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韓天衡先生最新力作

詩吟《唐詩三百首》 印賞《篆刻三百品》

印學權威遴選剖析指引堂奧 經典薈萃信息豐富摹賞必備

學費的篆刻歷史 經典的印例佳作 獨到的專家視野 高雅的品賞情調

本書從近3000部印譜的幾十萬方璽印中去粗取精,經多次篩選,選出璽印305方,上自商周,下至當世,跨時3000年,是各個時期、各種形式、各種風格、各種流派保存得較好原貌的代表作,其中上古璽印104鈕,明清以來流派印章201鈕。

全書以篆刻藝術發展為縱線,將這些不同歷史時期的精品佳作連綴起。同時,又對每方印章的時代演進、藝風嬗變、文化背景、創作理念,以及配篆、章法、運刀和風貌追求等,都力求剖析得言之有物,使之兼具典型性和完備性,既可賞析研讀又可作為學習臨摹的範本。
 

目錄

重溫經典 濯古來新——《篆刻三百品》代序 韓天衡
亞禽、*甲、奇字璽 商
(日庚)都萃車馬 舊中國
大(府貝)戰國
易都邑*(��迷)*之* 戰國
陳*三立事歲右稟釜 戰國
陳*立事歲安邑亳釜 戰國
會其** 戰國
竽* 戰國
囗易皿* 戰國
陳之新都 戰國
大莫囂* 戰國
上場行*大夫* 戰國
司馬** 戰國
庚都丞 戰國
單佑都市王節* 戰國
*坪君*室* 戰國
十四年十一月幣紹 戰國
武關* 戰國
春安君 戰國
匈奴相邦 戰國
王戎兵器 戰國
子栗子信* 戰國
司寇之* 戰國
富昌韓君 戰國
左邑余子培夫 戰國
左司馬聞(立句)信*(封泥) 戰國
左桁廩木 戰國
尚囗* 戰國
連囂之四 戰國
司馬之 戰國(府貝) 戰國
咸囗園相 戰國
囗囗之* 戰國
枝(�重)都囗* 戰國
囗易右司馬 戰國
陽州左邑右囗司馬 戰國
*都右司馬(附封泥) 戰國
幻(貝周) 戰國
備*‧雙獸* 戰國
(�宗)* 戰國
** 戰國
公孫生易 戰國
公孫倚 戰國
公孫郾 戰國
士君子 戰國
可以正氏 戰國
千‧秋‧萬‧世‧昌(多面印) 戰國
泰上寢左田 秦
左*桃支 秦
陽成佗 秦
橋景 秦
吳離 泰
絀尉 泰
皇帝信璽(封泥) 皇後之璽 漢
宣曲喪事 漢
未央廄丞 漢
大醫丞印 漢
騎千人印 漢
騎司馬印 漢
上久農長 漢
*丘徒丞印 漢
*令之印 漢
*丞之印 漢
執法直二十二 漢
(�酉)侯騎馬 漢
襄里 漢
漢保塞烏桓率眾長 漢
漢匈奴惡適姑夕縣渫 漢
(車大)侯家丞(封泥) 漢
**妾(女肖) 漢
魏* 漢
隗長 漢
翁哉 漢
驕奴 漢
司馬縱 漢
陽成嬰 漢
武意 漢
閭丘長孫 漢
莊遂 漢
史君嚴 漢
種昂印信 漢
弁守之印 漢
王赦印 漢
張九私印 漢
臣馥 漢
臣蔡千萬 漢
徐成(舍�)‧!徐仁(四靈印) 漢
狩獵肖形印 漢
娛樂肖形印 漢
戎叔‧戎莫如(兩面印) 漢魏
關中侯印 魏晉
凌江將軍章 魏晉
折沖將軍章 魏晉
王煥之印 魏晉
藍田令印 晉
晉歸義氐王 晉
觀陽縣印 隋
中書省之印 唐
都統所字字印 宋
雙龍肖形印 宋
首領 西夏
太清 宋元
松雪齋 元
趙元
徵仲父印 明
天官考功大夫印 明 豐坊
七十二峰深處 明 文彭
文壽承氏 明 文彭
三橋居士 明 文彭
笑譚間氣吐霓虹 明 何震
听鸝深處 明 何震
無功氏 明 何震
登之小雅 明 何震
吳印之鯨 明 何震
碧梧翠竹山房 明 羅萬化
放浪形骸之外 明 蘇宣
青溪攝居 明 蘇宣
流風回雪 明 蘇宣
破悶齋 明 蘇宣
作個狂夫得了無 明 蘇宣
曾鯨之印 明 甘(yang)
寒山 明 趙宦光
邾簡 明 朱簡
又重之以修能 明 朱簡
孫印克弘 明 朱簡
麋公 明 朱簡
汪關之錢了 明汪關
汪印泓之 明 汪關
子孫非我有委蛻而已矣 明 汪關
王氏遜之 明 汪關
寒山長 明 汪關
負雅志于高雲 明 歸昌世
蘭生而芳 明 梁*
文中父 明 梁*
折芳馨兮遺所思 明 梁*
卜遠私印 明 顧听
黃印道周 明 程邃
梁印清標 明 程邃
徐印旭齡 明 程邃
垢道人程邃穆倩氏 明 程邃
程邃之我屯 明 程邃
安貧八十年自幸如一日 明 程邃
傳是樓 明 顧苓
鳳棲鐸形印 明 戴本孝
三余堂 明 丁元公
幼嵐 清 吳先聲
孤松館 清 張在辛
六十八衰翁 清 張在辛
林皋之錢了 清 林皋
……
 

今天被泛稱的篆刻,是一門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藝術。它距今至少有三千年的悠久歷史。其最初僅是作為誠信驗證的實用之物,然而其中所容涵的智慧與藝術,使其又成了獨特的極具魅力的藝術品類。而其在棗粟之地所表現出的萬千氣象,更具有高妙莫測的觀賞性和神秘性。

在周秦漢魏時期,從本體上講,當時把這類作品稱之為璽印。由于魏晉後紙帛替代竹木簡,原先多按于泥封的璽印,解決不了適應在紙帛上鈐蓋的良方(誠然還有諸多的原因),而陷入缺少用武之地的尷尬,故而自隋唐以降的近九個世紀里,是印章的式微期,尤其是在私印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而印起八代之衰,走向新的崛起和輝煌,當在明代中後期。此時,青田石領餃的葉蠟石、迪開石在印壇的引進,使文人們可以在易刻可工的石材上率意地馳騁藝心,吐抒情懷,以及印泥制作的精良,乃至以文人為主體的篆刻群對上古傳統不懈的究心研討、濯古來新,使隨之勃興的明清以來的流派印章,成為足以與周秦兩漢相頡頏的又一藝術高峰。一門傳統藝術,前後出現兩座被公認的高峰,這在中國文化史上堪稱是獨一無二的特例、孤例。特別是這門藝術,進入20世紀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更是顯示出蓬勃的生機。這彈指一揮的三十年,蟬蛻龍變,篆刻隊伍之眾,學術探索之盛,創作理念之多元,技法訴求之多向,印譜、報刊出版之活躍,學術論著之宏富,創研環境之祥和……冷僻而熱火的篆刻藝術似乎迅捷而空前地為社會大眾所親近、熟悉,乃至從容地越出國界,產生著國際性的認知、興趣和賞識,這不能不說是篆刻這門藝術生生不息品的頑強生命力的體現,誠然也是這門藝術的幸運。可惜,這精彩是不能喚起古人、前人以共慶共享的。

篆刻之所以有頑強而郁勃的生命力,在于它是一門始終遵循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內在規律行進的藝術。周秦漢魏的璽印,總是以時代凸顯出各自的獨特個性,顯現出千姿百式、自成高標的繁華氣象。明清以來的篆刻,則以區域,特別是以篆刻家個體,呈現出風格迥異、各領風騷、奼紫嫣紅的局面。這前後上下三千年的成功發展史明確地告訴我們,只有堅定不移地遵循“推陳出新”的藝術規律,個人才能面目開新、有所作為,時代才能呈現“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綜觀歷史是如此,展望未來也當如此。藝術的出新始終是有承繼性的,任意地提取一位真正稱得上創新篆刻家的探索歷程,他必定有一條清晰的“推陳”路徑,而這“推陳”只是作為過程,而不是作為全程,其目標則在于“出新”。當然這“推陳”是一個漫長的、坎坷的,甚至是痛苦不堪、迷惘絕望的過程。但也正因為這般,才更顯示出“出新”的價值,“出新”的偉大。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攻藝者無論是以往、今天、未來,都務必“推陳”。不思“推陳”,遑論出新。當然,這個“陳”不是垃圾,而是寶貝;“推”不是推翻,而是推動。被我們尊為“陳”的傳統,是歷來的優秀傳統,是三千年篆刻史上先後引領時尚的新面,是被歷史檢驗了的經典。例如明清以來開創新面的蘇宣、朱簡、丁敬、鄧石如、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組合成一條篆刻出新史的熠熠星河,閃爍著耀眼且永久的光芒。不是嗎?丁敬不因鄧石如的涌現而失其“新”,吳昌碩也不因齊白石的涌現而失其“新”,原創就是原創,它是經久不衰的,是歷久彌新的。相反倒是後來者一味地模擬、再現這些大師所開創的新風,則是地道的守舊和泯滅了進取的精神。要之,我們“推陳”是虔誠地去學習吸取歷來出新大師的成功作品,以及作品背後的求新軌跡和求新理念。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推陳出新’其本質乃是‘推新出新’。”即腳踏實地地推往昔之新,而出今日、明日之新。這既是時代的召喚,也是藝術家的天職。

基于上述認識,我們覺得對古來篆刻經典的學習借鑒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水之源、樹之根、業之本,是至關重要、十分必要的。因此,就有了遴選和編選這本《篆刻三百品》的意願。當然編選撰寫這本書,就我個人的初衷講,是對高深迷人的篆刻藝術做一次再學習、再認識,是在至高無上的經典面前再做一回虔誠的老學生。在老老實實做學生的同時,學以致用,梳理出一些心得,以供愛好或想了解這門藝術的朋友們參閱。

為了集中智慧,活躍氣氛,我特意找了幾位學生一起“伴讀”。他們是張煒羽、張銘、顧工和李志堅。多年來,他們對篆刻藝術或某一時段,或某個個體都作過些研究,是有一定功力的。

首先,我們從浩如煙海的古來印譜、印人作品中遴選印章。我們從古來的近三千部印譜的幾十萬方璽印中去粗取精,經過多次的篩選,達成共識,入選的璽印三百有奇,上自商周,下至當世,跨時三千年。其中上古璽印-O四鈕,明清以來流派印章二○一鈕。事實上,讀譜選印的過程,就是一次廣覽博取的觀摩推敲過程,從分散到集中,挑揀出最精準的原鈐原大的印蛻(有時是比勘多部印譜選出一方印,以避免印蛻經反復多次刊印而造成藝術性的缺失),無疑就是一次藝術觀踫撞和審美觀協調的過程。應該說,選擇出來的這三百多方印,是各個時期、各種形式、各種風格、各種流派保存得較好原貌的代表作,具有以一當百的典型性和完備性,可以作為學習臨摹的範本。

作為主筆,我並不習慣這些年時興的“老師掛名,學生打工”的編書模式,我不能倚老賣老地放棄這次獲得再教育的良機,舍棄與同學妙印共賞,異義共析的樂趣。所以從厘定印章、解析內理、審定文稿,我們五人都共同參與,精誠合作,此間,前後作了不下一二十個小時的討論、評議,在有準備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各抒己見,從時代演進、藝風嬗變到文化背景、創作理念,從配篆、章法、運刀到風貌追求,由形而上到形而下,論其特質,辨其奧妙,識其共性,別其異義,且兼及印里印外,正訛考證,充實信息和知識容量。總之,認知的廣度深度決定著表述的高度。我們在滋養自身的同時,以1+4>5的努力,盡可能地力求把每一方印剖析得言之有物、明白入里,剖析得合符本真,讓“品”字落到善處、實處。

在共同的研討中,我們體會到,入木三分的品評剖析是那樣的艱辛、不易。重溫經典,我們的表述總是顯得力不從心、不能窮盡。一般說來,藝術技巧是不難闡述的,但技巧之上、之外的稟賦,和那的確存在于創作沖動瞬間的觸處成春的靈光,以及至創作階段突顯的誘因和情懷,則是無能去揭示的,或雖可意會,卻又是無力去言傳的。這種近似虛誕的妙諦,只有請睿智的讀者自己慢慢地去領悟了。

我們還體會到,由于審美的差異,對同一方印也會有不同的認知。見仁見智也屬正常,藝術本不等同于算術。一個題目往往是允許有幾種答案的,我們則力求作多元的表達。誠然,本書的“品”印篇幅有限,旨在“點到為止”,故而抓大放小、一以蔽之的表述也時有采用。值得說明,為了較好地品評剖析一印,也為了對讀者負責,我往往有嚴肅的批評和不講情面的否定。有些文稿是推倒重寫的,更多的文稿是修改再三的。即便如此,作為一群虔誠的學生(包括我),我們對這本冊子自測是可冠以“認真”二字的,但絕不足以獲得高分!

這本書的撰寫,前後用了七個月時間,由于事先就預定了“在經典面前先做好學生”,“在做好學生的前提下把見解奉獻給讀者”的宗旨,我和幾位學生都深深地感受到,這是不同于以往學習篆刻的一次特殊體驗,是一次“上戰場”的荷槍實彈的體驗。寫這本書,曲折、彷徨、猶豫、痛楚反復貫串于整個過程,然而,知難行難,雖苦猶樂,它鞭撻自己也提高了自己。在此書殺青之際,每個人都甜滋滋地感受到在篆刻藝術的認知上有著“柳暗花明”的拓展感,和“小民安富”的充實感。

談經典璽印,談何容易,主觀上的努力不等同于客觀上的成功。因此,在這本書問世之時,我們僅希望它是一泓溪水,撒進並融入到當下壯觀而可喜的篆刻洪流之中。經典璽印的本身是高妙絕倫的,而對它的理解闡述,必定是存在差距乃至盲點的。我們真誠地希望得到同道和讀者的批評指正。實話實說,做學生是一輩子也學不夠的,要寫好一本冊子,相信也是如此啊!

2009年6月18日于海上豆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