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局:危機下企業自救之道

走出困局:危機下企業自救之道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周德文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11261569
  • ISBN13:9787111261568
  • 裝訂:174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以中國企業為什麼會陷入困局為線索,以簡潔流暢的語言、豐富的案例集中分析了導致企業出現困局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影響。針對不少企業逆勢飛揚的情況,本書也重點描述了典型企業的突圍之道,為在困境中掙扎的企業提供啟示與參考。本書除了分析導致企業出現困局的原因、企業突圍的方法,還專門以房地產業作為典型案例加以描述。深層次剖析2008年的房地產現狀,有利於房地產企業對症下藥、積極進行自救,也有利於人們更加深入地認識中國經濟。


周德文,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民進溫州市委副主委、溫州市十屆人大代表、八屆政協常委,被全國27個縣以上政府聘為經濟發展顧問,曾被評為「溫州十大傑出青年」。   著有《所有制與經營權適當分離的理論與現實意義》、《論溫州股份合作制企業若干問題》、《關於新溫州模式》等作品,影響深遠。
 

目錄

序一 明天總會更美好
序二 活着
前言 倒在盛世是最大的遺憾
第1章 滯漲性世界經濟的輻射
來自大洋彼岸的經濟劇變
普世性的經濟減速
中國的蝴蝶效應
他山之石:冷觀越南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僅僅走完了三分之一
第2章 新《勞動合同法》——福兮?禍兮?
「狼來了」的經濟學故事
在突圍中淪陷
不爭的事實:勞動力成本上升
距離「勞動力短缺時代」有多遠
找一條活路走出去
第3章 資本市場的噩夢
2007盤點:一只披着牛皮的熊
「跌跌不休」的黑色2008
是誰動了股市的奶酪
縮水症:上市公司的灰頭土臉
如何在「股市」刀刃上舞蹈
站在高崗上的「散戶」企業
第4章 背負着人民幣升值的重殼
是什麼逼着人民幣升值
金鑰匙與魔咒之爭
中國制造的扼喉之痛
出口企業的自我救贖
第5章 遭遇銀根緊縮的寒流
經濟過熱的危險
資金鏈:一個生與死的命題
合適的成長控制力
站到更厚的冰面上
在政府的保護傘下重生
第6章 在「成本狂歡」中退役
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黑金帝國的浮華
點中經濟的軟肋
身價陡升的田園風光
中國制造之殤
不得不走的「騰籠換鳥」
轉型:最后一張王牌
第7章 房地產的冬天
溫水慢煮的累加效應
房產大亨:「陽謀」與「陰謀」
房產小兵:在冰封期中隕落
房產中介:地產鏈上的又一個敗將
「剩」者為王
致謝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溫州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周德文教授長期跟蹤研究「溫州模式」和民營企業的發展,關注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是國內研究民營經濟及「溫州模式」的知名專家。他以自己扎實的理論分析及對中小企業第一線的調研,多次向政府及社會發出預警:受宏觀調控政策的持續影響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的沖擊,中小企業的生存將受到嚴重的威脅。特別是2008年3月28日周德文在接受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專訪時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局」進行了全面的剖析,作出了「溫州約20%的中小企業處於停工、半停工狀況」的判斷,使中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引起各級政府及社會的高度重視;之后,他大聲疾呼,提出了許多政策建議,如「宏觀調控應適度放寬」、「直接為中小企業減稅」、「金融要加快對內開放的步伐」、「要制定法規,允許民間金融合法化」、「中國制造業要加快產業提升和轉型」等,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為了系統對「2008年中國中小企業生存狀況」進行分析、評估,周德文教授歷時半年,搜集並分析了大量的企業實例,撰寫了本書,系列地、全面地反映了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2008年中國中小企業的真實生存狀況。本書是國內第一本論述中小企業「困局」的著作,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一系列的經濟問題正向其他國家不斷轉移。這場金融危機來得是這麼的迅猛,從雷曼兄弟的不辭而別,到歐洲央行的連連出手,再到普通民眾求助於閱讀《資本論》,都是對金融危機做出的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回應。在尋找出路的美國資金面前,外貿增長一向迅猛的中國,無疑難以獨善其身。

本書中給出了很多鮮活的事例,「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團旗下兩工廠倒閉,6 500名員工失業」,「7月初溫州市經貿委對全市31個工業強鎮和開發區的15 521家中小企業調查發現,停工、半停工企業數達1 009家,占調查企業數6?5%;倒閉企業數達250家,占1?6%。停工、半停工和倒閉企業數合計1 259家,占調查總數的8?1%」。

中國企業如此艱難,說明中國同樣處於金融危機的包圍之中。對此,有不少人士大聲疾呼「中國企業要過冬」。但是怎樣過冬,為何會進入冬天,各路的專家、學者卻是看法不一。

因為發展遇到困難就否定發展的觀點,無異於生活常識中的因噎廢食。改革開放的發展硬道理,是我們從一窮二白的階段走到今天的不變信念,也是接下來幾十年不斷走下去的指路明燈。「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這是中國億萬人民的心聲與呼聲。

在這本積極面對困難、積極尋找解決問題方式的著作中,向大家展示了很多企業怎樣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怎樣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共同的選擇——向前。出路好像是海綿中的水,只要用力想、用力做,就能讓出路源源不斷地展現在面前。李建明的垃圾發電值得稱道。他作為溫州垃圾發電第一個吃螃蟹的先行者,讓這個項目在整個溫州市全面開花。溫州企業向現代化管理方式進軍:低壓電器之王正泰集團斥資6 000萬元上馬SAP的ERP系統,溫州最大的眼鏡制造商泰恆也着手實施信息化系統。從2006年開始,廣東汕頭一家名為奧飛動漫的玩具企業,就開始把玩具生產與動漫卡通結合起來,成為玩具群中成功突圍的奇兵。風靡全國的「悠悠球」,其幕后推動者就是奧飛動漫。

站在中國的全局看,向前發展再也離不開科學發展。從產業結構升級的角度講,要着力發展第三產業,推動節能減排。因為發展第三產業占用資源少、投資見效快,吸納勞動力多,對促進物質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更重要的一點,這也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發展,科學發展,為何成為中國命運的關鍵詞,為何成為13億人民的共同選擇?要明白這個論斷,就要明白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僅是一個窮則思變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問題。有人說,20世紀是資本主義的文明主宰和引導着整個世界的發展方向;21世紀是環太平洋的世紀,與之相關的國度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不同地域的重要性升降的背后,是資本主義文明不斷衰落、社會主義文明不斷昌盛的社會發展規律。在這樣的視野和背景下,中國的復興與崛起,也就不是偶然現象,而是一種歷史的選擇。

今天的「困局」的解決,將為明天之「變局」、后天之「勝局」提供智慧和經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