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六卷,拾遺一卷,「拾遺」卷后附有陳秋帆據《函海》本所補四則。本書內容豐富龐雜,涉及面廣。
書中盡可能搜羅考證歷代詞人詞作本事以及前人品評之語。六卷基本按照時代順序布局:卷一多記六朝樂府曲詞,考證詞調來源,論述詞調與內容的關系,六朝樂府與詞體的用韻等,甚至認為填詞用語「非自選詩樂府來,亦不能入妙」,試圖從各方面論述六朝樂府與詞的同源關系。
楊慎認為詞體起源於六朝樂府,因此他的記述從六朝樂府歌詞始。卷二以記述唐五代詞人詞作和閨閣、方外之作及故實為主,並解釋考證詞體中的生僻字詞。卷三至卷六記述兩宋、元代及本朝詞人詞作及故實。拾遺一卷多記歌妓、侍妾等女性之詞作及故實。
本書除了摘錄、引述他人的詞話外,共評論唐五代、宋、元詞人八十余人,涉及到詞體的特性、風格、用韻、創作等諸多方面,在詞學史上有較高的文獻價值與理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