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人曾預言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最沒責任心的一代”……而今,這代人開始進入而立之年,逐漸承擔起家庭、社會與國家的多重責任,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本書書寫的,正是作為這一群體發聲者和靈魂人物的80後作家的心靈史和思想史,同時也是處于覺醒期的新一代人的獨立戰爭史。
許多余,男,1983年生于安徽省金寨縣,原名付強。作家,詩人,藝術家,學者。“非萌芽”概念提出者。狀態主義發起人。其創作和研究涉及文學、藝術、哲學、史學等諸多領域,被同齡人尊稱為“80後文學教父”。作品散見于《南風》、《青年文學》、《佛山文藝》、《讀寫月報》、《詩歌月刊》、《草原》等。曾獲評“中國80後十大作家”、“2009年度最有貢獻作家”。主要文學作品有長篇先鋒小說《遠方》、青春情感小說《這個世界哭聲太多》、童話小說《美國》,《最後的盛典》(小說卷,與孫睿等合著),《最後的盛典》(散文卷,與張悅然等合著)。學術著作《筆尖的舞蹈》、《文學是個什麼玩意兒》、《中國選美調查》、《狀態主義》等。另有長篇小說《造孽》,詩集《柔風》,中短篇小說集《為幸福的影子而奔走》,散文集《靈感集》等。主要行為藝術作品有《乞討•募捐》、《滾蛋》、《詩歌能當飯吃嗎》、《置換反應》、《合肥推油》、《審判幸福》、《北大之魘》(與黃震合作)等。現自由寫作。
目錄
第一編 概述
第一章 概念“80後”
第一節 “80後”概念的來源和產生
第二節 “80後”概念的發展
第三節 80後的現狀及精神面貌
第二章 青春文學的發展及80後文學概況
第一節 古代文學史中的青春文學
第二節 中國當代早期的青春文學
第三節 80後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第四節 80後作家的創作模式與創作走向
第二編 萌芽作家
第一章 新概念作文大賽和萌芽作家群的形成
第一節 《萌芽》概況與新概念作文大賽
第二節 《萌芽》繪制出的青春文學畫卷
第三節 “新概念”旗幟下的80後作家
第四節 《萌芽》作家群的形成
第二章 韓寒
第一節 一個差生的神話
第二節 《三重門》內外
第三節 韓寒現象
第四節 韓寒其它作品
第五節 公共知識分子
第三章 郭敬明
第一節“新概念”前後的郭敬明
第二節 《幻城》
第三節 抄襲事件始末
第四節 郭敬明的小時代
第四章 張悅然
第一節 初現鋒芒
第二節 《誓鳥》及其他
第三節 曖昧之《鯉》
第五章 其他萌芽作家
第一節 蔣峰
第二節 小飯
第三節 李海洋
第四節 其他萌芽作家
第三編 非萌芽作家
第一章 非萌芽作家概述
第一節 非萌芽作家群的形成
第二節 非萌芽作家概述
第二章 許多余
第一節 貧苦少年的文學夢
第二節《遠方》
第三節“教父”與“多面手”
第三章 孫睿
第一節 草樣年華
第二節 “京派”新勢力
第四章 李傻傻
第一節 少年沈從文
第二節 幽靈作家
第五章 步非煙
第一節 北大才女
第二節 俠女江湖
第六章 春樹
第一節 “新激進分子”
第二節 北京娃娃
第七章 其他非萌芽作家
第一節 恭小兵
第二節 王小天
第三節 蔣方舟
第四節 笛安
第五節 孫飛
第六節 安意如
第七節 其他非萌芽作家
第四編 80後詩人
第一章 80後詩人概述
第一節 在速朽中追逐永恆的一代
第二節︰80後詩歌的現在時刻
第三節︰80後詩歌的整體特點
第二章 80後早期代表詩人
第一節 早期80後詩歌概況
第二節 80後早期代表詩人
第三章 80後詩歌群落
第四章 80後女性詩歌寫作
第五編 80後作家的小集體命名
第一章 五虎將
第一節 歷史上的“五虎將”
第二節 80後“五虎將”的產生及反響
第三節 五虎將作品分析
第二章 五才女
第一節 五才女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 五才女的作品
第三節 對五才女的非議
第三章 五才子
第一節 80後五才子的產生
第二節 80後五才子具體情況及作品介紹
第四章 108將
第一節 80後作家“108將”的產生
第二節 所謂的108將
第六編 80後文藝理論與批判
第一章 狀態主義
第一節 狀態主義的產生
第二節 狀態主義寫作宣言及關鍵詞
第三節 狀態主義對詩歌文本的分析
第四節 狀態主義哲學觀念及詩學研究方法論
第五節 狀態主義的意義及影響
第二章 大詩主義
第一節 大詩主義運動
第二節 反大詩主義宣言
第三節 大詩學
第三章 性感寫作
第一節 性感寫作的產生
第二節 性感寫作的特點
第三節 性感寫作的文本概況
第七編 港澳台80後作家
附錄︰80後詩人索引
第一章 概念“80後”
第一節 “80後”概念的來源和產生
第二節 “80後”概念的發展
第三節 80後的現狀及精神面貌
第二章 青春文學的發展及80後文學概況
第一節 古代文學史中的青春文學
第二節 中國當代早期的青春文學
第三節 80後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第四節 80後作家的創作模式與創作走向
第二編 萌芽作家
第一章 新概念作文大賽和萌芽作家群的形成
第一節 《萌芽》概況與新概念作文大賽
第二節 《萌芽》繪制出的青春文學畫卷
第三節 “新概念”旗幟下的80後作家
第四節 《萌芽》作家群的形成
第二章 韓寒
第一節 一個差生的神話
第二節 《三重門》內外
第三節 韓寒現象
第四節 韓寒其它作品
第五節 公共知識分子
第三章 郭敬明
第一節“新概念”前後的郭敬明
第二節 《幻城》
第三節 抄襲事件始末
第四節 郭敬明的小時代
第四章 張悅然
第一節 初現鋒芒
第二節 《誓鳥》及其他
第三節 曖昧之《鯉》
第五章 其他萌芽作家
第一節 蔣峰
第二節 小飯
第三節 李海洋
第四節 其他萌芽作家
第三編 非萌芽作家
第一章 非萌芽作家概述
第一節 非萌芽作家群的形成
第二節 非萌芽作家概述
第二章 許多余
第一節 貧苦少年的文學夢
第二節《遠方》
第三節“教父”與“多面手”
第三章 孫睿
第一節 草樣年華
第二節 “京派”新勢力
第四章 李傻傻
第一節 少年沈從文
第二節 幽靈作家
第五章 步非煙
第一節 北大才女
第二節 俠女江湖
第六章 春樹
第一節 “新激進分子”
第二節 北京娃娃
第七章 其他非萌芽作家
第一節 恭小兵
第二節 王小天
第三節 蔣方舟
第四節 笛安
第五節 孫飛
第六節 安意如
第七節 其他非萌芽作家
第四編 80後詩人
第一章 80後詩人概述
第一節 在速朽中追逐永恆的一代
第二節︰80後詩歌的現在時刻
第三節︰80後詩歌的整體特點
第二章 80後早期代表詩人
第一節 早期80後詩歌概況
第二節 80後早期代表詩人
第三章 80後詩歌群落
第四章 80後女性詩歌寫作
第五編 80後作家的小集體命名
第一章 五虎將
第一節 歷史上的“五虎將”
第二節 80後“五虎將”的產生及反響
第三節 五虎將作品分析
第二章 五才女
第一節 五才女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 五才女的作品
第三節 對五才女的非議
第三章 五才子
第一節 80後五才子的產生
第二節 80後五才子具體情況及作品介紹
第四章 108將
第一節 80後作家“108將”的產生
第二節 所謂的108將
第六編 80後文藝理論與批判
第一章 狀態主義
第一節 狀態主義的產生
第二節 狀態主義寫作宣言及關鍵詞
第三節 狀態主義對詩歌文本的分析
第四節 狀態主義哲學觀念及詩學研究方法論
第五節 狀態主義的意義及影響
第二章 大詩主義
第一節 大詩主義運動
第二節 反大詩主義宣言
第三節 大詩學
第三章 性感寫作
第一節 性感寫作的產生
第二節 性感寫作的特點
第三節 性感寫作的文本概況
第七編 港澳台80後作家
附錄︰80後詩人索引
序
此書原名為《80後文學史>,考慮到諸多因素,此次出版時更名為《筆尖的舞蹈》。去掉一些學術化的影子,這樣看上去似乎更文藝。
某次與一幫文藝青年相聚,席間談及歷史及歷史遺留問題,一個大齡文藝女青年在听罷某著名新銳評論家關于哪些不出名的作家和詩人終會被歷史記住及哪些目前雖名聲顯赫但作品經受不住時間考驗最終會被歷史遺忘的闡述後,突發最強音,我們與歷史同行。此言一出,立馬掌盧雷動。而事實又何嘗不是如此?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都有把“留名青史”作為個人價值體系範疇內的終極追求。但最終能夠被歷史記住的卻僅僅是少數人。那沉默的人多數,不是因為自己主動選擇沉默,而是他們在某種歷史強權的話語體系高壓卜.無法發聲,我們很難听到那“被沉默”的大多數中最真實的聲音︰事實上,我們所听見的聲音很多都是意識形態左右下扭曲的不真實的雜音,我們所能見到的歷史往往是被遮蔽和被過濾後的歷史。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時間能說明一切”,但遺憾的是,時間最終把所有的學生都殺死了。所以,若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把歷史交給時間的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學的、落伍的。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締造者和改寫者。但歷史的記錄者總是動作遲緩,或有意欲蓋彌彰.因此,史無對證的情形時有發生。 在信息傳播速度如此之快和信息傳播方式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對于歷史的態度和研究方法是否應該轉變?這無疑是一個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前,作為有與歷史同行意識的我們,是否該做點什麼?這就是我寫作此書最重要的目的。
自“80後”一詞產生以來,這個群體一致飽受非議。什麼“不負責任的一代”、“頹廢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等批判、指責甚至謾罵充斥于耳。首當其沖的80後作家和80後文學,更‘直承受著來自新聞媒體、傳統文學和文學評論界的各方質疑和批判,鮮有肯定者。一些學者和批評家總以為我們這群作家和詩人年齡還小,還是孩子,甚至有人說,80後作家所寫的東西還十分幼稚,根本沒有什麼思想,因此,他們還不能被稱為“作家”,他們的作品還不是文學作品,而僅僅是習作。我自己也曾不只一次遭遇這種尷尬的局面,比如在某次飯局上,某位作家當著人家的面義正言辭地說,許多余寫的作品肯定是膚淺的。我問他讀過我的作品沒有,他理直氣壯地說沒有。我也曾遭遇‧位官場文人,其對待我和同行們的論調同樣處于一種卜分鄙夷甚至不齒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都給予了激烈的還擊,我十分討厭在對別人作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做出武斷,甚至是惡意中傷的評價。凡有這種市儈氣息的——不管他是多麼有名的前輩,我一概毫不留情地予以鄙視。當然,我並不是想以此舉來為自己和80後作家這個群體爭取和’證明什麼,因為那時的受眾是狹小的,他不足以代表當前社會文藝界的態度,但憤怒有時難免讓人失去平靜,與以往幾個年代的寫作者不同,我們並不太關心所謂的普世價值、官方權力話語體系和處世原則,我們更關心的是個體獨立人格的尊嚴。
在當前物欲極其膨脹的社會背景下,能夠選擇堅持寫作,並把寫作當成理想來追求的人,是需要勇氣的也是值得尊重的。正如某位教授在一次課堂上對他的學生說,現在熱愛詩歌和堅持詩歌創作的人,是需要勇氣和值得尊重的。我們能承受貧富差距的逐漸拉大並且安貧樂道,但無法容忍自己一再被忽視或者被侮辱。我始終認為,敢于對立和敢于反抗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是將自己與世俗隔離以免受其侵害和騷擾的唯一方式。體驗和經驗固然重要,但作為一個文學創作者,若喪失了起碼的人格尊嚴、道德意識、童真、浪漫主義和烏托邦情懷,其作品也必然充斥著現實主義和功利主義的世故圓滑,當所有的文學和藝術都成為教唆向惡的工具,成為謳歌政治化的空泛大時代的發聲簡,而變成處世哲學的另一種故弄玄虛的翻版——文學作為人類靈魂清潔劑的功用何在?文學作為理想追求的意義何在?文學創作的經驗不是要求所有的作家都需要把自己變成“所有人”,而僅僅是需要作家去感受“所有人”。很多人在描述那些偉大的作家和藝術家時,都喜歡說“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事實上,所有能夠修成“正果”的作家或藝術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捍衛住了自己的單純。青春和愛情一直是人類藝術中兩個永恆的命題,這難道不正是青春文學的價值所在嗎?
……
某次與一幫文藝青年相聚,席間談及歷史及歷史遺留問題,一個大齡文藝女青年在听罷某著名新銳評論家關于哪些不出名的作家和詩人終會被歷史記住及哪些目前雖名聲顯赫但作品經受不住時間考驗最終會被歷史遺忘的闡述後,突發最強音,我們與歷史同行。此言一出,立馬掌盧雷動。而事實又何嘗不是如此?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都有把“留名青史”作為個人價值體系範疇內的終極追求。但最終能夠被歷史記住的卻僅僅是少數人。那沉默的人多數,不是因為自己主動選擇沉默,而是他們在某種歷史強權的話語體系高壓卜.無法發聲,我們很難听到那“被沉默”的大多數中最真實的聲音︰事實上,我們所听見的聲音很多都是意識形態左右下扭曲的不真實的雜音,我們所能見到的歷史往往是被遮蔽和被過濾後的歷史。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時間能說明一切”,但遺憾的是,時間最終把所有的學生都殺死了。所以,若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把歷史交給時間的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學的、落伍的。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締造者和改寫者。但歷史的記錄者總是動作遲緩,或有意欲蓋彌彰.因此,史無對證的情形時有發生。 在信息傳播速度如此之快和信息傳播方式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對于歷史的態度和研究方法是否應該轉變?這無疑是一個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前,作為有與歷史同行意識的我們,是否該做點什麼?這就是我寫作此書最重要的目的。
自“80後”一詞產生以來,這個群體一致飽受非議。什麼“不負責任的一代”、“頹廢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等批判、指責甚至謾罵充斥于耳。首當其沖的80後作家和80後文學,更‘直承受著來自新聞媒體、傳統文學和文學評論界的各方質疑和批判,鮮有肯定者。一些學者和批評家總以為我們這群作家和詩人年齡還小,還是孩子,甚至有人說,80後作家所寫的東西還十分幼稚,根本沒有什麼思想,因此,他們還不能被稱為“作家”,他們的作品還不是文學作品,而僅僅是習作。我自己也曾不只一次遭遇這種尷尬的局面,比如在某次飯局上,某位作家當著人家的面義正言辭地說,許多余寫的作品肯定是膚淺的。我問他讀過我的作品沒有,他理直氣壯地說沒有。我也曾遭遇‧位官場文人,其對待我和同行們的論調同樣處于一種卜分鄙夷甚至不齒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都給予了激烈的還擊,我十分討厭在對別人作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做出武斷,甚至是惡意中傷的評價。凡有這種市儈氣息的——不管他是多麼有名的前輩,我一概毫不留情地予以鄙視。當然,我並不是想以此舉來為自己和80後作家這個群體爭取和’證明什麼,因為那時的受眾是狹小的,他不足以代表當前社會文藝界的態度,但憤怒有時難免讓人失去平靜,與以往幾個年代的寫作者不同,我們並不太關心所謂的普世價值、官方權力話語體系和處世原則,我們更關心的是個體獨立人格的尊嚴。
在當前物欲極其膨脹的社會背景下,能夠選擇堅持寫作,並把寫作當成理想來追求的人,是需要勇氣的也是值得尊重的。正如某位教授在一次課堂上對他的學生說,現在熱愛詩歌和堅持詩歌創作的人,是需要勇氣和值得尊重的。我們能承受貧富差距的逐漸拉大並且安貧樂道,但無法容忍自己一再被忽視或者被侮辱。我始終認為,敢于對立和敢于反抗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是將自己與世俗隔離以免受其侵害和騷擾的唯一方式。體驗和經驗固然重要,但作為一個文學創作者,若喪失了起碼的人格尊嚴、道德意識、童真、浪漫主義和烏托邦情懷,其作品也必然充斥著現實主義和功利主義的世故圓滑,當所有的文學和藝術都成為教唆向惡的工具,成為謳歌政治化的空泛大時代的發聲簡,而變成處世哲學的另一種故弄玄虛的翻版——文學作為人類靈魂清潔劑的功用何在?文學作為理想追求的意義何在?文學創作的經驗不是要求所有的作家都需要把自己變成“所有人”,而僅僅是需要作家去感受“所有人”。很多人在描述那些偉大的作家和藝術家時,都喜歡說“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事實上,所有能夠修成“正果”的作家或藝術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捍衛住了自己的單純。青春和愛情一直是人類藝術中兩個永恆的命題,這難道不正是青春文學的價值所在嗎?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