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學領域的經典,曾激發無數人的思辨,「劉氏三論」中最有力之代表作,中國現代文學中主體論文藝學最重要之文本。
20世紀80年代劉再復先生的“三論”,曾激發了無數人的思辯,那就是被夏中義教授稱之為“劉氏三論”的“性格組合論”、“文學主體論”、“
國魂論”。《文學的反思》即是此三論最有力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劉再復先生的重要學術論著,是中國現代文學中主體論文藝學的最重要的文本。書中,作者對主體論文藝學的提倡與對“文化大革命”期間趨于僵化的文藝學體系的批判是合二為一的,他認為1961—1976年間中國文藝學的最大悲劇便是主體性的失落,表現為︰崇尚物本主義和神本主義,信奉機械決定論,把人看作“被社會結構支配的沒有力量的消極被動的附屬物”。全書聚焦于學術探討,論述精闢,見解獨到,于今日讀來仍獲益良多。
劉再復,1941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劉林鄉。1963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並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文學評論》主編。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加拿大卑詩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院校分別擔任過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名譽教授與訪問學者。著有《性格組合論》、《魯迅美學思想論稿》、《文學的反思》、《放逐諸神》、《罪與文學》(與林崗合著)、《現代文學諸子論》、《高行健論》、《告別革命》(與李澤厚合著)、《傳統與中國人》(與林崗合著)、《共鑒“五四”》、《紅樓四書》、《李澤厚美學概論》、《劉再復散文詩合集》、《劉再復文論精選》、《人文十三步》、《人論二十五種》、《雙典批判》、《漂流手記》(十卷)等四十多部學術論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譯成英、日、韓、法、德等多種文字。
目錄
再版序言︰主體不再焦灼
原版前言︰文學的反思和自我的超越
文學研究思維空間的拓展
——近年來我國文學研究的若干發展動態
文學研究應以人為思維中心
論文學的主體性
用系統方法分析文學形象的嘗試
——讀林興宅《論阿Q性格系統》
古老題材的新發現
——讀呂俊華《論阿Q精神勝利法的哲學內涵和心理內涵》
雜談精神界的生態平衡
思維方式與開放性眼光
文藝批評的危機與生機
培育建設性的文化性格
研究個性的追求和思維成果的吸收
中國文學的宏觀描述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的《中國文學》條目初稿
關于新詩藝術形式問題的質疑
關于“文學任務”的思考
悲劇的藝術和藝術的悲劇
論人物性格的模糊性與明確性
個性之謎與性格的雙向逆反運動
兩級心理對位效應和文學的人性深度
魯迅成功的時代原因與個人原因
論魯迅雜感文學中的“社會相”類型形象
魯迅悲劇觀探索
魯迅論人的價值依據
魯迅的人格力量與藝術氣魄
魯迅研究的本質和精華解剖法的生機
後記
原版前言︰文學的反思和自我的超越
文學研究思維空間的拓展
——近年來我國文學研究的若干發展動態
文學研究應以人為思維中心
論文學的主體性
用系統方法分析文學形象的嘗試
——讀林興宅《論阿Q性格系統》
古老題材的新發現
——讀呂俊華《論阿Q精神勝利法的哲學內涵和心理內涵》
雜談精神界的生態平衡
思維方式與開放性眼光
文藝批評的危機與生機
培育建設性的文化性格
研究個性的追求和思維成果的吸收
中國文學的宏觀描述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的《中國文學》條目初稿
關于新詩藝術形式問題的質疑
關于“文學任務”的思考
悲劇的藝術和藝術的悲劇
論人物性格的模糊性與明確性
個性之謎與性格的雙向逆反運動
兩級心理對位效應和文學的人性深度
魯迅成功的時代原因與個人原因
論魯迅雜感文學中的“社會相”類型形象
魯迅悲劇觀探索
魯迅論人的價值依據
魯迅的人格力量與藝術氣魄
魯迅研究的本質和精華解剖法的生機
後記
序
每次國內出版社來函表示要再版我的學術舊著,我都有些猶豫。二十多年過去了,新一代人帶著新的活力站立起來了,歲月沒有抹掉記憶,至今還有人讀我的書,當然高興。但是,翻閱一下過去的著作,總有補充、提升,甚至重構的渴望,總覺得舊作給我留下太多再深化再創造的可能。
就以80年代曾經激發過大家思考的,被夏中義教授稱作“劉氏三論”的“性格組合論”、“文學主體論”、“國魂論”來說,每論我都有許多新話要說。中義兄在其論著《新潮學案》(上海三聯,1996)的第一章(題為“劉再復︰人文美學的主體焦灼”)中說我是“新潮中迅猛泡大的時代之子”。但時代並沒有提供給我“清寂的書桌”,而我自己也沒有在學識上做好足夠的準備就背負社會變革的熱‘隋充當弄潮兒。他說︰“整個新潮文壇幾乎皆像農人在火熱地搶收搶種。大家都挺珍惜這一姍姍來遲的學術之夏,也都憂心這一寬松季節可能轉眼不見,于是都在抓緊寫,劉再復正是其中寫得又快又多的一個。”(第68頁)我當時的心態狀態確實如此。那時我沒有“煩”,但確實有“畏”︰擔心好時節不長。因此總是趕時間,總想把新的理念先表述出來,而理論的完善可留給以後的時日。也就是說,我自知,第一次完成乃是未完成,還必須有第二次完成,中義兄也預感到這一點,但他擔心我沒有第二次機會,他說︰
像劉再復那樣的任重道遠者,僅有一次“自我超越”是不夠的,還須有第二次“超越”,盡管可能更艱難,更痛苦。劉再復是否已悟到這一必要呢?至少在80年代的最後一年,還看不出來。這可能與劉再復強烈的角色意識有關。作為一個心憂天下的文論家,他所選擇的位置不會是清寂的書桌。他是要積極參與中國文化轉型的。他不僅想掀動文學新潮,更想讓文學新潮成為新時期啟蒙主流中的強健一脈,反過來推動社會變革。這是一種新潮的焦灼。過于熾熱的責任感,急切地至直抒胸臆的詩人氣質,往往使他很難靜下來,且深下來,且深開去。(67 -68頁)
我把這段話讀作朋友對我的期待。期待我能贏得一張”清寂的書桌”,期待我在書桌旁坐下來深下去,期待我完成角色的轉換進而完成第二次自我超越。也許是天意,近二十年來我終于贏得了一張平靜的書桌,一座可讓我“面壁”的落基山,一種可能讓我深思下來的“沉浸”狀態。而且也已悟到自己的本分和文學的本性。所謂本分本性,就是我自明自己的角色,自知自己的局限,自救自己的妄念。一個從事文學的人,可以關懷社會和見證歷史,但不可能扭轉乾坤和改變歷史,一旦具有這種妄念,就無法進入深邃的精神生活,于社會也未必有裨益。想通了這一切,就不僅走出政治陰影,也走出主體的焦灼,從熱變冷,而這個冷只是冷靜,並非冷漠。回到文學的初衷,明白應有的角色,內心還是熄滅不了那一份求索真理的激情。真理多麼美呵,思想多麼美呵,即使在面壁中也常生這樣自語自嘆。
也許是在沉浸中多讀一些書和多作一些思考。因此,一想到過去自己在80年代提出的論題,包括《文學的反思》中所涉及的論題,就想如中義兄之所提示的“深開去”。例如文學主體論,我到海外不僅寫了《再論文學主體性》,而且和好友楊春時作了“論文學主體間性”的對話。更讓我渴望深化的是在行健的《靈山》創造了以人稱代替人物的寫作格局之後,我看到了主體內部“我、你、他”的三坐標可以構築極為精彩的語際關系和主體關系。捕捉住這一點,我們完全可以抵達哈貝馬斯等主體間性論者未能抵達的深度。可惜近年來,我“返回古典”,醉心于《紅樓夢》的寫作和對其他古典作品的研究,因此對于“內在主體間性”理論,也止于思想,未能訴諸著作。也就是說,盡管已經作了第二次自我超越的嘗試,但還沒有完成,或者說,在有些領域里有所完成(如“紅樓四書”的寫作),在有些領域里尚未完成。
現在《文學的反思》原來的樣子(我一字不動)又要和讀者見面了。盡管不完全成熟,但畢竟負載著那個時代的一些清新氣息和思想,也寄托著我對文學的一些期待與審美理想,當然也蘊涵著我個人的守護靈魂主權的表述風格。因此,能重新出版還是很高興的。這要衷心感謝周青豐、劉文華、董曦陽和福建教育出版社等出于文學之愛而推動此書再版的朋友們。
2009年3月5日
于美國科羅拉多
就以80年代曾經激發過大家思考的,被夏中義教授稱作“劉氏三論”的“性格組合論”、“文學主體論”、“國魂論”來說,每論我都有許多新話要說。中義兄在其論著《新潮學案》(上海三聯,1996)的第一章(題為“劉再復︰人文美學的主體焦灼”)中說我是“新潮中迅猛泡大的時代之子”。但時代並沒有提供給我“清寂的書桌”,而我自己也沒有在學識上做好足夠的準備就背負社會變革的熱‘隋充當弄潮兒。他說︰“整個新潮文壇幾乎皆像農人在火熱地搶收搶種。大家都挺珍惜這一姍姍來遲的學術之夏,也都憂心這一寬松季節可能轉眼不見,于是都在抓緊寫,劉再復正是其中寫得又快又多的一個。”(第68頁)我當時的心態狀態確實如此。那時我沒有“煩”,但確實有“畏”︰擔心好時節不長。因此總是趕時間,總想把新的理念先表述出來,而理論的完善可留給以後的時日。也就是說,我自知,第一次完成乃是未完成,還必須有第二次完成,中義兄也預感到這一點,但他擔心我沒有第二次機會,他說︰
像劉再復那樣的任重道遠者,僅有一次“自我超越”是不夠的,還須有第二次“超越”,盡管可能更艱難,更痛苦。劉再復是否已悟到這一必要呢?至少在80年代的最後一年,還看不出來。這可能與劉再復強烈的角色意識有關。作為一個心憂天下的文論家,他所選擇的位置不會是清寂的書桌。他是要積極參與中國文化轉型的。他不僅想掀動文學新潮,更想讓文學新潮成為新時期啟蒙主流中的強健一脈,反過來推動社會變革。這是一種新潮的焦灼。過于熾熱的責任感,急切地至直抒胸臆的詩人氣質,往往使他很難靜下來,且深下來,且深開去。(67 -68頁)
我把這段話讀作朋友對我的期待。期待我能贏得一張”清寂的書桌”,期待我在書桌旁坐下來深下去,期待我完成角色的轉換進而完成第二次自我超越。也許是天意,近二十年來我終于贏得了一張平靜的書桌,一座可讓我“面壁”的落基山,一種可能讓我深思下來的“沉浸”狀態。而且也已悟到自己的本分和文學的本性。所謂本分本性,就是我自明自己的角色,自知自己的局限,自救自己的妄念。一個從事文學的人,可以關懷社會和見證歷史,但不可能扭轉乾坤和改變歷史,一旦具有這種妄念,就無法進入深邃的精神生活,于社會也未必有裨益。想通了這一切,就不僅走出政治陰影,也走出主體的焦灼,從熱變冷,而這個冷只是冷靜,並非冷漠。回到文學的初衷,明白應有的角色,內心還是熄滅不了那一份求索真理的激情。真理多麼美呵,思想多麼美呵,即使在面壁中也常生這樣自語自嘆。
也許是在沉浸中多讀一些書和多作一些思考。因此,一想到過去自己在80年代提出的論題,包括《文學的反思》中所涉及的論題,就想如中義兄之所提示的“深開去”。例如文學主體論,我到海外不僅寫了《再論文學主體性》,而且和好友楊春時作了“論文學主體間性”的對話。更讓我渴望深化的是在行健的《靈山》創造了以人稱代替人物的寫作格局之後,我看到了主體內部“我、你、他”的三坐標可以構築極為精彩的語際關系和主體關系。捕捉住這一點,我們完全可以抵達哈貝馬斯等主體間性論者未能抵達的深度。可惜近年來,我“返回古典”,醉心于《紅樓夢》的寫作和對其他古典作品的研究,因此對于“內在主體間性”理論,也止于思想,未能訴諸著作。也就是說,盡管已經作了第二次自我超越的嘗試,但還沒有完成,或者說,在有些領域里有所完成(如“紅樓四書”的寫作),在有些領域里尚未完成。
現在《文學的反思》原來的樣子(我一字不動)又要和讀者見面了。盡管不完全成熟,但畢竟負載著那個時代的一些清新氣息和思想,也寄托著我對文學的一些期待與審美理想,當然也蘊涵著我個人的守護靈魂主權的表述風格。因此,能重新出版還是很高興的。這要衷心感謝周青豐、劉文華、董曦陽和福建教育出版社等出于文學之愛而推動此書再版的朋友們。
2009年3月5日
于美國科羅拉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