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學著述中意義最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變了整個西方哲學前進發展的方向和進程。康德花了11年的時間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貫徹始終的根本指導思想就是︰通過對理性本身、即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的批判考察,確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這些要素的來源、功能、條件、範圍和界限,從而確定它能認識什麼和不能認識什麼,在這基礎上對形而上學的命運和前途作出最終的判決和規定,其使命是為真正的、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全書約有40余萬字,除了序言和一個總的導言外,分為“先驗要素論”和“先驗方法論” 。中譯本是直接從德文原本由鄧曉芒翻譯、楊祖陶校訂,其譯文精良,堪稱佳作。書後還附有德漢術語索引、漢德術語對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目錄

中譯本序 楊祖陶
[題辭]維魯蘭姆男爵培極《偉大的復興》序
[獻辭]致宮廷國務大臣馮‧策特里茨男爵大人閣下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版目錄
導言
Ⅰ.純粹知識和經驗性知識的區別
Ⅱ.我們具有某些先天知識,甚至普通知性也從來不缺少它們
Ⅲ.哲學需要一門科學來規定一切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原則和範圍
Ⅳ.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的區別
Ⅴ.在理性的一切理論科學中都包含有先天綜合判斷作為原則
Ⅵ.純粹理性的總課題
Ⅶ.在純粹理性批判名下的一門特殊科學的理念和劃分
一、先驗要素論
§1.
第一部分 先驗感性論
第一節 空間
§2.空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明
§3.空間概念的先驗闡明
由上述概念得出的結論
第二節 時間
§4.時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明
§5.時間概念的先驗闡明
§6.從這些概念得出的結論
§7.解說
§8.對先驗感性論的總說明
先驗感性論的結論
第二部分 先驗邏輯
導言 先驗邏輯的理念
Ⅰ.一般的邏輯
Ⅱ.先驗邏輯
Ⅲ.普遍邏輯劃分為分析論與辯證論
Ⅳ.先驗邏輯劃分為先驗分析論和先驗辯證論
第一編 先驗分析論
第一卷 概念分析論
第一章 發現一切純粹知性概念的線索
第二章 純粹知性概念的演繹
第二卷 原理分析論
導言 論一般先驗判斷力
第一章 純粹知性概念的圖型法
第二章 一切純粹知性原理的體系
第三章 把所有一般對象區分為現相和本體的理由
第二篇 先驗辯證論
導言
第一卷 純粹理性的概念
第二卷 純粹理性的辯證推論
第一章 純粹理性的謬誤推理
第二章 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第三章 純粹理性的理想
二、先驗方法論
第一章 純粹理性的訓練
第一節 純粹理性在獨斷運用中的訓練
第二節 對純粹理性在其論爭上的運用的訓練
與自身不一致的純粹理性不可能有懷疑論的滿足
第三節 純粹理性在假設上的訓練
第四節 純粹理性在其證明上的訓練
第二章 純粹理性的法規
第一節 我們理性的純粹運用之最後目的
第二節 至善理想作為純粹理性最後目的之規定根據
第三節 意見、知識和信念
第三章 純粹理性的建築術
第四章 純粹理性的歷史
德漢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漢德術語對照表
 

康德的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是其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學著述中意義最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正是這部巨著開始了18世紀末至19世紀40年代的德國哲學革命,改變了整個西方哲學前進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正是這部巨著,奠定了整個批判哲學體系以及往後的全部哲學研究工作的認識論、方法論、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基礎。也正是這部巨著,成了康德哲學對後世直到當代西方哲學方方面面的經久不衰的深刻影響的最本原的源泉。人們常說康德哲學是“現代哲學的源泉”,是“認識論和形而上學歷史上的轉折點”,人們在這樣說時,心目中首先想到的和所指的毫無疑問就是康德的這部巨著。因此,英國的著名康德哲學專家、《純粹理性批判》第四個英譯本的譯者、《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解義》一書的作者康蒲‧斯密有充分的理由而且十分正確地宣稱︰“《純粹理性批判》是哲學史中轉折點上的一部經典著作。”

《純粹理性批判》的完成不是一朝一夕,甚或三年五載之功。它是康德從1770年起長達11年之久的潛心研究、上下求索、反復嘗試、千錘百煉和嘔心瀝血的成果。它初版于1781年,再版于1787年,第二版對第一版的某些部分做了重大的修改,甚至重寫。後世研究康德哲學的學者,有的推崇和強調第一版,有的推崇和強調第二版,但無論持哪種觀點的人,都一致同意必須把兩個版本結合起來研究,不可有所偏廢。所以,後來出版的《純粹理性批判》單行本,無論是德文本或其他文字的譯本,一般都是把兩版的異文全部包含在內的合刊本,並在欄外注明版次和頁次——以A代表第一版,以B代表第二版,A、B之後的數字則指該原版的頁碼。

《純粹理性批判》一書貫徹始終的根本指導思想或一條主線就是:通過對理性本身,即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的批判考察,確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這些要素的來源、功能、條件、範圍和界限,從而確定它能認識什麼和不能認識什麼,在這基礎上對形而L學的命運和前途作出最終的判決和規定。由此可見,《純粹理性批判》的使命是為真正的、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而這樣性質的“純粹理性批判”雖然屬于一般形而上學,但本身並不就是形而上學,而只是形而上學的一種“人門”、“初階”或“導論”。由于康德把只涉及知識的先天要素即先天的知識形式而不涉及對象的一切知識都稱為先驗的知識,所以他認為“純粹理性批判”這樣一種研究應稱為“先驗的批判”。這種先驗的批判屬于先驗哲學,“它是先驗哲學的完備的理念,但還不就是這種先驗哲學本身。”

《純粹理性批判》全書除了序言和一個總的導言外,分為“先驗要素論”和“先驗方法論”,前者佔全書約4/5的篇幅,是全書的主體部分,討論人類認識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後者討論在這些先天要素基礎上建立形而上學體系的形式條件。人類認識能力由作為接受性的直觀能力的感性和作為自發性的思維能力的理性這樣兩類原則上不同而又彼此聯系的認識能力構成,因而“先驗要素論”就區分為討論感性的先天要素的“先驗感性論”和討論(廣義的)理性的先天要素的“先驗邏輯”。由于人類的思維能力有知性、判斷力和(狹義的)理性這樣三個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聯結的環節,因而“先驗邏輯”就區分為討論知性和判斷力的先天要素的“先驗分析論”(“真理的邏輯”)——其中討論知性的先天概念(範疇)的稱為“概念分析論”,討論判斷力的法規即知性的先天原理的稱為“原理分析論”——和討論理性的先驗理念和先驗幻相的“先驗辯證論”(“幻相的邏輯”)。

第一版序主要闡明對理性進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確定一般形而上學是可能還是不可能和規定其源流、範圍和界限。第二版序主要闡明對理性進行批判所遵循的“不是知識依照對象,而是對象依照知識”這一“哥白尼式變革”原理的來源、內容和意義。

導言提出了全書的總綱︰純粹理性批判的總任務是要解決“先天綜合判斷”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擴展了知識內容的真正科學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問題,並將這個總問題分解為如下四個依次回答的問題︰數學知識如何可能?自然科學如何可能?形而上學作為自然的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學作為科學如何可能?

先驗感性論闡明,只有通過人的感性認識能力(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觀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去整理由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覺材料,才能獲得確定的感性知識,空間和時間的先天直觀形式是數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的根據和條件。

先驗邏輯的導言闡明感性必須與知性結合,直觀必須與思維結合,才能產生關于對象的知識即自然科學知識,因而必須有一門不同于形式邏輯的先驗邏輯來探討知性的結構及其運用于經驗對象時的各種原理,包括這種運用的限度。先驗邏輯立足于知識與對象的關系,即知識的內容,而不是單純的思維形式,這標志著辯證邏輯在近代的萌芽。

先驗分析論(真理的邏輯)中闡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學知識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和條件。在概念分析論中,通過對知性在判斷中的邏輯機能(形式邏輯中一般判斷形式的分類)的分析,康德發現了知性的十二個(對)先天的純粹概念即範疇;通過對範疇的“先驗演繹”則闡明了,知性從自我意識的先驗統一出發,運用範疇去綜合感性提供的經驗材料,這是一切可能的經驗和經驗對象之所以可能的條件,從而證明了範疇在經驗即現象的範疇內的普遍必然的有效性。原理分析論主要闡明了知性指導判斷力把範疇運用于現象的法規︰判斷力是用普遍(規則)去統攝特殊(事例)的能力;範疇運用于現象必須以時間圖型為中介;通過時間圖型把先天感性要素統攝于範疇之下所產生的先天綜合判斷就是知性的先天原理,亦即判斷力的法規。依照範疇表,知性先夫原理的體系由“直觀的公理”、“知覺的預測”、“經驗的類比”和“一般經驗思維的公設”所構成,而經驗的類比中的“實體的持存性原理”、“按照因果律的時間相繼的原理”和“按照交互作用律(在空間中)並存的原理”是作為自然科學的最根本的基礎的三條最普遍的原理,也就是自然界(作為現象)的三條最普遍的規律。知性的先天原理只是對現象有效,對超越現象的自在之物或本體則無效,嚴格劃分可知的現象和可思而不可知的本體的界限是“純粹理性批判”的最根本的要求。

先驗辯證論(幻相的邏輯)主要闡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現象去認識超驗的本體,由此產生的作為自然傾向的形而上學只不過是一些先驗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學。康德在這部分的導言中指出,理性這種推理的能力由于要從有條件者出發通過推論去認識無條件者,這種自然傾向就成了先驗幻相的來源和所在地,即它把由于推論的主觀需要而產生的有關無條件者的概念看作了有客觀實在的對象與之相應的實體概念了。先驗的理念就是理性關于這類無條件者(如靈魂、世界整體和上帝)的概念,這樣三個先驗的理念起著一種為知識的經驗認識提供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以引導其不斷前進、並達到越來越大的統一的調節性(範導性)的作用。純粹理性的辯證推論就是理性力圖運用只對經驗、現象有效的範疇來認識上述三個無條件者即超驗對象的推論,這樣的推論相應地有三種︰關于靈魂作了含有“四名詞”錯誤的“謬誤推理”,關于世界整體陷入了由兩組截然相反的判斷彼此對立沖突的“二律背反”,關于上帝則推出了一些無客觀實在性的“先驗理想”。所有這些都只不過是一些屬于先驗幻相的假知識而已。

先驗方法論首先闡明,純粹理性的經驗使用雖然有正確使用的法規(知性的先天原理),但其理論的(思辨的、先驗的)使用卻沒有法規可言,因而必須對其先驗使用的方法(從定義出發的獨斷論方法、從正反兩方爭辯並互相證偽的懷疑論方法、還有假設和證明的方法等四個方面)加以“訓練”,確立一些“消極的”規則,以限制純粹理性擴充到可能經驗之外的傾向,從而為建立一種有關經驗或現象的“內在的”自然形而上學準備了方法論的原則。其次闡明,與純粹理性的理論的使用相反,其實踐的使用則是有正確使用的法規的,這就是道德法則;那些理論理性所不能認識的超驗的對象如自由意志、靈魂不朽和上帝,可以成為實踐理性所追求的對象,因而對它們有“實踐的知識”,即信念或信仰,這就為人類道德生活和幸福的和諧統一從而達到“至善”提供了前提,這就說明一種超驗的道德形而上學是可能的。此外,康德還從“純粹理性的建築術”出發,說明了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的總體構成(以“批判”為導論,以自然形而上學和道德形而上學為主體),特別是自然形而上學的總體構成。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6
    $45
  2.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