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透視

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透視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歐陽禎人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57320
  • ISBN13:9787301157329
  • 裝訂:平裝 / 18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湖北省重點科研項目。本書探討了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載體漢語,在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應用等等諸多方面,與中國文化有太多的深刻糾結。但長期以來,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卻始終處于一個邊緣地位。作者以其多年的教學經驗和交叉性的學科背景,向讀者闡述將文化融入課堂教學、教材編寫、師資培訓等各個領域的重要性與可行性,並對目前對外漢語學界文化性缺失帶來的問題進行了深度反思。


歐陽禎人,本名張杰,哲學博士,武漢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教授,武漢大學對外漢語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員。武漢大學孔子與儒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1982年在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讀本科,1982—1986年志願赴西藏拉薩中學從事對藏漢語教學,1986年考取武漢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1989年留校任教,從事對外漢語教學。1999-2003年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攻讀中國哲學史專業博士學位。曾赴美國、新加坡、日本、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從事教學、訪問和合作研究。20多年來,出版專著3部,主編或參編教材8部,公開發表論文90多篇。
 

目錄

第一章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
 第一節 對外漢語教學與歷史文化語義學
 第二節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學
 第三節 對外中國文化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
 第四節 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懷
 第五節 為“孔子學院”正名
第二章 對外漢語教學重在課堂實踐
 第一節 對外漢語教學應該儲備的知識、推進的流程與遵守的原則
 第二節 板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
 第三節 學唱民歌與學習漢語
 第四節 以自編的短劇帶動口語教學
 第五節 口語課中的“辯論活動”研究
 第六節 提高高級漢語听力課教學效果的兩個途徑
 第七節 淺談零起點印度留學生的漢語教學
第三章 教師的人格、知識與素養
 第一節 先做人,再做事——簡論對外漢語教師的標準
 第二節 對外漢語教師的精神氣質
 第三節 對外漢語教師的質量評估標準
 第四節 新加坡本科班的培養理念
 第五節 當代中國教育中的幾個問題
第四章 漢字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第一節 對外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的重要性
 第二節 針對零起點留學生的漢字教學
 第三節 漢字教學中的文化闡釋
 第四節 在漢字教學中導入中國文化
 第五節 關于《漢字文化》課程設計的思考
第五章 教材的編寫與研究
 第一節 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如何面對新的世紀
 第二節 規劃教材《中國傳統文化》編寫思想的反思
 第三節 編寫《中國文學史教程》的指導思想
附錄︰作者參加的對外漢語教學學術活動一覽表
 

我懷著欣喜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透視》一書,閱讀此書使得我這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二十多年的教師有一種清新的感覺。本書的作者歐陽禎人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屆正規大學生,長期置身于對外漢語教學第一線。他突破對外漢語教學慣常以語言研究為主要切入點的作法,以文化透視作為研究視角,全面觀察和研究對外漢語教學,但與傳統的對外漢語文化研究又有很大的不同,本書不拘泥于文化本身,而是擴大視野,從大文化的角度透視對外漢語教學,給讀者很多新鮮的視野和思考。概括起來,我感到本書有如下特點︰

首先,是本書始終站在教學實踐的立場上來討論對外漢語教學的問題。一方面該書注意強調中國文化方正安穩、中庸和諧的文化內核,法天則地的宇宙精神以及頓悟、整合的思維模式;另一方面又以漢語教學的實際為中心,強調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與直觀性。例如,在《針對零起點留學生的漢字教學》一節中,作者以在課堂上或者休息時間教同學們打太極拳的方式來提高同學們的“字感”,通過對中國文化精神透徹的了解和學生母語的精通,來培養學生的“情商”,增加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和動力。在《板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一節中,作者寫道︰“具有印歐文化背景的學生,對漢字、漢語沒有認知基礎,關鍵是要培養起他們的興趣,要培養他們對漢字的熱情,任課教師一定要使出全身的解數,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筆者的絕招就是真心實意的呵護他們的情感,關心他們的生活,體貼他們的困難,讓他們真正地信任你,尊重你,然後嚴格要求,令行禁止,工作兢兢業業,要求一律平等,他們就會又愛你又怕你,既喜歡你又尊重你。只要善于把握其中微妙的尺度,他們認真學習的精神和干勁都會被及時地調動起來。只要他們的態度是認真的,是嚴謹的,暫時的一點點錯誤都會逐步改正,閱讀與書寫的能力必然會得到提高。”沒有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長期的摸爬滾打,是寫不出這些文字與觀點的。

其次,本書還明確地給讀者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即作者在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總是在想盡一切辦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學唱民歌與學習漢語》《以“課間短劇”帶動口語教學》《口語課中的“辯論活動”研究》《提高高級漢語听力課教學效果的兩個途徑》都是作者從事教學改革、尋找教學突破口的心得。在當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中,相對于西方文化來講,漢語所代表的語言文化實際上還不是一種強勢的語言文化,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這一特點,就不可能花大力氣去重視教學法的研究,更不可能在漢語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作者所設計的一些教學辦法,不僅僅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實際上是在尋找漢語走向世界的突破口。利用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來增加漢語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教學方法的豐富性,是教學方法的一種創新,也是教學理念的一種創新。從這部著作,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具體工作的時候,也隨時隨地思考相關的教學理論問題。踫到一個困難,就想辦法解決,解決的過程也就是他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的過程。《學唱民歌與學習漢語》一節,討論的是一個感性的教學問題,但是作者把音樂的宮商角徵羽與現代漢語的四聲結合起來,尋找其中的相通之處,為他的漢語教學路子尋找理論依據,上升為理性的思考。這是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該嘗試的研究方法,值得提倡。

第三,本書十分注重漢字的教學,語言知識的傳授,以及教材的研究與編寫。作者在始終不離開研究這些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問題的同時,又始終不離開中國文化的立場。用中國文化的精神來透視漢語本體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例如作者分析道︰“漢語語法體系之所以經歷了上個世紀30-60年代黎錦熙為代表的‘詞本位’,70-80年代朱德熙為代表的‘詞組本位’,再進入到邢福義為代表的‘小句中樞’、徐通鏘的‘字本位’、馬希文的‘語素本位’,呈現出多元體系的態勢,正說明了漢語的語法具有厚實的民族性,其重意會、重語感,整合、具象的思維方式仍然是漢語語法內在的主流。正因為如此,立足于漢字來學習詞匯,由詞匯進入到句式,再由句式進入到篇章結構的學習理路,依然是我們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方法與途徑。在進入21世紀之後,漢語語法的研究一方面要切實地建立起我們民族的語法體系,另一方面又要從語法、語義、語用三個層面在形式與意義、動態與靜態、本體與功能、個性與共性、微觀與宏觀、歷時與共時、共同語與方言等多種辯證的互動研究之中去探索漢語語法的復雜性和人性內涵,因此貼近生活,面向干變萬化的社會實際,才是漢語研究的最終出路。”文化研究與語言教學始終沒有脫節,文化的研究始終為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服務。這是一個可貴的立場,可貴就可貴在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在作者的眼中是十分明確的,有了這種定位,才能夠始終堅持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研究的正確研究方向,才能夠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建設中有明確的目標。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