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是將墓主人的姓名、家世、身份、生平事跡、卒葬年月、韻語頌辭等內容寫刻于磚石(還有個別的是用鐵鑄或瓷土燒成的)等載體上,放置于墓室內者。由于在志文之後附有用韻語所作之銘,故又稱為墓志銘。魏晉禁碑之後,南北朝時墓志在形制上逐漸完備並流行起來,但南北朝至隋的墓志上皆不署撰者、書者姓名。
《張黑女墓志》,北魏晉泰元年(公元531年)刻。原石已不知所在,傳世僅一原拓剪裱孤本,清道光年間,何紹基得于山東濟南,後經清末著名收藏家和書家一跋再跋,推崇倍加,此墓志遂名天下。
《張黑女墓志》全稱《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志》。張玄,字黑女,清代康熙年間,為避皇帝玄燁諱,故又稱《張黑女墓志》。該墓志記其生前功德,共20行,滿行20字,原石久佚不存,拓本共12頁,每頁4行,滿行8字,共計367字,今藏于上海博物館。
楷書分為魏碑和唐楷兩個階段。魏碑是南北朝時期北朝(公元386—581年)文字刻石的統稱。由于刻碑時一般不署名,所以絕大部分魏碑書寫者就無從考證。魏碑主體風格以奇肆雄強、古拙質樸為特色,線條大多凌厲角出,氣象雄峻。而《張黑女墓志》屬北朝後期的碑刻,由于受到南朝書風的影響,形成了多樣統一的獨特風格,既有北方的古質,又有南方的靈秀。這是既不同于一般北朝的刻石書法,也不同于唐楷書風的獨特之處,故在眾多北碑刻石中卓然鶴立。誠如包世臣在跋何紹基藏《張玄墓志》所言︰“駿利如《雋修羅》,圓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張猛龍》,靜密如《敬顯雋》。”
《張黑女墓志》的藝術特色是︰
一、筆法上︰中側並用,方圓兼施,點畫剛柔相濟,生動飄逸,用筆輕靈婉暢。如橫畫或圓起方收,或方起圓收,有些筆畫中提按明顯,線跡細勁有力,從而增加了點畫的靈動和生氣。另外,用筆上有以行人楷和以隸入楷的特點,如“其”、“也”等字,既見靈動,又有古意。
二、結體上︰承襲漢隸的體態,字形大多扁方。字中有橫有豎時,橫長豎短;多橫多豎並列時,橫畫之間的間距小,而豎畫之間的間距較大。撇捺都盡量橫向伸展。
另外,此碑字形結構既舒展,又不乏緊湊,含有虛實、疏密、舒斂諸多因素,達到和諧的統一,清秀自然而又不乏古樸。
三、整體章法上︰行密字疏,承襲了隸書章法,字形橫勢舒展,章法布白疏朗曠遠。
《張黑女墓志》寬綽蘊藉,風骨內斂,清麗秀美,是北魏刻石的代表作品,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評此志說︰“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道勁厚古,未有可肩《黑女》者。”
《張黑女墓志》北碑南貌的特點,兼得自然古雅之趣,又有清新變化之態。該志上兼眾妙,下開隋唐楷書之先聲,學習者既可得北碑的駿利爽朗,又可兼獲南帖的溫文爾雅,因此,學習楷書,從《張黑女墓志》入手,是明智的選擇。由于拓本字跡較小,不方便臨摹,本書特將其放大,使字跡更清晰明朗,這樣讀者也更易把握原帖的特點,有利于提高臨帖效果。
附︰《張黑女墓志》釋文
魏故南陽張府君墓志。君諱玄,字黑女,南陽白水人也。出自皇帝之苗裔。昔在中葉,作牧周、殷。爰及漢、魏司徒、司空。不因舉燭,便自高明;無假置水,故以清潔。遠祖和,吏部尚書、並州刺史。祖具,中堅將軍、新平太守。父,蕩寇將軍、蒲阪令。所謂華蓋相暉,容光照世。
君稟陰陽之純精,含五行之秀氣。雅性高奇,識量沖遠。解褐中書侍郎,除南陽太守。嚴威既被,其猶草上加風,民之悅化,若魚之樂水。方欲羽翼天朝,抓牙帝室。何圖幽靈無簡,殲此名哲。春秋卅有二,太和十七年,薨于蒲阪城建中鄉孝義里。
妻,河北陳進壽女。壽為巨祿太守。便是瑰寶相映,瓊玉參差。俱以普泰元年,歲次辛亥,十月丁酉,朔一日丁酉,葬于蒲阪城東原之上。君臨終清悟,神誚端明,動言成軌,泯然去世。于時兆人同悲,遐方淒(長)泣。故刊石傳光以作誦日︰郁矣蘭冑,茂乎芳干。葉映霄衢,根通海翰。杰氣貫岳,榮光接漢。德與風翔,澤叢雨散。運謝星馳,時流迅速。既凋桐枝,復催良木。三河奄曜,川堪喪燭。痛感毛群,悲傷羽族。扃堂無曉,墳字唯昏。成韜松戶,共寢泉門。追風永邁,式銘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