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譯者序
前言
一、切入點
二、意圖
三、戲劇劇場的操作秘密
四、媒體社會的重大影響
五、名單
六、典型模式
七、後現代與後戲劇
八、語匯
九、傳統與後戲劇
第一章 戲劇
第一節 戲劇和劇場
一、“敘事化”——彼得‧斯從狄與羅蘭‧巴特
二、劇場和戲劇的疏離
三、“戲劇話語”
四、布萊希特之後的劇場
五、懸念與張力
六、“瞧瞧你演的這出戲!”
七、“形式主義劇場”與摹仿
八、情節 的摹仿
九、“能量劇場”
第二節 戲劇與辯證法
一、戲劇、歷史、意義
二、一覽全貌的理想(亞里士多德)
三、黑格爾之一︰脫離真實
四、黑格爾之二︰表演實踐
第二章 後戲劇劇場前史
第一節 劇場和文本
第二節 20世紀
一、“純粹戲劇”與“非純粹戲劇”
二、戲劇的危機,劇場自己的道路
三、自立化、再劇場化
四、新先鋒派
五、對歷史先鋒派的簡要回顧
第三章 後戲劇劇場縱覽
第一節 在情節 彼岸——儀式、空間聲音、景觀
第二節 康托與儀式
第三節 格魯伯——空間中的回響
第四節 威爾森與風景
第四章 後戲劇劇場符號
第一節 綜合法的消解
第二節 夢幻畫面
第三節 聯覺
第四節 “表演文本”
一、並列、非等級性
二、共時性
三、符號密度游戲
四、盈滿
五、音樂化
六、繪景、視覺戲劇構作
七、暖與冷
八、身體性
九、“具體劇場”
十、真實的闖入
十一、事件、情境
第五章 例子
第一節 在楊以及他的朋友們那里度過的一個傍晚
第二節 敘事
第三節 場景詩
第四節 各種藝術之間
第五節 場景論文
第六節 “動態攝像劇場”
第七節 高度自然主義
第八節 酷樂
第九節 “共享”空間的劇場
第十節 單人劇場或獨自
第十一節 合唱劇場
第十二節 異質性劇場
第六章 行為藝術
第一節 劇場藝術與行為藝術
第二節 行為藝術的關鍵
第三節 自我變形
第四節 侵犯與責任
第五節 行為藝術的現在時
第七章 後戲劇劇場的方方面面
第一節 文本
一、文本與舞台之間的競賽
二、文本風景、聲音劇場
第二節 空間
第三節 時間
第四節 身體
一、後戲劇身體畫面
二、痛苦、卡塔西斯
第五節 媒體
一、幻覺機器
二、後戲劇劇場中的媒體技術
三、錄像裝置
四、使人解壓的電子圖像
五、“可表現性”、命運
結語——政治性
一、跨文化劇場
二、表現、尺度與越界
三、非踐履藝術?
四、戲劇和社會
五、居伊‧德波的“景觀社會”與劇場
六、感知中的政治、責任中的美學
七、冒險美學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