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復之外共有藥方112個。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症候歸納出症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臟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划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地說,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范,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目錄
宋刻《傷寒論》序
張仲景原序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附
一、古今重量換量
二、古今容易換算
張仲景原序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附
一、古今重量換量
二、古今容易換算
序
夫傷寒論,蓋祖述大聖人之意,諸家莫其倫擬,故晉·皇甫謐序《甲乙針經》雲: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為十數卷,用之多驗;近世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
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錄》雲: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自仲景於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學之,其間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孫思邈輩,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開寶中,節度使高繼沖,曾編錄進上,其文理舛錯,未嘗考正;歷代雖藏之書府,亦缺於仇校。是使治病之流,舉天下無或知者。國家詔濡臣校正醫書,臣奇續被其選。以為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
今先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復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請頒行。
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秘閣校理臣林億等謹上。
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錄》雲: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自仲景於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學之,其間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孫思邈輩,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開寶中,節度使高繼沖,曾編錄進上,其文理舛錯,未嘗考正;歷代雖藏之書府,亦缺於仇校。是使治病之流,舉天下無或知者。國家詔濡臣校正醫書,臣奇續被其選。以為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
今先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復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請頒行。
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秘閣校理臣林億等謹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8折$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