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金融崩潰與行業現狀的現實主義小說
一部讓中國人反思和借鑒的警世恆言錄
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的破滅被稱為日本的「金融戰敗」,其影響不亞於二戰戰敗對其國民經濟造成的打擊,日本從此陷入「失落的10年」。日本「經濟小說之王」高杉良的這部暢銷小說生動而詳盡地描繪了經濟蕭條年代,銀行界的生存現狀和資本運作內幕,讓我們得以借鑒日本經驗,反思今中國的現狀和自己的生活。
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國民經濟陷入漫長的低迷期。由於金融當局采取了嚴厲的貨幣緊縮政策,利率幾乎降至零點,各大銀行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提高資金自有率,對所屬的放貸企業發起資金回收運動,致使許多企業舉步維艱、紛紛陷入破產的邊緣。
東京的大型城市銀行——協立銀行正深陷於泡沫經濟後遺症的泥潭之中。
竹中治夫是協立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由於得罪了總行行長而被調職到中鎬分行做行長。然而,令人始終未及的是,分行到任伊始,他發現自己不得不應付更加棘手和復雜的局面——中島分行最大的放貸對象鈴木工程公司由於暫時業績不佳而出現了嚴重赤字,另外一家同等規模的銀行則種心積慮地尋求回收貸款甚至不惜為此落井下石。
是協助鈴木公司渡過難關,還是當機立斷回收貸款,避免損失?
竹中面臨著嚴峻的抉擇,然而,需要他作出選擇的還不止這些。當發現自己已深陷於對清水麻紀的迷戀時,竹中開始考慮結束與妻子如同嚼蠟的婚姻關系┅┅
高杉良,1939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當過記者、編輯,后來專門從事寫作。談到投身經濟小說的緣由,高杉良說:「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以后,資產通貨緊縮的狀態愈演愈烈,金融系統受到極大的傷害,甚至部分地失去了它應有的機能。就是看到這一點,我才決心要寫一寫金融。」他媒體的從業經歷使其作品力度強勁、節奏明快,帶有紀實小說的鮮明特色。
至今為止,高杉良共出版《超級證券公司》、《大合並》、《大逆轉》、《欲望產業》、《蝕流》、《王國的崩潰》、《最高懲戒——解雇》等30余部經濟小說,很多作品被翻譯至國外,高杉良也因此而獲得了日本「經濟小說之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