本之大要。
(四)
《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的增訂工作,數易寒(日者),終于告一段落。當增訂之始,我即因書海無涯,又屢見新著,加以年事日高,已近望九之年,若不立一標尺,則無成稿之日。乃定位一旦增補成倍時,即作一階段,先行問世,以便讀者早日使用。而今預定目標雖已完成,但未能竭澤而漁,仍然感到遺憾。其遺留未收部分,有待後來學人。
在增訂過程中,曾得到各方友好的關注,如天津圖書館李國慶先生為我多年舊友,長期的學術搭檔。他無私地向我提供主要書源,有時甚而親自送書來舍,又毫無條件地提供珍善本書影,為本書增色。上海圖書館的王世偉教授為我邀請館內人員,助我編寫敘錄,並為到館查閱有關圖書提供方便。當今用書難、借書難已呈時風之際,我非常感謝他們的慷慨好義。其他尚有高校與公共圖書館的一些朋友,為免我跋涉奔波之苦,為我編寫敘錄初稿。不計篇數多寡而友情可貴,我已在扉頁一一列名,以致謝意。
《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初成時,中華書局副總編輯趙守儼師弟即相邀約,後以時機相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守儼為此一直引以為憾,並不止一次相告,如日後增訂,還是交由中華來出。故友已逝,言猶在耳。在增訂本即將定稿時,山西古籍出版社的張繼紅先生和岳麓書社的曾主陶先生都先後過問此書稿,而繼紅持之尤力。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岩先生親與繼紅溝通,並電告我由中華以較優厚的條件承接此稿,責成漢學編輯室負責落實,室主任李晨光先生任責編。這些情意,令我感動。我也深感增訂本所托有人,可告慰于守儼師弟。我更慶幸在有生之年,完成宿願!
我兩次通讀過增訂本全稿,統一體例和文字,訂正訛誤,補充不足。如果這本書能給讀者以某些用途,那是我和朋友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如果尚存在錯謬和欠缺,我應獨任其咎!
我真誠地感謝所有關心和幫助過我的朋友們!我也期待讀者們的教正!
二○○八年初秋來新夏寫于南開大學邃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