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

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
定價:354
NT $ 308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影響深遠的西方經典傳播學教材,凝聚了麥奎爾畢生的心血,作者也因此而享譽國際傳播學界。此書主要論及︰大眾傳播所包含的元素、當今主要媒介形態、相關社會與文化分析,以及近百個媒介與傳播學專業詞匯的解釋。新版著重論及新媒體的發展潛力。
 

目錄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大眾媒介的興起
第二部分 理論
第三章 大眾傳播的概念與模式
第四章 媒介理論與社會理論
第五章 大眾傳播與文化
第六章 新媒介—新理論
第七章 媒介與社會的規範理論
第三部分 結構
第八章 媒介結構與表現︰原則與問責
第九章 媒介經濟與控制
第十章 全球化的大眾傳播
第四部分 組織
第十一章 媒介組織︰壓力和需求
第十二章 媒介文化的生產
第五部分 內容
第十三章 媒介內容︰主題、概念與分析方法
第十四章 媒介類型與文本
第六部分 受眾
第十五章 受眾理論與研究傳統
第十六章 受眾的形成與經驗
第七部分 效果
第十七章 媒介效果的過程與模型
第十八章 社會—文化效果
第十九章 新聞、公共意見與政治傳播
結語
第二十章 大眾傳播的未來
各種不同的角度
連續性和變化的前景
名詞解釋
參閱文獻
譯後記
 

本書第四版出版之時,正值20世紀末。我不禁想到,面對新媒體勢不可擋的崛起和發展以及經濟和文化生活方式的巨變,大眾傳播在新世紀是否還能生存?我們還遠遠沒有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它卻已經不再是核心問題了。在許多重要的社會功能,如影響集體行為或大眾的一般態度上,沒有理由認為大眾傳播的重要性會消減或消失。在如傳播世界新聞事件和與名人有關的事件上,也是一樣。盡管大眾傳播由于以上原因,已不像過去那樣是一個範圍分明的範疇了,但它還是涉及了相當廣泛的領域。與過去相比,大眾媒介本身的形式和所有制更加多樣化,它們的潛在影響也不那麼強大和萬能了。由于競爭和“新”“舊”媒介之間的融合,“公共”和“私人”媒介渠道之間有了更大的重合。舊有的中心——邊緣(或層級)式的模式也相對地不那麼明顯了。這些變化都在新的理論和研究中得到反映。我對本書上一版做全面修改和更新時,將所有這些因素都考慮在內了。

這樣一個長期的工程,使我必須參閱大量的其他文獻。許多發表了的理論和研究都影響了我。我有幸能從許多同事、朋友和學生那里間接學到很多東西。我與歐洲媒介研究小組的其他成員、《歐洲傳播學刊》(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我的合作編輯以及阿姆斯特丹傳播學院和瑞德邦德大學以前的同事和學生一直保持聯系。我還能利用詹特大學的傳播學圖書館。不久前,我還得以在佐治亞大學、莫斯科大學、米尼奧大學、葡萄牙天主教大學、雅典大學和康伯若大學等做過演講。除了我早年師從約瑟夫‧特萊納曼(Joseph Trenaman)而受到的影響外,這本書論題廣泛讓我很難說哪個學術流派對我的影響最大。盡管如此,我還是將本書獻給喬治‧格伯納(George Gerbner)。喬治是傳播學理論和研究的先驅,他將媒介政策和社會問題與傳播學批判學派和實證學派的研究結合起來。在我個人學術道路的形成時期,喬治給了我安那伯格傳播學院的一個訪問學者的位置,使我得以領略美國及其媒介制度的美好和丑陋。

沒有賽吉出版社(Sage Publications)的朱莉亞‧霍爾(Julia Hall)當初的鼓勵和熱情,這本書也不可能出版。她幫助我克服了再次修訂本書的猶豫不決。最後,我的夫人羅斯瑪麗(Rosemary)和我的大家庭也對我的工作非常理解。在這里,我也要衷心感謝他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