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輯
略論《詩經》中的子嗣意識
賦祖與賦聖
試論李白詩歌中的“佳麗”形象
論漢唐兩宋行記的淵源流變
論《非煙傳》在“才子佳人”敘事文學演變中的地位
歷代蘇黃詩優劣之爭及其文學史意義
日本江戶明治時期漢語教科書與中國古代小說關系述略
文體學的視角與古代詩學辨體理論研究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戲曲功能論
論《紅樓夢》中閑筆藝術的妙用
論20世紀以來的中國影戲民俗研究
“詩可以怨”反詰
“興”的文化溯源
第二輯
“多民族文學史觀”之管見
“敘事學新發展”還是“倫理批評新道路”?
中國當代通俗小說的創作背景及其審美意識的嬗變
20世紀90年代西部詩歌創作考察
走向祭壇的檀香刑
滋蘭九畹,樹蕙百畝
第三輯
文學人類學在中國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和諧價值觀探析
關于文學言說對象和功能的深度思考
語境轉換中的意境生成與主體因素
西方生命思想的文化省察
文化沖突與文化雜合︰《我的名字Hq紅》中的情節結構隱喻
第四輯
從明代小說中的“正”、“在”看時間副詞“正在”的來源
《敦煌變文校注》識讀語詞散記
《說文》“曲”字校議
“于”的動詞用法探討
景教碑中“伊斯”也是景醫考
詞的結構及其演變探討
……
附錄︰湖南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碩士學位獲得者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