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專論社會群體︰社會群體之間發生了什麼,社會群體內部又發生了什麼;群際行為和群體過程是憊樣的;成為一名群體成員(即“歸屬”某個群體)的心理基礎是什麼。精心總結社各認同論的主要概念基礎︰一是關注群際關景和積極特異性,此謂群際關系的社會認同論;二是關注群體作為整體和範疇化認知過程,此謂群體的社會認同論或自我歸類論。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社會認同路徑︰背景與內容
導言
社會心理學
社會認同︰主題、問題和背景
社會認同︰理論
結語
推薦閱讀
第三章 群際行為
導言
心理動力學路徑
相對剝奪
最簡群體範式
社會認同論
結語
推薦閱讀
第四章 從刻板化到意識形態
導言
描述性路徑
範疇化和刻板化
社會認同與刻板化
歸因、社會表征和意識形態
消除刻板印象和偏見
社會認知與刻板化
結語
推薦閱讀
第五章 內群行為︰群體內過程
導言
群體動力學
群體凝聚力
社會認同
進一步的擴展
結語
推薦閱讀
第六章 社會在場和社會表現
導言
社會在場
社會表現
社會認同與社會表演者
結語
推薦閱讀
第七章 集體行為
導言
有關聚眾的早期理論
去個體化
作為規範行為的集體行動
社會認同與集體行為
結語
推薦閱讀
第八章 從眾與社會影響
導言
從眾——一種規範行為
傳統的從眾研究和理論
人眾的傳統研究路徑的局限
社會認同與從眾
結語
推薦閱讀
第九章 語言、言語和溝通
導言
社會心理學中的語言、言語和溝通
社會主義心理學之外的語言、言語和溝通
語言社會心理學
結語
推薦閱讀
第十章 結語
導言
理論
應用社會認同路徑解釋性別間關系
理論進展
結語
推薦閱讀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索引
譯後記
 

這本書是有關社會群體的︰社會群體之間發生了什麼,社會群體內部又發生了什麼;群際行為和群體過程是怎樣的;成為一名群體成員(即“歸屬”某個群體)的心理基礎是什麼。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我們討論了傳統的社會心理學方法,因而可以說這是一本教科書。但我們是社會認同論的堅定擁護者,所以我們討論傳統社會心理學的方法只是為了指出這些方法的局限和缺點,並進而提出代替它們的社會認同路徑。這一路徑發端于20世紀60年代末和20世紀70年代初,那時泰弗爾和他的同事正在布里斯托大學主持一項關于群際關系的研究。這本書對于社會心理學當中的社會認同路徑提供了一種導論性和概覽性的介紹。

我們這本書主要是寫給社會心理學家、他們的學生和評論家的。我們頭腦當中所設想的讀者群是社會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學生,再寬泛一點說,還包括那些對群際關系、偏見、歧視和群體過程等問題的社會心理學解釋感興趣的科學家。

這本書也是為了要填補一個空白。以社會認同視角為出發點的研究已經有很多,但是沒有一本書將不同的洞察力(insights)和進展(ad-vances)整合成一種完善的理論主張。這些理論有高度技術化和細節化的(比如,Doise,1978;Tajfel,1978a;Turner等,1987),有的在關注點上有很強的局限性(比如,Hewstone,1983;St Clair和Giles,1980;Turner和Giles,1981),還有的僅僅是對不同作者篇章的匯總,而沒有將他們的觀點融合起來(比如,Taj fel,1984)。也有的教科書報告了一些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沒有將激發這些研究的理論批評納入進去。還有一些書僅僅呈現了與社會認同有關的現象,比如說群際歧視(例如,Deaux和Wrightsman,1984),而另一些書只專注于幾個話題,它們更像是為普通的社會心理學教科書而設計的(比如,Brown,1986;Eiser,1986)。在上述種種既有成果中,缺少一種對社會認同路徑綜合而全面的闡述,而對于那些對這一路徑感興趣,但又對其不熟悉、不精通或者並不致力于該路徑研究的人來說,只有綜合而全面的闡述才是容易理解的。我們希望我們提供的就是這樣一本書。

對于該書,我們建議大家從頭至尾將其作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閱讀。但是,因為其結構安排上的特點,那些想“淺嘗輒止”(dip)的人也可以這樣做︰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書的核心部分,它們可以和後面的任何一章結合起來閱讀,因為核心的理論觀點在這兩章中已經得到反復的闡述。我們有意避免在書中包含例子欄、卡通、趣聞軼事、自我測試的問卷和其他一些經常被用來吸引讀者通讀全書的“伎倆”。對于每一個使用社會認同視角的實驗,我們不拘泥于它微小的細節,而是關注主題、方向和它的發現。為了讓讀者能夠理解我們的理論主張,在必要的時候我們會描述一些實驗和範式,但也只是幾個而已。我們的意圖是要呈現理論方法的效用,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最佳途徑是對來自社會心理學的既有證據進行重新解釋和分析。我們有選擇性地參考了大量的原始資料和文本,主要是為了闡述和支持我們的觀點,同時也為了給那些想更深入地探究相關文獻的讀者提供方便。因而這本書也是介紹群際行為和群體過程的導論性和概覽性的書籍。

總之,本書是第一個關于社會認同的文本(social identity text)︰這本書第一次整合了與社會認同路徑有關的各種應用和研究方法。當然,要在這樣一個有限的空間內將每一次轉變、理論上的每一個細微差別和經驗上的每一個不確定性都傳遞給讀者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書僅是提供了一個論點(argument),並且闡明了該論點以怎樣的方式得到了支持。對于更多細節性的描述,讀者可參照其他資源(詳見每章末)。

閱讀過本書之後,讀者應該可以並且有能力作進一步的探究。我們提供了框架結構,提出了問題,並且鼓勵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使用社會認同路徑。

那是1984年的一個雨後的下午,在布里斯托大學心理系辦公室,支書最初的構想誕生了。從那天起,本書的寫作就在不斷地進行,雖然運度不快,但進展有序。有無數朋友、親屬、同事曾經為本書的完成貢獻過力量。首先,要感謝那些最初給我們鼓勵和支持的人,沒有他們,就不會有寫作本書的想法,沒有他們的敦促、激勵和質疑,這部書就不可能付梓,盡管著書的需要早就清晰地擺在我們面前。尤其是,John Edwards和Sonia Jackson,前者有著斯多葛式冷靜的頭腦,而和SoniaJackson在Henleaze公園的交談,則讓我們非常振奮。我們也感謝To-ry Higgins,他在我們工作的後期給了很多鼓勵。其次.要感謝我們的學生,從他們身上我們學到了許多。他們對于社會認同視角的興趣以及他們熱切的討論與爭論,使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將這個主題落實到文字是非常必要的。再次,要感謝我們的老師——那些最初引導我們通曉社會認同路徑的人,他們的熱情點燃了我們,他們的靈感激發了我們。他們是特納、Rupert Brown、Howard Giles、Mick Bmig和晚年的泰弗爾。我們的同輩人也是我們的老師,所以也同樣感謝他們︰John Col-vin、Susan Condor、Karen Henwood、Penny Oakes、Nick Pidgeon、Steve Reicher、Phi Smith、Margaret Wetherell、Jennie Willams和其他所有與群際關系研究的“布里斯托學派”(Bristol School)有關聯的人。在布里斯托和坎特伯雷,那些持續到深夜的探討和爭論將會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在決定寫作本書之後不久,邁克爾‧豪格去了位于澳大利亞悉尼的考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約翰‧特納。一年以後他到了墨爾本大學,在心理系任講師。與此同時,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到了蘇格蘭的鄧迪大學,成為那里講師隊伍中的“新生力量”。因此,本書的撰寫工作被迫擱置。我們感謝英國文化委員會的資助,他們撥給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一筆學術交流款項,于是他在1986年來到墨爾本大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訪問,同時邁克爾‧豪格也得到了文科院系特殊研究資金的資助來到了墨爾本,正是在這段時間我們完成了本書。

另外,我們也感謝那些為本書的幾版初稿做過準備工作的人︰鄧迪大學的Anna Shewan、Mair Rowan和Margaret Grubb,墨爾本大學的Trish Cochrane、Gabby Lyon和Sylvia Negro。尤其要感謝Susan Con-dor、Sylvia Negro、Tim McNamara和Kevin Grady,他們花時間仔細閱讀了本書的初稿或其中的某些章節,提出了許多具體的評論,並給準備主題索引的Diane Houston提了一些建議。也特別感謝Mary Ann Ker-nan,她是我們的編輯,她給我們持續的鼓勵、務實的指導和無數的容忍。當然,最後著作的責任由我們自己承擔。

最後,本書的完成還要感謝我們的朋友和家人Eve Hogg、Marion Meade、Sonia Jackson、Tilli Edelman,Angie和Nick Emler,特別是Bridget Hogg和Diane Houston給予的支持。在此謹對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

邁克爾.A.豪格與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1987年7月于墨爾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