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時空的形象
中國藝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復古”模式(2008)
“復古”的源起
再造“古人之象”
復古的語境
對往昔的“歷史化”
“意圖”的模式
尾聲︰復古和歷史敘事
廢墟的內化︰傳統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2007)
丘與墟︰消逝與緬懷
碑和枯樹︰懷古的詩畫
跡︰景中痕
說“拓片”︰一種圖像再現方式的物質性和歷史性(2003)
兩種拓片——碑和帖
拓片的屬性
碑帖鑒定
時間的紀念碑︰巨形計時器、鼓樓和自鳴鐘樓(2003)
傳統中國的計時與報時
北京的鐘、鼓樓
尾聲︰西式鐘樓
玉骨冰心︰中國藝術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2005)
中國藝術中“仙山”的開創
仙山繪畫及其發展
仙山在中國繪畫中的“個性化”
黃山攝影
中編 觀念的再現
東亞墓葬藝術反思︰一個有關方法論的提案(2006)
引言
空間性
物質性
時間性
結論
明器的理論和實踐︰戰國時期禮儀美術中的觀念化傾向(2006)
神話傳說所反映的三種典型中國藝術傳統(2003)
畫屏︰空間、媒材和主題的互動(1995)
空間,場所
界框,圖飾
表面,媒材
正面,背面
圖像空間,轉喻(metonymic)
詩意空間,隱喻(metaphor)
視覺敘事,窺視
超級圖畫(meta-picture)
幻象,幻覺藝術,幻化
陳規再造︰清宮十二釵與《紅樓夢》(1997)
想象之建築︰曹雪芹太虛幻境中的“十二釵”
十二美人的圖像志︰人物、道具、組合、活動、觀眾、幻視
帝國的女性空間︰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風及圓明園《園景十二詠》
下編 圖像的釋讀
重訪《女史箴圖》︰圖像、敘事、風格、時代(2003)
圖像志、圖像學(iconography/iconology)
風格、手法(style/technique)
年代
屏風入畫︰中國美術中的三種“畫中畫”(1996)
範式之一︰敘事性手卷畫中的屏風
範式之二︰《重屏圖》和圖畫幻象
範式之三︰山水畫屏和心象
終曲︰素屏
關于繪畫的繪畫︰閔齊假《西廂記》插圖的啟示(1996)
清帝的假面舞會︰雍正和乾隆的“變裝肖像”(1995)
跋 繪畫的“歷史物質性”(2004)
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