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听話的心理戰

讓孩子听話的心理戰
定價:216
NT $ 65
  • 作者:陳蘭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6039451
  • ISBN13:9787506039451
  • 裝訂:平裝 / 26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為什麼很多父母嘔心瀝血,孩子還是不听話,甚至“故意”跟父母作對?

為什麼大多數優秀孩子的父母反而很輕松、很省心?

因為“勞累爸媽”把80%的時間都花在了不產生教育效果的地方,所以事倍功半;而“省心爸媽”只花20%的時間,但全部用在“撬動”孩子未來的“支點”上,所以事半功倍。

“勞累爸媽”使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往前推,孩子進步一小點,甚至原地踏步,父母當然很累!

“省心爸媽”懂得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相當于把孩子送上正向循環的軌道,他們自己不斷取得進步。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未來不能等,成長的道路也不能重來。教育孩子,父母沒有第二次機會!

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教育孩子,你作出選擇了嗎?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天哪,你根本不懂你的孩子
孩子≠小大人,孩子跟大人屬于兩個心理星球
再小的孩子心理也不是一塊白板,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好孩子怎麼學會撒謊了?其實孩子撒謊動機跟大人很不同
別以為孩子好敷衍,其實他們很敏感,有時比大人更會察言觀色
孩子故意搗亂,可能是為了吸引家長注意
孩子的自尊心比你想象中強很多
一覺醒來乖孩子變成小刺蝟了?孩子的兩大反抗期
孩子為什麼亂發脾氣?理解小孩子的大脾氣
別讓你用心良苦的早期教育毀了孩子
孩子的身體語言想對你說什麼?
第二章 讓孩子听話,必須運用心理戰術
心理戰術一︰期望效應——真心期望孩子變好,孩子就會更好
心理戰術二︰超限效應——教育孩子千萬避免“過猶不及”
心理戰術三︰德西效應——獎勵不當會適得其反
心理戰術四︰南風效應——善于用柔情換孩子的好性情
心理戰術五︰棉花糖效應——延遲滿足讓孩子長大後更有成就
心理戰術六︰蝴蝶效應——教育無小事
心理戰術七︰霍桑效應——“特別關注”讓孩子積極向上
第三章 什麼樣的水,養什麼樣的魚︰听話孩子來自好家庭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要想孩子性格好,父母請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爸爸媽媽都不讀書,憑什麼老逼我讀?
不要教孩子怨恨,要讓孩子在感激中長大
別把成人的過度焦慮轉嫁給孩子
究竟是誰在無理取鬧?
你什麼都包辦了,卻怪孩子什麼都不懂
寓教育于生活,比填鴨要好一萬倍
第四章 讓孩子听話,從尊重孩子開始
每天至少一次,蹲下來跟孩子平等對話
孩子不願做的事情,強求沒有好處
尊重孩子的感受,別輕易否定他們
尊重孩子的夢想,別說“天上的月亮你都想要”
大人的事情要不要講給孩子听?
斥責孩子之前,先傾听他們的想法
家長,你的面子有那麼重要嗎?
第五章 當孩子不听話時,家長需要一個點子工具箱
堅決不能體罰和辱罵,我們有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
用幻想的方式實現孩子的願望
簡明地表示你的立場和期望,但不是責罵孩子
提供選擇,孩子參與選擇,就會乖乖听話
給孩子立他們樂于接受的規矩
計時隔離,給孩子主動反省的時間和空間
有時候,適當忽略孩子的錯誤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有效的方式︰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後果
第六章 別踏入教育孩子的心理誤區
不要指望“換一個”孩子,找出最需要改變的地方,循序漸進
不否定孩子的情緒,但管教他們的行為
不抱怨抽象行為,但糾正具體行為
要有好的期望,但要合理化,期望太高形同虛設
管教孩子的不良行為,但不要懲罰失敗
別說“不要哭”,哭泣是自然的排解和宣泄過程
不要打一棒子給一棗子,否則孩子會產生心理困惑
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否則必定達不到管教效果
第七章 大人會說話,孩子才會听
積極的語言引導下,孩子懂事听話
有時候,說話的態度比內容重要
孩子不听話,是因為“听不懂”
父母過度權威,孩子不是“听話”而是“懦弱”
任何時候,不要威脅孩子“不愛他”、“不要他”
誰都不愛听說教,家長要學會“講故事”
人類最易犯的錯誤︰說得太多,听得太少
第八章 培養“听話”的孩子,而不是讓孩子听話
你終究要放手,到那一天孩子听誰的?
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比你預期的要好很多
依賴別人的感覺不會好,盡量鼓勵孩子自立
把孩子送上正向心理循環的軌道,他會不斷進步
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別急著告訴他答案
好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
後記
 

二十年以後的今天,你現在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賺多少錢,都變得無關緊要。而影響你的人生甚至影響世界的是,現在你如何養育孩子。

套用托爾斯泰關于幸福家庭的一句名言,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幸福的孩子都受到一樣的家教,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家教。這在我的咨詢、教育和生活經歷中,是經過無數事實檢驗的。而我寫本書的目的,是為了總結、探索和分享成功的家教方式。其實,這種方式並不復雜,但是與大多數人的教育常識大相徑庭。我們需要改變。

教育孩子︰你沒有第二次機會

在中國,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夢想,夢想子女能擁有一個自己不可企及的美好人生,夢想他們自由、成功、幸福,不需要那麼累、那麼彷徨、那麼糾結。但是,你不能奢望孩子靠著和你所受的同樣的教育,按照你的觀念來實現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如果你的這種夢想不是以嶄新的教育方式為起點,就可能永遠只是夢想。

而要實現我們一生最偉大的教育夢想,我們只有一次機會,有很多人已經或者正在失去這個機會。

有一家雜志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你最後悔的是什麼?

根據統計結果,62%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當。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希望的延續,許多人為了孩子可以傾盡所有,並忍受一切傷痛和委屈。可到最後,孩子失去了快樂的童年,並沒有收獲美好人生,多數父母不得不面對令自己失望的現實。

教育孩子並不是我們的天賦,負責任的父母需要學習如何教育。所以,我對閱讀本書或者其他家教書籍的父母心存敬意,因為我們都懷有同一個信念︰我們愛孩子,但只有愛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正確地給予愛。如果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躺在手術台上,在接受麻醉前,外科醫生走進來,說︰“我對于手術真的沒有受過多少訓練,但是我愛我的病人,我會利用常識來做手術。”這時你會有什麼感覺?我們可能會驚惶失措,趕緊逃命去了。但是對于那些相信愛和常識就足夠的父母,他們的孩子無法“逃命”。負責任的父母就像敬業的外科醫生一樣,需要學習有效的方法方式。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功課,這不是選修,而是必修;沒有補考,只有唯一一次機會。

不平等的童年︰你需要為孩子盡早選擇

我們願意自己省吃儉用,讓孩子擁有盡可能好的童年,不肯對孩子有絲毫虧欠。當然,我們更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進入更富足、更優越的社會階層。但是,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除卻社會不公的原因,其實更徹底的真相隱藏于家庭教育之中︰窮人把貧窮病毒,也就是導致貧窮的思維方式傳給下一代;富人之所以有錢,往往源于從小的習性和所受的教育。

那是不是說明,哉們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孩子的階層和前途?

恰恰相反,那正是說明,只要我們掌握富人的教育方式,孩子擁有成功、富足的人生就是一種必然。

美國有一本書叫《不平等的童年》,解答了全世界父母的疑問︰勞動階層和中產階層一樣愛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中產階層的孩子更優秀、更成功?那是因為兩個階層的父母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樣,來自兩個階層的孩子的童年是不平等的。

勞動階層的家長是權威型的,對孩子指令比較多︰干這個,不能干那個。孩子只需要服從,這樣的孩子是順從型的。

在中高產階層的家庭,家長很累,因為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是平等型的。家長不能命令孩子,而是要耐心地啟發、商量,孩子有辯論的權利,通常要談判並達成協議。這樣的孩子是主動型的。

在學校,勞動階層的孩子總是乖乖听講,老師講什麼,他就記什麼,很少提問。有的孩子一說話就慌,連個簡單的句子都講不完整。而中產階層的孩子一般比較自信,習慣于提問題、獨立思考、辯論,在課堂上很出眾。當然,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成績不一定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出了社會,差距大了去了。勞動階層的孩子在公司里開會,如果還是一言不發,別人說什麼就听什麼,不敢為自己的立場、觀點和利益爭辯,充其量只是個“被管的”,做個合格的員工就不錯了。

而中產階層的孩子,從小就明白他們是世界的主人,應該堅持自己的觀點,積極主動地影響別人,爭取他們想要的。這樣怎麼可能不成功呢?

所以,孩子的未來取決于他們童年所受的教育,他們將來進入哪個社會階層,其實早就被他們的父母決定了。那麼,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教育孩子,你做出選擇了嗎?在書中,我們會進一步分析中產階層的教育方式,並將其融入日常家庭教育情境中。

讓孩子听話︰關系重于教育

孩子為什麼不听話?為什麼我們如何說他們都不听?

其實,家長不需要很多說教,不必要時時告訴孩子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關系作為基礎,所謂的教育都是扯淡。

而很多父母對于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很深的誤解。媽媽處處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並不一定能建立好的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是父母理解孩子,孩子理解父母。神奇之處在于,媽媽不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但孩子最終會很听話。當你和孩子建立起這樣的關系,你就會發現,你期望孩子有多好,他就有多好。你希望他考上北京大學,他就會一直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因為他把這個目標看成自己的目標。

如果上中學的孩子說他要學某位明星,把頭發染黃,懂得經營親子關系的媽媽不會氣急敗壞地阻止他,而會說︰“是嗎?這個想法不錯,媽媽沒有什麼意見,但是我不知道假如你染黃頭發,老師會怎麼說。”孩子看到媽媽尊重他的意見,反而不會染頭發了,而是會想“假如我染了頭發,老師會怎麼說呢”。

為什麼有這樣的神奇效果呢?因為孩子的很多主張只是為了主張。同理,孩子很多時候鬧情緒只是為了表達和發泄。懂他們的父母會接納,問題便迎刃而解。但更多的父母總是陷于和孩子的爭吵之中,吵得筋疲力盡,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教育沒有成效,親子關系惡化。

再進一步解開這個秘密,關鍵在于,當孩子感到被理解時,他們就會有好的感受;一個人感受平和,就會有好的行為。

這是讓孩子听話的秘密武器之一,我會在書中進一步剖析它的心理機密以及應用辦法。

在進入正式的教育觀念改造之前,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家庭教育的真諦,它是如此重要,卻又被長期忽視︰父母對孩子的影響,80%是通過行動實施的,只有20%通過言說達成。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說︰“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是他們的父母。許多家長對孩子說‘好好學習,要接受好的教育’,問題是,這些家長不能身體力行……孩子們更多的是通過觀察而不是傾听來學習的……你的行動抵得上說一百句話。如果你想成為好的父母,務必言行一致。”為了我們最愛的孩子,我們值得改變,值得做更好的人、更好的父母。

下面,與讀者分享一首詩,與大家共勉。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

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

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忌。

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

稱贊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

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不但愛他人也愛自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