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妙趣橫生,越讀越有滋味的書。水鬼,縊鬼,僵尸,倀鬼,煞鬼,討債鬼,考場大頭鬼……鬼的七情六欲,鬼的幽默,鬼的吃飯、住房、花錢問題,鬼的死亡……鬼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讓我們跟隨作者,一睹千百年來中國人獨特而精彩的幽冥世界!
僵尸虎倀陰摩羅,酆都城里,隨你百幻千奇,總難逃住房吃飯;血池孟婆店,陰山道上,由他八景十殿,無不是伸手要錢。鬼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讓我們跟隨作者,一睹千百年來中國人獨特而精彩的幽冥世界!
欒保群,讀過中文,聊識之無,改學歷史,蛆知漢魏。本職冬烘先生,忝充出版編輯。為人作嫁之餘,尚有邊角廢料,垂老投閑,補綴成衲,雖捉襟而見肘,卻寧短而不斜。無虱可捫,有鬼可談,湊成一編,共慶升平。
目錄
小序
也談“水里的東西”(夾帶一章)
說僵
避煞之謎
哀倀
那一邊的吃飯問題
陰山八景
恩仇二鬼
髑髏的幽默(外一章)
鬼的死亡
無債不成父子
紙灰飛作白蝴蝶
羅酆山的沉沒
野調荒腔說冥簿(上)
野調荒腔說冥簿(中)
野調荒腔說冥簿(下)
尸變——續《說僵》
黃泉無旅店
入土也不安
淒慘的“鬼仙”
附‧中書鬼案
也談“水里的東西”(夾帶一章)
說僵
避煞之謎
哀倀
那一邊的吃飯問題
陰山八景
恩仇二鬼
髑髏的幽默(外一章)
鬼的死亡
無債不成父子
紙灰飛作白蝴蝶
羅酆山的沉沒
野調荒腔說冥簿(上)
野調荒腔說冥簿(中)
野調荒腔說冥簿(下)
尸變——續《說僵》
黃泉無旅店
入土也不安
淒慘的“鬼仙”
附‧中書鬼案
序
虱子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捫虱”寫到字面上卻被人視為一件雅事,那起因自然在于王景略的“捫虱而談,旁若無人”,此時用到本書做了書名的一部分,便有些讓人感到酒鬼自附于李白似的。
但細想此生,也不是完全與虱公無緣。四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我隨著串聯大軍北返時,身上起碼擁有江浙皖三省的虱公,如果加上從外省學生身上串聯過來的,那麼除台灣以外二十九省市自治區的虱族可能就齊聚一堂了。但當時並沒有感到有什麼騷擾,或許是濟濟于藐爾一身的諸虱們此時開始爭王爭霸,正忙于內斗而無暇顧及,但更可能是那時我們“階級斗爭的弦”繃得正緊,時刻準備被“觸及”的靈魂極為敏感,于是皮肉軀殼就高度麻木了。可是一進家門,母親便讓立刻把衣服脫下,然後煮了幾大盆開水,狠狠地把衣服燙了幾遍,此時只見浮虱千百,順流而下,二十九省市自治區的虱族就這樣“聚而殲旃”了。——記得當時就有些悵惘,而現在想起,則更多了一層遺憾︰雖然與虱公有了肌膚之親,竟連那一捫之緣也錯過了!
所以“捫虱”一詞在這里只是借了上個世紀一位自稱“捫虱談虎客”先生的冠冕,做裝點門面語,其實完全是吹噓的。
真實的則是“談鬼”。但鬼又“談何容易”!蘇東坡謫于黃州,最喜與人談鬼,那是厭聞人事,更是怕說人事。文與可曾與東坡詩日︰“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郭功父贈詩更好︰“莫向江邊弄明月,夜深無數采珠人。”詩不能吟,月不能賞,形勢如此,不說鬼還干什麼!但那時竟無說鬼之禁,沒有搞出一個“烏台鬼案”,也是舒�之流失于疏忽吧。這“疏忽”拖了近千年,終于到了二十世紀補上了課。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禁鬼戲,是簡單的破除迷信,並沒有更深刻的用心,往好處想,是頗有“愛民如子”的美意的。我記得小時候看奚嘯伯的《九更天》,嚇得我一夜沒有睡好,只要一閉眼,就見無頭鬼跑來告狀。所以禁了這些戲,也是考慮到老百姓智如孩提,不要嚇出個好歹甚至中了邪吧。但後來好像也顧不得這些了,一九五七年“反右”之後,舞台上出現了《聊齋》里的《畫皮》,多少劇種一齊上陣,各劇場中幾乎全是這出戲(剩下的就是不那麼叫座兒的《百丑圖》了)。看了之後,夜里再閉眼就是青面獠牙的妖怪撲上來,比無頭的鬼魂更可怕。但那是用披著美女人皮的惡鬼來影射“右派分子”,大約老百姓被嚇上幾嚇就更能體會“右派分子”生吃人心的凶殘吧。
但用鬼來“說事兒”從此就成了那時的“春秋筆法”,于是而用心深刻了︰既然我用鬼來罵人,那麼別人倘若談鬼,怎麼知道不是在變著法兒罵我呢?到了一九五九年,為了反擊國內外反動派,一部《不怕鬼的故事》便奉旨而編了出來。但同時卻“不慎”給一些“離心離德”的知識分子開了天窗,于是《李慧娘》、《謝瑤環》之類的大“毒草”也趁機冒出來了,因為李慧娘大罵賈似道,正如海瑞的罵皇帝,而這位半閑堂中的賈平章據說就是影射著什麼。更不能容忍的是,“有鬼無害”的歪腔邪調也唱起來了,這不是公然提倡用鬼來“反黨”麼!原來鬼是只能奉旨而談的。于是“旗手”初露崢嶸,一篇署名“梁璧輝”的文章發表在上海的《文匯報》上,“鬼禁”便正式地開始,時在一九六三年。有人認為這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發軔之作,批《海瑞罷官》的先聲。如此說來,“鬼”在政治斗爭史中能佔據這麼重要的位置,怕也是史無前例的吧。
及至那“起于青萍之末”的大王之風“盛怒于土囊之口”的時候,鬼的禁令自然更形于嚴厲了。但好像那禁令並不大有效,因為即使是至高的革命權威,實際上對草民的基本物質和精神需求也起不了消滅或扭轉的作用。一九六八年以後我在農村,白天搞大批判,夜間說鬼故事,兩不相干,也是“大革命”中的一景。但老百姓絕對沒有用鬼魂反“文革”的意思,(他們並不是怕什麼,而是一種下意識的輕蔑,一種新“精神”下來,說起來就是“又扯××蛋了”。)以我的淺薄之見,只是因為他們有這種“精神需求”。自然也不是不說鬼就活不下去,更不是說了鬼就可以填飽肚皮,只是學了一天大寨,與天與地斗過,再搞一陣大批判,與人也算斗了,但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其樂無窮”的感覺,于是就到鬼這里找感覺,不僅有趣、刺激,而且比現實還多些人味兒,讓人總算有些短暫的快樂。可是也不知不覺地把中國的幽冥文化傳承下來,其中也難免有讓“四人幫”一流不愉快甚至恐懼的成分,比如冤魂的復仇之類。
……
但細想此生,也不是完全與虱公無緣。四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我隨著串聯大軍北返時,身上起碼擁有江浙皖三省的虱公,如果加上從外省學生身上串聯過來的,那麼除台灣以外二十九省市自治區的虱族可能就齊聚一堂了。但當時並沒有感到有什麼騷擾,或許是濟濟于藐爾一身的諸虱們此時開始爭王爭霸,正忙于內斗而無暇顧及,但更可能是那時我們“階級斗爭的弦”繃得正緊,時刻準備被“觸及”的靈魂極為敏感,于是皮肉軀殼就高度麻木了。可是一進家門,母親便讓立刻把衣服脫下,然後煮了幾大盆開水,狠狠地把衣服燙了幾遍,此時只見浮虱千百,順流而下,二十九省市自治區的虱族就這樣“聚而殲旃”了。——記得當時就有些悵惘,而現在想起,則更多了一層遺憾︰雖然與虱公有了肌膚之親,竟連那一捫之緣也錯過了!
所以“捫虱”一詞在這里只是借了上個世紀一位自稱“捫虱談虎客”先生的冠冕,做裝點門面語,其實完全是吹噓的。
真實的則是“談鬼”。但鬼又“談何容易”!蘇東坡謫于黃州,最喜與人談鬼,那是厭聞人事,更是怕說人事。文與可曾與東坡詩日︰“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郭功父贈詩更好︰“莫向江邊弄明月,夜深無數采珠人。”詩不能吟,月不能賞,形勢如此,不說鬼還干什麼!但那時竟無說鬼之禁,沒有搞出一個“烏台鬼案”,也是舒�之流失于疏忽吧。這“疏忽”拖了近千年,終于到了二十世紀補上了課。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禁鬼戲,是簡單的破除迷信,並沒有更深刻的用心,往好處想,是頗有“愛民如子”的美意的。我記得小時候看奚嘯伯的《九更天》,嚇得我一夜沒有睡好,只要一閉眼,就見無頭鬼跑來告狀。所以禁了這些戲,也是考慮到老百姓智如孩提,不要嚇出個好歹甚至中了邪吧。但後來好像也顧不得這些了,一九五七年“反右”之後,舞台上出現了《聊齋》里的《畫皮》,多少劇種一齊上陣,各劇場中幾乎全是這出戲(剩下的就是不那麼叫座兒的《百丑圖》了)。看了之後,夜里再閉眼就是青面獠牙的妖怪撲上來,比無頭的鬼魂更可怕。但那是用披著美女人皮的惡鬼來影射“右派分子”,大約老百姓被嚇上幾嚇就更能體會“右派分子”生吃人心的凶殘吧。
但用鬼來“說事兒”從此就成了那時的“春秋筆法”,于是而用心深刻了︰既然我用鬼來罵人,那麼別人倘若談鬼,怎麼知道不是在變著法兒罵我呢?到了一九五九年,為了反擊國內外反動派,一部《不怕鬼的故事》便奉旨而編了出來。但同時卻“不慎”給一些“離心離德”的知識分子開了天窗,于是《李慧娘》、《謝瑤環》之類的大“毒草”也趁機冒出來了,因為李慧娘大罵賈似道,正如海瑞的罵皇帝,而這位半閑堂中的賈平章據說就是影射著什麼。更不能容忍的是,“有鬼無害”的歪腔邪調也唱起來了,這不是公然提倡用鬼來“反黨”麼!原來鬼是只能奉旨而談的。于是“旗手”初露崢嶸,一篇署名“梁璧輝”的文章發表在上海的《文匯報》上,“鬼禁”便正式地開始,時在一九六三年。有人認為這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發軔之作,批《海瑞罷官》的先聲。如此說來,“鬼”在政治斗爭史中能佔據這麼重要的位置,怕也是史無前例的吧。
及至那“起于青萍之末”的大王之風“盛怒于土囊之口”的時候,鬼的禁令自然更形于嚴厲了。但好像那禁令並不大有效,因為即使是至高的革命權威,實際上對草民的基本物質和精神需求也起不了消滅或扭轉的作用。一九六八年以後我在農村,白天搞大批判,夜間說鬼故事,兩不相干,也是“大革命”中的一景。但老百姓絕對沒有用鬼魂反“文革”的意思,(他們並不是怕什麼,而是一種下意識的輕蔑,一種新“精神”下來,說起來就是“又扯××蛋了”。)以我的淺薄之見,只是因為他們有這種“精神需求”。自然也不是不說鬼就活不下去,更不是說了鬼就可以填飽肚皮,只是學了一天大寨,與天與地斗過,再搞一陣大批判,與人也算斗了,但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其樂無窮”的感覺,于是就到鬼這里找感覺,不僅有趣、刺激,而且比現實還多些人味兒,讓人總算有些短暫的快樂。可是也不知不覺地把中國的幽冥文化傳承下來,其中也難免有讓“四人幫”一流不愉快甚至恐懼的成分,比如冤魂的復仇之類。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