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皮匠的弄堂口進入了上海的歷史和當下。操持著古老行業的皮匠的故事,不經意地折射著一個時代的變遷,而爺叔、金蓉這些頗具代表性的“弄堂人物”們,則編織起這個繁華都市深層脈絡里的百姓圖景。
在獨特的弄堂文化的背景之下,小說用細密如針的筆畫,描寫了城市角落里一個“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生活情境,和這種情境之下發生的愛戀。外鄉人小皮匠,他身處大都市的異鄉飄泊感,踏實質樸的生活態度,勤勤懇懇的勞作,對情義的領受和自我譴責,他的驕傲和自尊自愛,都使他成為一個具有獨特意味的人物。
王安憶,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隨母到滬。1970年赴安徽插隊落戶,1972年考入徐州地區文工團,1978年調回上海,任《兒童時代》小說編輯,1987年進上海作家協會專業創作至今。自1976年發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發表有小說《雨,沙沙沙》、《本次列車終點站》、《流逝》、《小鮑莊》、《叔叔的故事》、《69屆初中生》、《長恨歌》等短、中、長篇,約有400萬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學理論。其中一度獲全國短篇小說獎,二度獲全國中篇小說獎。翻譯為外國語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韓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