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清代康熙時期名醫羅美撰寫,以論文形式對《靈樞》、《素問》中有關重要命題進行闡述,多發前人所未發,是書未見刻本,流傳僅有手抄本,至民國世界書局才收入《珍本醫書集成》至今未見單行本發行。今以清代抄本為底本,重新校勘。
 

目錄

卷之一
天道部
天地陰陽大論
其氣三論
六節五制生五論
正六氣說
為運為氣五六說
五運說
司天在泉說
地上三陰三陽說
天道或問五則
天道六氣中見論
地理六節位下六承論
辨君火以明兼退行一步不司氣化論
人道部
人道大陰陽疏
心腎論
君相二火論
衛氣論
五臟五主論
五臟苦欲論
六腑說
太沖三瞧論
奇經八脈原
二十七氣疏
十二經不並拈說
卷之二
脈法部
脈原
脈診總論
胃脈論
診法論
附論
陽密乃固論
氣歸權衡論
神轉不回論
針刺部
十二原臟井木腑井金釋
十干納臟腑之謬辨
病胎部
手太陰肺臟病論
手少陰心臟病論
足陽明胃腑病論
足太陰脾臟病論
足少陰腎臟病論
足厥陰肝臟病論
太陽經絡及膀胱病論
氣交外感病論
厥陰歲氣病疏
少陰歲氣病疏
太陰歲氣病疏
少陽歲氣病疏
陽明歲氣病疏
太陽歲氣病疏
奇恆病論
沖病論
任病淪
二維病論
帶病論
卷之三
述病部上
陰陽第
虛實第二
寒熱順逆第三
風寒邪氣熱病第四
卷之四
述病部下
厥逆痹病第五
瘧痿咳病第六
脹猝痛腸澼如瘧積消癉病第七
疝伏梁狂癲癇黃疸血枯病第八
附錄
張子和九氣感疾論
繆仲醇陰陽臟腑虛實論治
內經校勘隨筆以下諸文均為點校者撰寫
校勘舉例
「搏、搏」辨析一
「匱」字辨析
「卒、猝」辨析
「令尖如挺」考議
「絡卻」穴名辨真
「跗陌」穴名辨真
《玉機真臟論》正名
「逢寒則蟲,逢熱則縱」辨
《內經》避諱字初探
《易經》與三陰三陽
易學八圖
后記
 

儒可無用乎?耳目心思,等之木石,百年為可悼也。儒可有用乎?兵刑錢谷,綴之職司,一時為可鄙也。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求所謂卓然自命,上不溷君王而下不委諸草莽者,其在岐黃之業乎!

夫岐黃之業,談何容易!不知陰陽消長之理者,不可與言醫;不知死生變化之故者,不可與言醫;不知草木、蟲魚、邱陵、牝牡之性情者,不可與言醫;不知古今異宜、剛柔互用、應變合於秒忽者,不可與言醫。若是則五經四子書,醫之宗旨也;二十一史前后成敗君臣興廢之所由,醫之證據也;與夫諸子百家零星傳記,′雜出於飲食藥石之書,醫之雜俎也。宰相須用讀書人,國醫須用讀書人,如是而儒之一生,無用不等之木石,有用不綴之職司,休德令聞而兩擅其美,豈不重賴夫醫也耶?醫之不可易言,儒之不可易言也。

余性鄙寡交,不樂輕與人,人不屑吾與,猶憶總角時,郡中得交羅君淡生,即今之東逸先生也。探所得絀繹胸中經史袞袞可聽,旁及古文字學,皆可法,知其非常之人。未幾陵谷變遷,隱現於煙雨蓬茨之下,名可得聞,跡不可得見,如是者三十年。君之讀書樂道,視壯年又何如?而《內經博議》諸書出矣。人謂與東逸先生同時討論,朝夕不倦,所重豈在區區?余應之曰:儒之無用者如彼,有用者又如此,百歲而后,幾欲尚友東逸者,非《博議》諸書,又焉足干古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