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源遠流長,歷代碑刻墨跡可謂不勝枚舉,要從這浩瀚的古典作品集群中選取出一些適合初學書法的愛好者的重點作品來,或許並不容易。站在編者的角度,我們認為︰所有的作品首先在風格上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夠鮮明地代表傳統書法藝術之精神;其次,在形成符合初學者正規而嚴格的書法訓練體系的同時也必須具各豐富的技法含量和學習價值,並可以幫助學習者在掌握這種技法之後應用、演化開去——本著這兩個出發點,我們選取了20種碑帖,分32冊作為一個系列,形成一個涵蓋楷書、行草書、隸書、篆書多種書體的完整體系。
通常所見字帖其實並不少,印刷亦精良,但往往只有原碑原帖而缺少講解點撥,或只有講解點撥而無原碑原帖圖片,如此,讀者或在自學過程中因不容易得其要領,或囿于無法看到碑帖原貌而無法迅速明了碑帖的精髓。所以本系列範本,特意組織了數位受過專業訓練的中國美院書法專業畢業生來逐字撰寫要領,逐字圖解的方法使得該系列圖書更加通俗易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便于掌握。由此,讀者亦可順著這個思路衍生開去,舉一反三,以此“圖解”之方法來深化和細化自己的研習。該系列所選版本精良、印刷講究,讀者可通過該範本學習各書體之基本技法、了解名家名跡的風格特點,甚為實用。
本書所選為《顏真卿勤禮碑》,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瑯琊孝悌里(今山東臨沂市費縣諸滿村)人。與趙孟煩、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其書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顏體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唐以後很多名家,都從顏真卿變法成功中汲取經驗。尤其是行草方面,唐以後的一些名家在學習二王的基礎上再學習顏真卿而建樹起自己的風格。顏真卿一生書寫碑石極多,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碑》《郭家廟碑》《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宋曝碑》等,傳世墨跡有《爭座位貼》《祭佷文稿》《劉中使帖》《自書告身帖》等。
《顏真卿勤禮碑》,全稱《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自署立于大歷十四年(779)。楷書,碑文一通。碑四面環刻,存書三面。碑陽19行,碑陰20行,行38字。左側5行,行37字。右側上半宋人刻“忽驚列岫曉來逼,朔雪洗盡煙嵐昏”14字,下刻民國宋伯魯題跋。現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初拓本。顏勤禮乃顏真卿曾祖父,顏真卿撰並刊立此碑時,年七十一歲。除《集古錄》《金石錄》著錄外,他書無言及者。此碑1922年出土,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損,歷歷如新,雄邁遒勁,能傳顏書之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