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3篇、11章。其中第1章導論,論證了問題的提出與研究的價值,進而敘述了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介紹了本書的結構與內容;第1篇為理論篇,共3章,即第2章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的內涵及其人力資本化,第3章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理論依據,第4章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系統;第2篇為現狀篇,共4章,即第5章農村教育狀況,第6章農村勞動力轉移狀況,第7章農村醫療衛生保健狀況,第8章國外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狀況及經驗;第3篇為對策篇,共3章,即第9章加快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教育對策,第10章促進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勞動力轉移對策,第11章推進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衛生保健對策。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人力資源發展”概念的使用與界定
1.2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價值、方法與本書的內容結構
理論篇
第2章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的內涵及其人力資本化
2.1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的內涵與構成
2.2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的關系及人力資源的資本化
第3章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理論依據
3.1 人力資本理論及我國農村人力資本現狀
3.2 人力資本投資理論及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現狀
3.3 人類發展指數理論及我國城鄉人類發展指數的差別表現與成因
第4章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系統
4.1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系統的提出
4.2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系統的內涵
現狀篇
第5章 農村教育狀況
5.1 農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5.2 農村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5.3 農村師資素質不高
5.4 農村教育設施條件落後
5.5 農村基礎教育方式脫離實際
5.6 農村教育結構不夠合理
5.7 農村辦學體制多元格局尚未形成
第6章 農村勞動力轉移狀況
6.1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基本情況
6.2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類型與模式
6.3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制約因素
第7章 農村醫療衛生保健狀況
7.1 醫療衛生保健投資不足
7.2 衛生保健資源缺乏
7.3 衛生保健服務缺位
7.4 衛生保健成本過高
7.5 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變遷及其對階段的啟示
第8章 國外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狀況及經驗
8.1 美國
8.2 日本
8.3 英國
8.4 印度
8.5 本章小結
對策篇
第9章 加快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教育對策
9.1 合理安排農村教育結構
9.2 增加農村教育經費投入
9.3 健全多元化農村教育體系
9.4 實施規範化與人性化的教師管理
9.5 強化基礎素質與職業技能培訓
第10章 促進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勞動力轉移對策
10.1 夯實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素質基礎
10.2 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10.3 調整城鄉產業結構
第11章 推進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醫療衛生保健對策
11.1 不斷增加國家財政性農村衛生保健支出
11.2 建立健全醫療(服務)救助體系
11.3 增加農民衛生保健知識
11.4 加強預防與改善農村環境質量
參考文獻
後記
1.1 “人力資源發展”概念的使用與界定
1.2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價值、方法與本書的內容結構
理論篇
第2章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的內涵及其人力資本化
2.1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的內涵與構成
2.2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的關系及人力資源的資本化
第3章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理論依據
3.1 人力資本理論及我國農村人力資本現狀
3.2 人力資本投資理論及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現狀
3.3 人類發展指數理論及我國城鄉人類發展指數的差別表現與成因
第4章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系統
4.1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系統的提出
4.2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系統的內涵
現狀篇
第5章 農村教育狀況
5.1 農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5.2 農村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5.3 農村師資素質不高
5.4 農村教育設施條件落後
5.5 農村基礎教育方式脫離實際
5.6 農村教育結構不夠合理
5.7 農村辦學體制多元格局尚未形成
第6章 農村勞動力轉移狀況
6.1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基本情況
6.2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類型與模式
6.3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制約因素
第7章 農村醫療衛生保健狀況
7.1 醫療衛生保健投資不足
7.2 衛生保健資源缺乏
7.3 衛生保健服務缺位
7.4 衛生保健成本過高
7.5 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變遷及其對階段的啟示
第8章 國外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狀況及經驗
8.1 美國
8.2 日本
8.3 英國
8.4 印度
8.5 本章小結
對策篇
第9章 加快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教育對策
9.1 合理安排農村教育結構
9.2 增加農村教育經費投入
9.3 健全多元化農村教育體系
9.4 實施規範化與人性化的教師管理
9.5 強化基礎素質與職業技能培訓
第10章 促進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勞動力轉移對策
10.1 夯實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素質基礎
10.2 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10.3 調整城鄉產業結構
第11章 推進農村人力資源發展的醫療衛生保健對策
11.1 不斷增加國家財政性農村衛生保健支出
11.2 建立健全醫療(服務)救助體系
11.3 增加農民衛生保健知識
11.4 加強預防與改善農村環境質量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2011年是山東大學建校110周年。作為中國近代第二所官辦大學——“山東大學堂”,山東大學的積累之悠久,底蘊之深厚,勘可感慨系之。
晚清光緒二十七年(1991),直隸總督袁世凱奏呈朝廷並由光緒帝御批的《山東大學辦學章程》中,就山東大學堂的辦學宗旨做了這樣的闡述︰
公家設立學堂,是為天下儲人才,非為諸生謀進取;
諸生來堂肄業,是為國家圖富強,非為一己利身家。
在中華帝國行將就木的20世紀初葉,在東漸之西學紛至沓來的近代中國,袁氏奏呈的“辦學章程”卻有著某種意義上的傳承性與超越性。愚以為,袁氏立意“天下、國家”,絕非其偶然心念一動,在這一理念的背後,當是數千年孔孟儒學傳統文化之精粹的蘊聚與支撐。從而,為了“天下國家”,而非“一己進取”的辦學理念,在那個中華贏弱、列強環伺的年代,越發彰顯著山東大學的歷史使命與民族責任,成為山東大學立足與發展的價值礎石。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山東大學在伴隨著時代動蕩、社會變遷的百余年行進途中,尚能安然把握著方向與節奏,使之得以在不同的歷史時段,均能匯聚時代的學術精英,漸次積澱了豐厚的學術內涵和大學文化底蘊。迄今,亦能風雨無阻,依然躋身于全國高校第一方陣的前排。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是山東大學百余年行程過半的時候才得以組建的,如今業已年過而立。作為全國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在山東區域的一方重鎮,其或發展或進步或逡巡或蹣跚,總會令人矚目,引人關注作為山東大學不可割舍的肌體,政管學院之舉手投足、一笑一顰,往往事關全校的布局與發展,甚或波及百年山大之盛譽。于是茲事體大,吾儕不敏,遂以《論語‧泰伯》之教訓為警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為此,于2009年即謀劃聚合全院教師,協同努力.,做一學術振興。列為其重要舉措之一,即出版學術著作若干,自成一系,冠名日“政治發展與治理研究系列叢書”,為的是既能涵蓋學院諸多學科,又能與主體方向不離不棄一一為了推動山東大學政治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而積累學術內涵;同時,也是為了在這樣的操練過程中,不斷推出青年才俊。在學院團隊整體發展的同時,教師個人也能加快進步與成熟,實現個體與整體的同步邁進。
我們肩負著學界前輩的成就與希冀,我們延繼著百年山大的底蘊和盛譽。在當下學術與世俗混而難分、盛名與實學真偽莫辨的“轉型時代”,我們當以山大人的真誠與辛勞,為學界奉上這組系列文字,為的是弘揚學術,以文會友。抑或移易風俗,振興我山東大學之政治學學科。
是為序。
葛荃
2010年3月
于濟南府環東佳苑
晚清光緒二十七年(1991),直隸總督袁世凱奏呈朝廷並由光緒帝御批的《山東大學辦學章程》中,就山東大學堂的辦學宗旨做了這樣的闡述︰
公家設立學堂,是為天下儲人才,非為諸生謀進取;
諸生來堂肄業,是為國家圖富強,非為一己利身家。
在中華帝國行將就木的20世紀初葉,在東漸之西學紛至沓來的近代中國,袁氏奏呈的“辦學章程”卻有著某種意義上的傳承性與超越性。愚以為,袁氏立意“天下、國家”,絕非其偶然心念一動,在這一理念的背後,當是數千年孔孟儒學傳統文化之精粹的蘊聚與支撐。從而,為了“天下國家”,而非“一己進取”的辦學理念,在那個中華贏弱、列強環伺的年代,越發彰顯著山東大學的歷史使命與民族責任,成為山東大學立足與發展的價值礎石。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山東大學在伴隨著時代動蕩、社會變遷的百余年行進途中,尚能安然把握著方向與節奏,使之得以在不同的歷史時段,均能匯聚時代的學術精英,漸次積澱了豐厚的學術內涵和大學文化底蘊。迄今,亦能風雨無阻,依然躋身于全國高校第一方陣的前排。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是山東大學百余年行程過半的時候才得以組建的,如今業已年過而立。作為全國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在山東區域的一方重鎮,其或發展或進步或逡巡或蹣跚,總會令人矚目,引人關注作為山東大學不可割舍的肌體,政管學院之舉手投足、一笑一顰,往往事關全校的布局與發展,甚或波及百年山大之盛譽。于是茲事體大,吾儕不敏,遂以《論語‧泰伯》之教訓為警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為此,于2009年即謀劃聚合全院教師,協同努力.,做一學術振興。列為其重要舉措之一,即出版學術著作若干,自成一系,冠名日“政治發展與治理研究系列叢書”,為的是既能涵蓋學院諸多學科,又能與主體方向不離不棄一一為了推動山東大學政治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而積累學術內涵;同時,也是為了在這樣的操練過程中,不斷推出青年才俊。在學院團隊整體發展的同時,教師個人也能加快進步與成熟,實現個體與整體的同步邁進。
我們肩負著學界前輩的成就與希冀,我們延繼著百年山大的底蘊和盛譽。在當下學術與世俗混而難分、盛名與實學真偽莫辨的“轉型時代”,我們當以山大人的真誠與辛勞,為學界奉上這組系列文字,為的是弘揚學術,以文會友。抑或移易風俗,振興我山東大學之政治學學科。
是為序。
葛荃
2010年3月
于濟南府環東佳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3折$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