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SAE AS 15531/MIL-STD-1553B數字式時分制指令/響應型多路傳輸數據總線
1.1 引言
1.1.1 發展的背景
1.1.2 歷史和應用概況
1.2 MIL-STD-1553B標準
1.2.1 硬件單元
1.3 協議
1.3.1 字的類型
1.3.2 消息格式、確認和定時
1.3.3 方式碼
1.4 系統吸的問題
1.4.1 子地址的使用
1.4.2 數據環繞
1.4.3 數據緩沖
1.4.4 可變消息塊
1.4.5 樣本的一致性
1.4.6 數據確認
1.4.7 主幀和子幀定時
1.4.8 錯誤處理
1.5 測試
第2章 RINC 429 Mark 33數字信息傳輸系統
2.1 引言
2.2 ARING 419
2.3 ARING 429
2.3.1 概述
2.3.2 歷史
2.3.3 設計基本原理
2.4 消息和字的格式
2.4.1 信息流方向
2.4.2 信息要素
2.4.3 信息識別符
2.4.4 源/目標識別符(SDI)
2.4.5 符號/狀態矩陣
2.4.6 數據標準
2.5 定時有關的各要素
2.5.1 位速率
2.5.2 信息速率
2.5.3 計時方法
2.5.4 字同步
2.5.5 定時容差
2.6 通信協議
2.6.1 文件數據傳輸的發展概況
2.6.2 面向位的通信協議
2.7 應用
2.7.1 最初的應用
2.7.2 控制方法的發展
2.7.3 經久不衰的ARINC 429
2.8 ARINC 453
第3章 商用標準數字總線
3.1 引言
3.2 總線結構
3.3 總線基本工作方式
3.4 CSDB總線能力
3.5 CSDB的錯誤檢測和糾正
3.6 總線的用戶監測
3.7 綜合事項
3.7.1 物理綜合
3.7.2 邏輯綜合
3.7.3 軟件綜合
3.7.4 功能綜合
3.8 總線綜合的指導方針
3.9 總線測試
3.10 CSDB在飛機上的應用舉例
第4章 時間觸發協議總線
4.1 引言
4.2 歷史與應用
4.3 TTP及TTA
4.4 TTP基本原理
4.4.1 時間觸發通信原理
4.4.2 數據帖格式
4.4.3 TTP的外場可更換單元(LRU)
4.4.4 可配置的表格驅動通信系統
4.4.5 全局時間基準
4.4.6 基于TTP的LRU作故障封鎖區
4.4.7 實時健康監測與余度管理
4.5 TTP通信協議層的分層
4.5.1 物理層
4.5.2 數據鏈路層
4.5.3 協議層
4.5.4 容錯層
4.5.5 應用層
4.6 使用TTP的系統綜合
4.6.1 互操作性
4.6.2 可構成性
4.6.3 綜合和合作開發
4.7 模塊化和規模可變性
4.7.1 TTP和DO-297/ED-124 IMA指南
4.7.2 平台部件和模塊
4.7.3 應用軟件的再使用
4.8 小結
4.8.1 飛機結構和TTP總線
4.8.2 未來的展望
第5章 頭部安裝顯示器
第6章 視網膜掃描顯示器
第7章 平視顯示器
第8章 夜視鏡
第9章 語音識別與語音合成
第10章 人素工程及駕駛艙設計
第11章 合成視覺系統
第12章 地形感知
第13章 蓄電池
第14章 航空電子應用軟件標準接口︰ARINC 653
第15章 Ada語言
第16章 機載系統和設備軟件的合格審定事項
第17章 航空通信
第18章 導航系統
第19章 導航與跟蹤
第20章 飛行管理系統
第21章 空中交通告警與防撞系統
第22章 飛行器健康管理系統
第23章 波音777飛機電傳飛行控制
第24章 電子飛行控制︰從A320/330/340飛機到未來的軍用運輸飛機——容錯系統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