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通用設計的形成背景、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闡述了通用設計的目的、意義、原理、程序、方法、決策和評價體系。本書結合設計教育與市場導向,以人為中心、用戶多樣化的需求,重新改變和制定現有的企業產品開發體制。通過大量圖表與設計案例分析,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系統設計方法、實施決策手段和科學評價標準,為現代工業設計教育及企業的商品開發提供了較為科學的參考依據。
本書可以作為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等相關專業的教材用書,也可以作為工具書或參考書,還可以作為企業商品開發的指導用書。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通用設計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無障礙設計
一、輔具設計
二、無障礙環境設施設計
三、無障礙產品設計
四、無障礙信息設計
第三節 有障礙設計
第四節 國內外通用設計的現狀及意義
一、國外通用設計現狀
二、國內通用設計現狀
三、發展與實施通用設計的現實意義
1.順應老齡化社會的來臨
2.體現對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關愛
3.適應綠色設計的潮流
4.應對全球化挑戰的選擇
5.提升企業競爭力與美譽度
第二章 通用設計基礎
第一節 通用設計的概念
第二節 通用設計的原則
一、公平性
二、方便性
三、安全性
四、愉悅性
五、實用性
六、美觀性
七、空間性
第三節 通用設計的受眾
一、弱勢群體
1.視覺障礙者
2.听覺障礙者
3.身心障礙者
4.老齡者
5.婦女和兒童
二、健康人群
第四節 通用設計目標
一、理想目標
二、實際目標
第五節 通用設計的範圍
一、道路與交通
二、環境與設施
三、食品與包裝
四、信息與標識
五、產品與服務
1.在電子產品中的應用
2.在家用產品中的應用
3.在交通工具中的應用
4.其他方面的應用
六、企業與品牌
第三章 通用設計的一般程序
第一節 通用設計程序概要
一、必要認識
二、實施教育
第二節 通用設計的前期準備
一、用戶分類表
1.用戶分類表說明
2.用戶分類表構成
二、通用設計矩陣
1.UD矩陣的說明
2.商品的3個要素和UD原則
3.基本任務
4.UD矩陣
5.UD矩陣的應用方面
三、通用設計矩陣的樣本
1.有相同產品的UD矩陣
2.沒有相同產品的UD矩陣
四、通用設計數據
1.UD數據
2.UD數據應用
3.UD數據的使用方法
4.UD數據的得到方法
五、通用設計行動檢查表
第三節 通用設計的工作程序與各階段內容
一、軸出要求事項與整理方法
1.設定用戶群
2.對應需要實施簡易的工作分析
3.實施直接觀察和對設想用戶的采訪
4.UD矩陣的完成
二、通用設計概念的構築
1.概念的構築
2.UD說明書
3.實行設計
三、通用設計形象化
四、通用設計評價
1.實行設計概念項目的評價
2.實用UD行動檢查表的評價
3.用戶參與的評價
五、通用設計用戶反饋
1.采訪用戶
2.實行問卷調查
第四章 通用設計的一般方法
第五章 通用設計的系統評價
第六章 國內外通用設計的發展趨勢
第七章 通用設計實踐引導下的無障礙信息產品設計案例
本書結語
附錄
附錄A 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相關數據參照表
A.1 身心功能的基本數據表
A.2 室外無障礙的尺寸
A.3 室內無障礙的尺寸
附錄B 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大事記
B.1 相關會議與展覽
B.2 通用設計相關推廣組織
B.3 通用設計相關獎項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通用設計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無障礙設計
一、輔具設計
二、無障礙環境設施設計
三、無障礙產品設計
四、無障礙信息設計
第三節 有障礙設計
第四節 國內外通用設計的現狀及意義
一、國外通用設計現狀
二、國內通用設計現狀
三、發展與實施通用設計的現實意義
1.順應老齡化社會的來臨
2.體現對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關愛
3.適應綠色設計的潮流
4.應對全球化挑戰的選擇
5.提升企業競爭力與美譽度
第二章 通用設計基礎
第一節 通用設計的概念
第二節 通用設計的原則
一、公平性
二、方便性
三、安全性
四、愉悅性
五、實用性
六、美觀性
七、空間性
第三節 通用設計的受眾
一、弱勢群體
1.視覺障礙者
2.听覺障礙者
3.身心障礙者
4.老齡者
5.婦女和兒童
二、健康人群
第四節 通用設計目標
一、理想目標
二、實際目標
第五節 通用設計的範圍
一、道路與交通
二、環境與設施
三、食品與包裝
四、信息與標識
五、產品與服務
1.在電子產品中的應用
2.在家用產品中的應用
3.在交通工具中的應用
4.其他方面的應用
六、企業與品牌
第三章 通用設計的一般程序
第一節 通用設計程序概要
一、必要認識
二、實施教育
第二節 通用設計的前期準備
一、用戶分類表
1.用戶分類表說明
2.用戶分類表構成
二、通用設計矩陣
1.UD矩陣的說明
2.商品的3個要素和UD原則
3.基本任務
4.UD矩陣
5.UD矩陣的應用方面
三、通用設計矩陣的樣本
1.有相同產品的UD矩陣
2.沒有相同產品的UD矩陣
四、通用設計數據
1.UD數據
2.UD數據應用
3.UD數據的使用方法
4.UD數據的得到方法
五、通用設計行動檢查表
第三節 通用設計的工作程序與各階段內容
一、軸出要求事項與整理方法
1.設定用戶群
2.對應需要實施簡易的工作分析
3.實施直接觀察和對設想用戶的采訪
4.UD矩陣的完成
二、通用設計概念的構築
1.概念的構築
2.UD說明書
3.實行設計
三、通用設計形象化
四、通用設計評價
1.實行設計概念項目的評價
2.實用UD行動檢查表的評價
3.用戶參與的評價
五、通用設計用戶反饋
1.采訪用戶
2.實行問卷調查
第四章 通用設計的一般方法
第五章 通用設計的系統評價
第六章 國內外通用設計的發展趨勢
第七章 通用設計實踐引導下的無障礙信息產品設計案例
本書結語
附錄
附錄A 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相關數據參照表
A.1 身心功能的基本數據表
A.2 室外無障礙的尺寸
A.3 室內無障礙的尺寸
附錄B 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大事記
B.1 相關會議與展覽
B.2 通用設計相關推廣組織
B.3 通用設計相關獎項
參考文獻
序
設計,當然也包括設計藝術是一種智力型、整合性的系統創造活動。設計對重組和識、資源和產業結構,技術轉化與開發、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力和價值,塑造先進的社會文化,創造更合理和更健康的生存方式,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都會產生積極作用。
對于這套叢書的讀者,也包括對藝術設計學勤于思考的人而言,不應該將藝術設計學深陷于科學和藝術之爭中。藝術設計學是門新興的藝術學二級學科,在它誕生的這十來年里,其目錄下陸續涌現出不少社會急需的專業方向,它們的涌現和發展是由社會需要和它們自身具備的內涵和外延特征所決定的。我之所以不提倡將藝術設計學深陷于科學和藝術之爭中,是基于這麼一個事實︰一個成熟的設計者當接受一項設計目標之際,也就是說,一個設計者當他思考應該如何進行具體設計時,他絲毫就不會考慮當下所進行的工作是科學工作還是藝術工作,他會根據需要,實事求是地選擇、組織、整合各種可能的方法和手段,這其中自然包括科學手段和藝術手段了。從這個意義上看,設計藝術是一種發現、分析、判斷和解決人類生存發展問題的方法或途徑。如果我們把藝術設計理解為人類第三種智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或稱之為人類第三種智慧系統的某一要素,不言而喻,其成果也就必然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結晶。據此而論,將設計藝術視為人類主動適應生存環境,重組生存結構的一種“創造”活動,進而形成的一個“新結構系統”並非言過其實。
隨著心理學、符號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專業的知識在設計藝術研究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特別是新型材料的運用和工藝技術的進步,使產品的結構方式、工藝流程、甚至包括形態細節和色彩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由此促使人們開始注意對人因、語意、品位、品牌戰略、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重新思考,而這類研究成果不僅對聲品的消費、使用和服務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對當今社會意識形態或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也產生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然而,從我國現代工業技術多年發展的過程來看,一直存在著從藍圖進口到產品大量仿制,忽略產品研發機制建立的惡性循環現象,這致使中國一些企業的產品研發機體發生畸形。這種現象在國內大部分中小企業中尤為令人憂郁。因此,我國設計教育的貴任就顯得更為艱巨了。
設計藝術教育是一種能力和智慧的培養,總體來說,是從觀念、思維方法、知識獲得直至評價體系的建立,並在這一個範疇中整合科學與藝術“結構關系”方法論的培養。
本系列叢書涉及國內設計藝術實踐和稱之為“熱門專業”所急需的內容,圖書的作者大都有著多年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進行設計實踐的背景,又具備多年立身設計教育第一線從事設計教育的過程,有的還有在國外研究進修的經歷,他們曾經培養了許多設計藝術人才,所論之言,並非空洞無物。這七部著作凝聚了他們多年的經驗、體會和感悟,其內容全面、知識點新穎;既有理論與基本概念,也有原理、方法和工作程序;而且還在介紹設計實踐案例的過程中,運用點評的方法解析設計對象的同時,引導讀者建立科學評價的意識,既能啟發設計創意又能訓練設計技巧,圖文結合的形式會使該套叢書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學習性。
從叢書的讀者定位情況來看,這套叢書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初中級讀者,也就是說,是專門為那些正在學習或者已經具有一定專業基礎而想繼續學習的讀者寫的。由讀者定位所決定的寫作內容、陳述方法和探究深度,與探索型的研究性著作是有區別的。實用性和即時性是設計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如何將前沿理論、新的設計理念和問題的思考方法深入淺出地體現在寫作中,並讓人看得懂,學得進,並能直接指導設計實踐。其實,能夠做到這一點並非是容易的事情。因為,這不僅要求作者對本專業甚至學科體系有深入正確的把握,還要求作者必須了解讀者的學習動機和缺失所在。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這套叢書的作者們有著教育和設計實踐的雙重經歷,有的作者還在國外接觸和參與過世界性的前沿課題,他們的經歷和專業背景為實現既定寫作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設計藝術的即時性要求無論面對一項具體設計任務還是著書立論,都要求其成果能體現當今設計藝術研究的前沿及發展趨勢。因為設計藝術的出現不僅與行業需求有關,而且還與行業發展緊密相聯。從我可接觸到的本叢書資料來看,這套叢書中的單本都較系統地從基本原理、專業內容、設計程序方法、實踐評價等方面闡述了各自領域的基本內容,其中的幾部著作在選題和內容上還補充了目前國內設計藝術教育方面的不足。總體來看,本叢書在設計藝術專業的各個研究方向上,初步構建了一個相對科學和較為完善的專業知識框架,其探索成果對完善我國設計藝術教育及相關領域的評價體系、建立一個適合中國的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設計研究方法也有直接的支撐作用。
我願藉此“序”與設計界和設計藝術教育界同仁分享,真誠希望國內設計藝術專業的學生和青年設計師們能在閱讀這七部著作與交流互動中,獲取觀念、知識、方法、技巧、啟迪和興趣。
對于這套叢書的讀者,也包括對藝術設計學勤于思考的人而言,不應該將藝術設計學深陷于科學和藝術之爭中。藝術設計學是門新興的藝術學二級學科,在它誕生的這十來年里,其目錄下陸續涌現出不少社會急需的專業方向,它們的涌現和發展是由社會需要和它們自身具備的內涵和外延特征所決定的。我之所以不提倡將藝術設計學深陷于科學和藝術之爭中,是基于這麼一個事實︰一個成熟的設計者當接受一項設計目標之際,也就是說,一個設計者當他思考應該如何進行具體設計時,他絲毫就不會考慮當下所進行的工作是科學工作還是藝術工作,他會根據需要,實事求是地選擇、組織、整合各種可能的方法和手段,這其中自然包括科學手段和藝術手段了。從這個意義上看,設計藝術是一種發現、分析、判斷和解決人類生存發展問題的方法或途徑。如果我們把藝術設計理解為人類第三種智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或稱之為人類第三種智慧系統的某一要素,不言而喻,其成果也就必然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結晶。據此而論,將設計藝術視為人類主動適應生存環境,重組生存結構的一種“創造”活動,進而形成的一個“新結構系統”並非言過其實。
隨著心理學、符號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專業的知識在設計藝術研究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特別是新型材料的運用和工藝技術的進步,使產品的結構方式、工藝流程、甚至包括形態細節和色彩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由此促使人們開始注意對人因、語意、品位、品牌戰略、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重新思考,而這類研究成果不僅對聲品的消費、使用和服務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對當今社會意識形態或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也產生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然而,從我國現代工業技術多年發展的過程來看,一直存在著從藍圖進口到產品大量仿制,忽略產品研發機制建立的惡性循環現象,這致使中國一些企業的產品研發機體發生畸形。這種現象在國內大部分中小企業中尤為令人憂郁。因此,我國設計教育的貴任就顯得更為艱巨了。
設計藝術教育是一種能力和智慧的培養,總體來說,是從觀念、思維方法、知識獲得直至評價體系的建立,並在這一個範疇中整合科學與藝術“結構關系”方法論的培養。
本系列叢書涉及國內設計藝術實踐和稱之為“熱門專業”所急需的內容,圖書的作者大都有著多年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進行設計實踐的背景,又具備多年立身設計教育第一線從事設計教育的過程,有的還有在國外研究進修的經歷,他們曾經培養了許多設計藝術人才,所論之言,並非空洞無物。這七部著作凝聚了他們多年的經驗、體會和感悟,其內容全面、知識點新穎;既有理論與基本概念,也有原理、方法和工作程序;而且還在介紹設計實踐案例的過程中,運用點評的方法解析設計對象的同時,引導讀者建立科學評價的意識,既能啟發設計創意又能訓練設計技巧,圖文結合的形式會使該套叢書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學習性。
從叢書的讀者定位情況來看,這套叢書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初中級讀者,也就是說,是專門為那些正在學習或者已經具有一定專業基礎而想繼續學習的讀者寫的。由讀者定位所決定的寫作內容、陳述方法和探究深度,與探索型的研究性著作是有區別的。實用性和即時性是設計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如何將前沿理論、新的設計理念和問題的思考方法深入淺出地體現在寫作中,並讓人看得懂,學得進,並能直接指導設計實踐。其實,能夠做到這一點並非是容易的事情。因為,這不僅要求作者對本專業甚至學科體系有深入正確的把握,還要求作者必須了解讀者的學習動機和缺失所在。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這套叢書的作者們有著教育和設計實踐的雙重經歷,有的作者還在國外接觸和參與過世界性的前沿課題,他們的經歷和專業背景為實現既定寫作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設計藝術的即時性要求無論面對一項具體設計任務還是著書立論,都要求其成果能體現當今設計藝術研究的前沿及發展趨勢。因為設計藝術的出現不僅與行業需求有關,而且還與行業發展緊密相聯。從我可接觸到的本叢書資料來看,這套叢書中的單本都較系統地從基本原理、專業內容、設計程序方法、實踐評價等方面闡述了各自領域的基本內容,其中的幾部著作在選題和內容上還補充了目前國內設計藝術教育方面的不足。總體來看,本叢書在設計藝術專業的各個研究方向上,初步構建了一個相對科學和較為完善的專業知識框架,其探索成果對完善我國設計藝術教育及相關領域的評價體系、建立一個適合中國的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設計研究方法也有直接的支撐作用。
我願藉此“序”與設計界和設計藝術教育界同仁分享,真誠希望國內設計藝術專業的學生和青年設計師們能在閱讀這七部著作與交流互動中,獲取觀念、知識、方法、技巧、啟迪和興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