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過庭,字虔禮,一作名虔禮,以字行。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一作陳留一今河南開封一人,或作富陽人:據朱關田先生考證:『約生於六四六年,卒於六九○年。』官率府錄事參軍,工正、行、草書,尤以草書最為知名。宋米芾《書史》雲:『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今傳《書譜》墨跡本,孫過庭撰並書。書於垂拱三年(六八七),草書,紙本。縱二十七·三厘米,橫八百九十八·二四厘米。每紙十六至十八行不等,每行八至十二字,共三百五十一行,三千五百余字。衍文七十余字,『漢末伯英』下缺三十字,『心不厭精』下缺三十字。前綾隔水上端有宋徽宗瘦金書簽『唐孫過庭書譜序』,接押雙龍圓璽。下端押『宣』、『和』二字聯珠璽,又一大方印不可辨。後綾隔水上端『政和』二字長方璽,下端押『宣和』二字長方璽。本身紙上前後尚有宋印二方,文不可辨。尚有孫承澤、梁清標、安岐諸藏印及清代三朝寶璽。
據史書記載:《書譜》在宋內府時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後,現傳世只上卷,藏台灣故宮博物院。《新唐書》、《宋史》稱唐代徐浩有《書譜》一卷。已佚。宋代以後聽傳,僅見三千七百余言,學者多疑有脫佚。現流傳者為《書譜》全文,還是《書譜》序言,觀點不盡相同。朱建新先生認為現存者應為原文全篇。
啟功先生對《書譜》墨跡流傳情況的論述繪示意圖如下:王鞏(北宋)——王詵——北宋——宣和內府——焦達卿(元)——虞集(元)——費鵝鴻(明)·上半卷———文徵明(明)下半卷——嚴嵩(明)全卷——韓世能(明)——西川士大夫家(清初)——孫承澤(清)——梁清標(清)——安歧(清)——乾隆內府——台北故宮博物院。
《書譜》除墨本外,刻本諸多。著名者為北宋大觀年間內府所刻,因帖石置於太清樓下,故又稱《太清樓書譜》。墨跡原石早佚,僅有拓本故宮博物院所藏宋拓《孫過庭書譜》海內孤本傳世。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宋拓《書譜》是上卷殘本,摹刻精良,且首行至第二行較墨跡多十七字,可補墨跡之缺。拓本有張伯英等人跋’’鈐一石門吳乃琛盡忱珍藏』、『陳叔通』等印。除此之外『薛刻』、『安刻』也較有名。
《書譜》不僅書法絕倫,而且論書精辟’’是一部藝、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內容廣博宏富,涉及中國書學各個重要方面,且見解精辟獨到,揭示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及許多重要規律,從而成為我國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質的著述。他提出了書法發展過程中一古質而今妍一的歷史觀;『古不乖時,今不同弊』、『五乖五合』、『初學分布,堡求平正┅┅』等書法創作觀;以及『古今阻絕,無所質問,設有所會,緘秘已深』書法批評觀,對今天我們學習和研究書鎏仍然具有指導意義。所以說,孫過庭之《書譜》不僅是學習草書的最佳范本,還是研究書史、書論、書法創作不可缺少的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