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全二冊)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全二冊)
定價:2580
NT $ 2,245
  • 作者:史為樂/主/編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49291
  • ISBN13:9787500449294
  • 裝訂:精裝 / 299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全書六萬余詞條,是已通行半個多世紀的《古今地名大辭典》的兩倍以上,字數也為其三倍以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史地研究室主持編纂,著名史地學泰斗譚其驤先生任顧問,全國有關單位大力協作,歷時二十余年,八易其稿而成。內容包括古國、都邑、各級政區、山川、澤藪、津梁、關隘、城鎮、堡寨、交通道路、水利工程及與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有關的地名。全書引征有據,盡可能使用最早出處,並注明版本、卷次,除了標明隸屬關系與方位外,還增加了里距。本書還大量增加了有關邊疆和中外交通的地名。本書對地名的由來和含義也盡可能根據材料作了解釋。本書注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最新水平,糾正了以往同類工具書中的許多錯訛,無論規模和質量,都達到當代之最。
 

目錄

一畫
一勺泉
一女關
一片石
一公城
一斗泉
一半山站
一百八渡河
一百零八塔
一帆河
一全塢
一合塢
一字河
一字城
一禿河
一條山鎮
一條城
一畝泉
一泡江
一線天
一柱觀
一面坡
一泉塢
一泉崮
一迷河
一統暗沙
一堵牆堡
一宿河
一碗泉驛
一鯤身
乙連城
乙離骨水
乙離骨嶺
二畫
[—]
二十二省
二十八都鎮
二十三路
二十四陂
二十四橋
二十四湖
二十四溪
二十里鋪
二十里堡
二十家子
二廣
二飛山
二王廟
二王冢
二水
二戶來鎮
二石闕
二龍山鎮
二龍鄉
二龍渡
二甲鎮
二仙廟
二仙洞
二台站
二華
二劉市
二關
二江
二妃墓
二克山
二酉洞
二連鹽池
二里岡
二里頭
二里頭文化遺址
二里關
二溝汛
二層行溪
二林社
二股河
二京
二郎山
二郎場
二郎關
二郎壩
二郎溝
二郎坪
二郎廟市
二郎廟鎮
二郎畈店
二郎灘
二郎灘村
二屈
二陝
二郢
二泉
二將城
二祖鎮
二站
二浙
二陵
二崤
二程故里
二程墓
二堡
二道井站
二道江
二道花園
二道溝
二道河
二道河子
二道崴子
二渡關
二疏城
二塘鋪
二塘墟
二榆
二贊行
二贊行溪
二襄
丁山
丁山鎮
丁義里
丁義瀆
丁義堡
丁公山
丁平山
丁東水
丁田寨
丁令
丁令溪水
丁卯橋
丁卯埭
丁吉牙城
丁機宜
丁當丁山
丁當丁山關
丁莊灣
丁江市
丁汲鎮
丁字沽
字可河鎮
丁字泊堡
丁字灣市
丁村民居
丁村遺址
丁村集
丁谷山
丁角鎮
丁溝鎮
丁青宗
丁呵兒
丁嶺
丁河口
丁郎山
丁房闕
丁城
丁癸江
丁奚城
丁留縣
丁欒集
丁家山
丁家伙鎮
丁家坳
丁家所
丁家房身
丁家洲
丁家埠
丁家道口
丁塔店鎮
丁堰河
丁堰鎮
丁零
丁溪
丁溪山
丁溪場
丁溪閘
丁旗堡
丁壁鎮
十一行中書省
十一都司
十一道溝
十二子山
十二子石
十二台山
十二圩鎮
十二回山
十二關
十二關長官司
十二關防送千戶所
十二州
十二連城
十二里莊
十二徑
十二洞橋鎮
十二都鎮
十二營長官司
十二營寨
十二道溝
十八先生墓
十八里鋪
十八里鋪驛
十八里集
十八隴山
十八省
十八澗
十八盤
十八盤口
十八盤山
十八盤關
十八盤嶺
十八盤嶺口
十八盤隘
十八渡嶺
十八塘墟
十八路
十八溪
十八灘
十八寨
十八寨千戶所
十九州
十九坨
十九泉
十九路
十三萬戶
十三山
十三山驛
十三布政使司
十三州
十三里橋
十三刺史部
十三省
十三都鎮
十三站
十三陵
十萬大山
十萬山
十萬溪大箐
十五里岡
十五里店
十五省
十五喧
十五道
十五路
十五寨
十六路
十方寺堡
十方院
十方壘
十方普覺寺
十石壚渠
十四道溝
十字火礁
十字路鎮
十里關
十里坡
十里店
十里河
十里河站
十里陌
十里壘
十里堠
十里鋪
十里堡
十里溪
十里墟
十賢堂
十廟集
十房洞
十賁城
十香園
十洲
十都墟
十笏園
十部縣
十家堡
十家湖
十堰店
十道
十寨
十藪
廠頭
七十二沽
七十二泉
七十二渡河
七十城門甸
七山
七山砦
七個子並卡倫
七及鎮
七門山
七門郡
七門堰
七門灘
七女岡
七女池
七女柵
七女津
七女湖墟
七子山
七井子
七屯城
七介山
七公鎮
七烏海
七尺渡
七引店
七石山
七布徐之河寨
七布寨
七匯鎮
七聖山
七台山
于圩港鎮
七鞏墟
七亙村
七里山
七里水
七朵山
七州
七防關
七級渠
七級集
七級鎮
七磯
七里山
廿里川
七里井
七里岡
七里市
七里
七里關
七里江
七里村
七里谷
廿里沔
七里溝
七里坪
七里店
七里河
七里河鋪
七里亭
七里海
七里澗
七里澗橋
七里營鎮
七里澱
七里街
七里港
七里灣橋
七里溪
廿里灘
七里灘鎮
七里墟鎮
七里鎮
七里瀨
七龜山
七角井
七角井設治局
七甸鋪
七溝汛
七頃山
七頃城
七虎林河
七賢鄉
七賢店
七賢祠
七岩山
七嶺子
七徑墟
七金山
七金河
七澤
七寶山
七寶山砦
七寶鎮
七郎山
七孤龍
七姑尖
七城山
七藥山
七樹莊
七鴉浦
七鴉塘
七星山
七里岡
七里關
七星關後千戶所
七里關河
七星崗古海遺跡
七星岩
七星嶺
七里橋
七星澗水
七星砦
七星渠
七里鎮
七泉
七閩
七首塘
七洲洋
七都村
七橋甕
七格星
七峰山
七峰驛
七部縣
七浦塘
七家嶺驛
七盤山
七盤關
七盤縣
七盤坡
七盤嶺
七龕山
七麻堡
七(�朋)
七琴墟
七雄山
七道泉子
七渡河
七塘鋪
七源州
七溪嶺
七溪部
七擒渡
七鯤身
七曜山
……
三畫
四畫
五畫
六畫
七畫
 

所有地名都是空間的座標,即使在太空中人們也給每一個星球起了名字;否則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將無從辨認,這會帶來許多麻煩與不便。但時間在變,歷史在發展中,與之相對應的空間在變,空間的座標自然隨之而變,于是有所謂“歷史地名”。中國是一個大國,歷史長,人口多,隨之時間而變化的地名更是復雜萬端,“歷史地名”遂成為一種頗有內含的學問。從事這歷史地名辭典編纂者,都是專家學者,許多是歷史地理學專家。

我們現在還在使用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是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辭書,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當時在該書內注明之所謂“今地”,其實也是歷史,社會上需要一種更新的、大型的、正確的歷史地名大辭典。以史為樂同志為主編,鄧自欣、朱玲玲為副主編的這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是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的基礎上進行的。有鑒于商務印書館已經編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辭典》,所以本辭典的時限截至1949年9月底為止,取名為《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和史為樂主編一起從事這部辭書的編纂者是專家學者,他們都有自己的專長,他們運用的是第一手資料,通過考據研究而得出結論,不是從現成的二手資料中引進不成熟的學說。

不僅地名在變,水文地貌也在變。“滄海桑田”正好是這種變化的過程。清末顯宦張佩綸,有日記名《澗于日記》,“澗于”之名少見,其實是他的家鄉(豐潤縣)一個水名,如今只見于《水經注》。按諸今日豐潤縣之水文地貌言,千余年來,面目全非。《水經注》卷14《鮑丘水》條下有雲︰“鮑丘水又東,庚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徐無縣北塞中,而南流歷徐無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並西出山,東流注庚水。昔田子泰避難居之,眾至五千家。《開山圖》日,“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按注雲,其木色黑似炭而無葉,有石赤色如丹,以二石相磨則火發,以然無灰之木,可以終身,今則無之。其水又徑徐無縣故城東……其水又西南與周廬溪水合,水出徐無山,東南流注庚水……庚水世亦謂之為柘水也。……庚水又南徑北平城西,而南入鮑丘水,謂之柘口。……鮑丘水又東,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垠縣北陳宮山。巨梁水又南,徑土垠縣故城西,左會寒渡水,水出縣東北,西南流至縣,右注梁河。梁河又南,澗于水注之,水出東北山,西南流徑土垠縣故城東,西南流入巨梁水。”

上述水流在今京東豐潤、玉田一帶,土垠即今豐潤,今豐潤縣內有陳宮山,說《紅樓》者或以為“青哽峰”也。按今日之水文地貌,與《水經注》校,千余年來,面目全非矣!巨梁水已湮滅無聞,澗于水亦不知其所在;張佩綸之用以名其日記,亦發“思古之幽情”而已。更自鮑丘水談起,我們參考清代雍正年間侍讀學士陳儀所撰之《直隸河渠志》,在該水條下有雲︰“鮑丘河源出密雲北山,……過林亭口,……又東由八門城入薊運河。”而薊運河一名潮河。……《寶坻縣志》,潮河在縣東二十里,自三河縣流入。……又東南至縣東九十里名豐台河。……又考薊運河源出遷安縣三台營……至白龍港入寶坻縣界,……迤邐東南流至盛家莊,還鄉河自南支自東北來入之”。此處見還鄉河,《直隸河渠志》雲,“還鄉河即洹水,亦名環香河,源出遷安縣泉莊黃山之麓,……南流徑九丈窩豐台鎮至江潢口入薊運河。

比較以上兩書,《水經注》比《直隸河渠志》早出約1200年,而《直隸河渠志》早于現在200余年,所以《直隸河渠志》的記載,近于現在,而亦有所不同。比如洹水,《水經注》雲“鮑丘水又東庚水注之”。庚水即洹水,亦即還鄉河。現在洹水不入鮑丘水,未分兩岐,亦無入鮑丘水的可能。又《水經注》所雲“水(庚水)出右北平徐無縣北塞中。……《開山圖》日,“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有石赤色如丹,如二石相磨,則火發”。此說不見于《直隸河渠志》,但確系事實,余當兒時見祖父輩吸煙,即以火石相磨而生火,俗名打火石,則與現代洹水面貌完全不同,其中謂“至趙官屯分為二股”,今已不見。今日該水自豐潤西流入玉田後,徑鴉鴻橋,窩洛沽,迤邐西南行,徑豐台,更南流七八里至江潢口入薊運河。六十三年前自窩洛沽乘船可達盧台,換車至京。今日則水枯,不僅無船,河道亦將日漸湮沒!

自《水經注》成書以後,已經千余年,北方日趨干旱,許多河流不復存在,存者或改道或斷流,與昔日之水文地貌,大不相同。如今豐潤玉田界內,曾見于《水經注》之河流,三之二不見,即以“澗于”論,只能見諸張佩綸的日記,地方人士早忘其名,更不知有此水矣!

滄海桑田之變,我國北方如此,西去甘肅新疆,變化更大,不僅是滄海桑田,已由桑田而沙漠。考古學家黃文弼先生的《蒙新考察日記》是記載他于1927—1930年間在蒙新一帶作考古旅行的日程。在1929年10月20日的日記中有︰“《西域水道記》稱開都河自哈滿溝西行三十余里出山,……又西南漾為葦蕩,……又西徑庫爾楚軍台而西,凡三百里,仍日開都河。乃折而南行三百里,又折而東入塔里木河。按《水道記》所述,乃古時開都河流,(所述葦蕩即博塔草灘)與今流不合。又《水經注》日,敦薨之水,自西海經尉犁國,國治尉犁城,西去都護治所三百里,北去焉耆百里。其水又西出沙山鐵谷關,又西南流,徑連城別注,裂以為田。其水又屈而南,徑渠犁國西。故史記雲,西有大河。即斯水也。又東南流,徑渠犁國,治渠犁城,西北去烏壘三百三十里。漢武帝通西域,屯渠犁,即此處也。又南流,注于河。按尉犁即今庫爾勒也。庫爾勒至四十里城市一百二十二里,至策特爾三百二十里,與《水經注》所述相合。所謂連城西古屯田地,今均變為沙漠,所謂霞爾克太克是也。~、渠犁在庫爾楚之南,今亦沒為戈壁沙漠。”

桑田變為沙漠,黃先生所見多矣,都載于日記中。今日再去,六十年來的變化,與黃先生听見又異。此于豐潤水道,民初異于清初,而清初大異于南北朝。今日而去豐潤與民初又不同,可以類推。水道的變遷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的意志可以推遲或改變這種惡性變遷。我們要維持這水土之間的平衡,水土平衡,是保障人類生存的主要條件。人、水、土之間的平衡,也就是生態平衡。物理學界講究宇稱守衡,因為宇稱守衡,維持著宇宙之間的和諧,這和諧是美!只存在美的宇宙,不存在破壞和諧的世界。人事間更需要和諧,更需要美!沒有生態平衡,不會有人世間和諧,而和諧的自然基礎是保護這生態平衡,人、水、土之間的自然平衡!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不僅是被動的使用工具書,通過地名的變遷,可以覺察水土的變遷,因而提醒人們,要注意生態平衡,否則會自食苦果!

楊向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