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史學研究三十年
關于郭沫若文獻史料工作的回顧與思考
郭沫若研究三十年與郭沫若傳統
對《十批判書》的評價與爭議之回顧與認識
新時期三十年《女神》研究回顧
《十批判書》中的儒學研究
——學術史視閾中的郭沫若
論郭沫若在歷史研究中的民族思想
郭沫若《金文所無考》補正
郭沫若西周金文修辭研究及意義管見
郭沫若與新中國初期的歷史教育
二十年︰我與郭沫若研究工作
文學革命︰“第二階段”的獨立意義
——重評郭沫若《創造十年》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論郭沫若創作的空域背景
創造社與文學研究會論爭緣起研究的回顧與重探
泰戈爾究竟怎樣影響了郭沫若
也談“郭沫若對魯迅態度劇變之謎”
論《女神》的民族色彩
郭沫若與聞一多之詩文化比較
沫若《女神》與毛澤東詩詞
——中國現代詩歌主體精神建構的一種模式
民族精神家園的建構
——郭沫若1936年以來的詩文分析
20世紀40年代的郭沫若及其抗戰歷史劇
略論郭沫若的歷史劇《武則天》
論郭沫若的序跋
郭沫若與服飾文化初探
論郭沫若的文藝大眾化思想
欲望的身體與分裂的自我
——以郭沫若的小說為例
作為生命救贖形式的自敘傳小說
——論郭沫若早期小說
晚年郭沫若的詩墨情懷和行旅書寫
——以郭沫若與古都西安為中心的考察
學術研討會綜述
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