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編著的《全球化與中國勞動政治的轉型(來自華南地區的觀察)》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題為“外來工、資本與地方政府”,共分四章,主要分析外來工、資本和地方政府的特點,戶籍制度成為地方政府制造分裂和流動的重要手段,外來工的外來性和流動性影響了他們的團結,外來工基于生存倫理之下的抗爭以“弱者的反抗”為主,國家與資本扮演著十分強勢的角色,D市台興公司工人騷亂的個案分析可以證明外來工抗爭是一種無組織的抗爭或“集體無行動”。
下篇“全球化背景下的勞工團結”把分析的重點放在全球化的影響上,集中分析華南地區開始崛起的勞工團結行動和跨國網絡在中國的維權活動,通過對S市“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IS市“工人協會”和“興達員工委員會”三個案例來分析這些組織或機構產生的背景、活動方式以及跨國網絡對中國勞動權益保護的進步意義。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問題與背景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論述框架
上篇 外來工、資本與地方政府
第一章 權益缺失的群體︰外來與流動
第一節 洶酒民工潮︰向往南方
第二節 離土又離鄉︰現金饑渴
第三節 工資與工時︰自我剝削
第四節 工傷與職業病︰身體的價格
第二章 地方政府︰保護與斷裂
第一節 工傷補償︰資本與地方權力的合作
第二節 暫住證收費︰利益分享鏈
第三節 社會保險︰政策的精密化
第四節 從“盲流”到“產業工人”︰政策進步
第三章 弱者的反抗
第一節 仲裁機構的招牌被摘了
第二節 跳樓跳橋與堵路秀
第三節 暴力報復與自殺自殘
第四節 軟反抗
第四章 脆弱的團結︰台興工人的抗爭
第一節 台興事件︰騷動的權利
第二節 生存威脅︰有限團結的根源
第三節 脆弱的團結文化
下篇 全球化背景下的勞工團結
第五章 跨國網絡︰勞動政治的全球化
第一節 全球化對中國勞動政治的挑戰
第二節 跨國網絡在中國的行動
第三節 台興抗爭的跨國擴散
第四節 跨國網絡的倡議效應
第六章 外來工組織︰勞工自救的開始
第一節 外來工組織的成長
第二節 “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ICO)與跨國網絡
第三節 外來工組織的制度化和機構化
第七章 員工委員會︰產業民主的一個探索
第一節 產業民主與勞工參與
第二節 興達試驗︰員工委員會
第三節 車間政治與生產政治
第四節 勞工參與︰凝聚團結意識
第五節 工人自我管理的有限性
第八章 工人協會︰自我賦權
第一節 苦難的訴求
第二節 漫長的籌備會
第三節 來來往往的支持者
第四節 協會的發展與壯大
第五節 走在十字路口
代結論政策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問題與背景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論述框架
上篇 外來工、資本與地方政府
第一章 權益缺失的群體︰外來與流動
第一節 洶酒民工潮︰向往南方
第二節 離土又離鄉︰現金饑渴
第三節 工資與工時︰自我剝削
第四節 工傷與職業病︰身體的價格
第二章 地方政府︰保護與斷裂
第一節 工傷補償︰資本與地方權力的合作
第二節 暫住證收費︰利益分享鏈
第三節 社會保險︰政策的精密化
第四節 從“盲流”到“產業工人”︰政策進步
第三章 弱者的反抗
第一節 仲裁機構的招牌被摘了
第二節 跳樓跳橋與堵路秀
第三節 暴力報復與自殺自殘
第四節 軟反抗
第四章 脆弱的團結︰台興工人的抗爭
第一節 台興事件︰騷動的權利
第二節 生存威脅︰有限團結的根源
第三節 脆弱的團結文化
下篇 全球化背景下的勞工團結
第五章 跨國網絡︰勞動政治的全球化
第一節 全球化對中國勞動政治的挑戰
第二節 跨國網絡在中國的行動
第三節 台興抗爭的跨國擴散
第四節 跨國網絡的倡議效應
第六章 外來工組織︰勞工自救的開始
第一節 外來工組織的成長
第二節 “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ICO)與跨國網絡
第三節 外來工組織的制度化和機構化
第七章 員工委員會︰產業民主的一個探索
第一節 產業民主與勞工參與
第二節 興達試驗︰員工委員會
第三節 車間政治與生產政治
第四節 勞工參與︰凝聚團結意識
第五節 工人自我管理的有限性
第八章 工人協會︰自我賦權
第一節 苦難的訴求
第二節 漫長的籌備會
第三節 來來往往的支持者
第四節 協會的發展與壯大
第五節 走在十字路口
代結論政策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