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子張乃燕

民國才子張乃燕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張乃燕(字君謀1894-1958)早年在湖州南潯正蒙學塾讀書,中學時代就讀杭州府中學堂,後在蘇州東吳大學肄業。1912年加入 中國國民黨,1913年春天赴歐洲留學,先後在英國伯明翰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習化學,獲碩士學位。

1919年 獲日內瓦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冬天返國。 在他留學的第二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在大戰結束後的第二年返回中國,親身經歷了一戰的全過程。大戰剛一結束,他就 迫不及待地穿梭于剛剛過火的戰場,收集資料,拍攝照片,研究問題。

他以一個理學博士的身份,撰寫出了世界第一部《世界大戰全史》,後來又撰寫了《世界大戰史》(合著)、《羅馬史》、《希臘史》等史學著作,不能不令人撫卷長嘆!

回國後,張乃燕原本想從事化學工業,鑒于國內當時的條件無法施展其才能,乃轉入教育界。1919年冬在上海復旦大學教授物理 學,1920年至1922年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授課之余,撰成屬于他本專業的《有機染料學》一書,並為北京大學化學系撰寫教材《 歐戰中之軍用化學》和《藥用有機砒化物》,均由北京大學新知書社于1921年出版。
 

目錄

序言I
序言II
第1章 一張老照片
第2章 南潯尊德堂
第3章 父親張弁群
第4章 留學赴歐洲
第5章 化學兼史學
第6章 教育來救國
第7章 再次闖世界
第8章 寰球旅行家
第9章 筆墨潤心田
第10章 誰與論是非
附錄︰
一、張乃燕生平
二、張乃燕家庭成員
三、張乃燕手稿《使公歷聘紀詳》目錄
後記
 

我出生在浙江吳興縣南潯鎮(今屬湖州市南潯區),那是一個盛產傳奇人物的地方。但到我十二歲離開家鄉時,這些人物給我的印象,只是老人們在茶余飯後留給我們的或真或假的故事和似是而非的傳說。其實,對市井平民來說,鎮上頂級的名人不啻天上神仙,誰也不知道他們的真面目,何況他們的主要活動場所並不在故鄉,而是在上海、杭州、南京,甚至在國外。不過,有幾點我至今記憶猶新,如老人說張靜江家的錢花不完,都給了孫中山;張靜江是蔣介石把兄弟,蔣介石常到張家去;張家的小姐像法國人一樣,長得漂亮,說一口洋話。雖然鎮上的巨富有“四象八牛”,雖然“四象”之一的龐家擁有的龐滋德藥店與我家一牆之隔,但我听到最多的還是張家。

在我從事歷史地理研究之後,對南潯以往這些名人才逐漸有所了解。近年來偶涉徽商、晉商興衰的原因,又注意到了家鄉南潯這些名人。無論是徽商還是晉商,或者其他商幫,以至今天的企業家,無不以儒商為榮,甚至以儒商自居。但稍加分析就不難看出,真正夠得上儒商的人只是鳳毛麟角,而絕大多數成功的商人都是先商而儒,即在發財致富後才以各種手段戴上一頂儒的帽子,或者披上一身儒服或官服。而其中能得到儒界認可的人卻屈指可數,至多只是在家譜或方志中留下一串虛餃,成為今天地方上的旅游資源。

但潯商卻是不多的例外一“四象八牛”幾乎個個稱得上是儒商,並且在儒商兩道都能令人刮目相看,經商可以積下數百上千萬資產,業儒能夠成為國內一流學者,有的還能走向世界。他們的後代更是人才輩出,教授、院士、校長、科學家、學者、外交官、收藏家、鑒定家,大多成為各界翹楚,學術泰斗。

這種現象看似偶然,其實有其必然。江南人文薈萃,有千年不絕的文脈;一向經濟發達,商業基礎深厚。南潯地近上海,得開放風氣之先。這些家族有良好的家風和教育,並且能與時俱進。例如在教育子翻讀書的同時,也要求他們學習外語,面向世界。可惜的是,舊中國不具備普遍發展這樣一類新儒商的環境和條件,直到中國改革開放後才有可能。 被

宋路霞女士所著《民國才子張乃燕》所介紹的張乃燕博士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著名教育家、化學家、中央大學首任校長、外交官……不同的身分構成了他豐富多彩的傳奇人生。

自然,比之名氣更大的是他身後的龐大家族一氓國元老張靜江家族。一個半世紀以來,這個在中國江南和民國史上留下諸多傳奇的海派大宅門,幾乎就是一部民國史的濃縮。張乃燕是張靜江的 子,他的父親張弁群是張靜江的哥哥,開明紳士,同盟會會員,曾參加過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張乃燕的父輩一半以上都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還是一個極富傳奇的環球旅行家,在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時代,在中國田人還拖著長辮子的時代,就已經自費周游世界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