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也叫“真書”、“正書”、“正楷”,產生于漢末,發展于南北朝,盛于唐朝,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顏真卿、柳公權等名家輩出,各具風貌,沿革至今。楷書點畫清晰分明,用筆平直工整,開體方正平穩,法度嚴謹規範,被認為是書體的“楷模”,古人認為“楷為立,行為走,草為跑”,因此楷書是學好其他字體的基礎。
趙孟(兆頁)(1254—322),元代書畫家、文學家。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湖州(今屬浙江)人。曾任兵部郎中、翰林學士承旨,封魏國公,謚文敏。據說他日寫萬字,異常勤奮,他倡導復古“二王”書風,其書法無論是楷書還是行書,都很工整,四平八穩,溫和、典雅是他書法的主要特色。他對晉人書法下過很深的工夫,將晉人筆法的精微之處大大加以簡化,在中國書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