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石刻文字來看,屬于典型的東漢隸書成熟時期風格。結體扁方,上下排疊收縮,左右舒展開張,部分撇、捺筆畫如長漿撥水,極盡恣肆奔放之勢。如“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中“魏”字夸張的雁尾、“慰”字右下方方起銳收、雄勁拋蕩而出的弧形長畫,都使漢人“大規矩中大浪漫”的藝術創造精神展露無遺。
《魯潛墓志》因記述了魯潛墓與曹操高陵的具體相對位置面受到關注,一時眾議繪紜。事實上,是志早在1998年春即被發現。在“曹墓熱”之前的十多年里,這塊罕見的十六國時期刻石一直蜷縮在冷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