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說的走廊,是指文化地理上的空間類型,也可說是連接于不同文化間的特殊通道。
人類是行走者,自生到死,難以停息。個體的行走,意味著日常的基本運動;種群的行走,則體現為有選擇的空間遷移。其中既限于一定的界限又循著特有的路徑。古往今來,人這一物種逐漸廣布于世界各地,並因各自的血緣紐帶形成彼此相分的群團。通常情況下,人們只要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便不再費力地四處奔走,而是穩定于各自生息的特定範圍。偶爾,再越過界限來往于相互之間︰尋求交流,擴展視野,或探險或商貿,或征戰或和親……久而久之,那些逐漸穩固並能促使彼此溝通的路徑,便形成了世人公認的跨區走廊。
在游獵時代,行走意味著食物的捕獲與“逐水草而居”。那時,天當被地當床,四方流動,來去自由——居無定所,也就未出現明顯的走廊。進入定居農業,人們逐漸捆綁于土地,開始分為明晰的聚落。但在往昔漫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里,雖然日常的空間縮小了,個體和部族的生活也還有村野的循環及婚嫁的流動,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自在半徑,以及人心敬畏、不輕易觸動的自然聖地。只是隨著樓房林立的都市和幾乎每一寸土地都被宣示了主權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出現,群落之間才失去緩沖,沒有過渡,亦無空白,族群性的行走被拆散成不相呼應的個體碎片,廣漠無垠的空間被改造為彼此設防的邊界和界限森嚴的僵硬領地。文明成為牢籠,走廊被切割為不再通暢的絕途與遺跡……也就是說。人類按血緣聚居、彼此往來且靜動交錯的空間方式發生了難以逆轉的蛻變。
正是在這樣的蛻變里,反觀以往的自然空間和文化走廊便有了特別的意義。
縱觀人類歷史,在地球上各相對獨立的人群之間出現過眾多促使彼此溝通連接的地帶。相對于被視為“文化區”的類型,人們習慣稱之為“通道”或“走廊”。這些走廊往往與該地區的自然地貌有關。它們的形成體現了人對環境的認識和適應,同時也反映出特定族群的文化交往和傳承。再者,結合世界史的“軸心”理論來看,在全球的各區域性文明之間,正由于有大大小小的“走廊”存在,才使得各“軸心”不至于彼此隔絕和窒息,而是逐漸靠攏並最終連為一體。
中國第一個帝國邊疆的設計理念是﹝北堵南疏﹞,它造就了兩個歷史工程。長城已經成為不配的遺產,嶺南走廊卻在歷史的歲月中被淡忘。為什麼?本書將有助于解開這一歷史之謎。
目錄
中華帝國的地理與政治構造
緒言
“華夏邊緣”討論的繼續
中華帝國的政治形貌
中華帝國的文化形貌
中華帝國的區劃形貌
中華帝國的地理形貌
嶺南走廊︰一個重新發現的文化通道
“嶺南”考述
嶺南走廊的“發現”意義
嶺南走廊瀟賀段概貌
瀟賀地區的自然與人文概貌
嶺南走廊瀟賀段文化遺產總圖
嶺南走廊瀟賀段文化遺產的剖面及時空圖(地上/地下)
家園遺產的—個典型案例——秀水村
後記
緒言
“華夏邊緣”討論的繼續
中華帝國的政治形貌
中華帝國的文化形貌
中華帝國的區劃形貌
中華帝國的地理形貌
嶺南走廊︰一個重新發現的文化通道
“嶺南”考述
嶺南走廊的“發現”意義
嶺南走廊瀟賀段概貌
瀟賀地區的自然與人文概貌
嶺南走廊瀟賀段文化遺產總圖
嶺南走廊瀟賀段文化遺產的剖面及時空圖(地上/地下)
家園遺產的—個典型案例——秀水村
後記
序
這里說的走廊,是指文化地理上的空間類型,也可說是連接于不同文化間的特殊通道。
人類是行走者,自生到死,難以停息。個體的行走,意味著日常的基本運動;種群的行走,則體現為有選擇的空間遷移。其中既限于一定的界限又循著特有的路徑。古往今來,人這一物種逐漸廣布于世界各地,並因各自的血緣紐帶形成彼此相分的群團。通常情況下,人們只要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便不再費力地四處奔走,而是穩定于各自生息的特定範圍。偶爾,再越過界限來往于相互之間︰尋求交流,擴展視野,或探險或商貿,或征戰或和親……久而久之,那些逐漸穩固並能促使彼此溝通的路徑,便形成了世人公認的跨區走廊。
在游獵時代,行走意味著食物的捕獲與“逐水草而居”。那時,天當被地當床,四方流動,來去自由——居無定所,也就未出現明顯的走廊。進入定居農業,人們逐漸捆綁于土地,開始分為明晰的聚落。但在往昔漫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里,雖然日常的空間縮小了,個體和部族的生活也還有村野的循環及婚嫁的流動,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自在半徑,以及人心敬畏、不輕易觸動的自然聖地。只是隨著樓房林立的都市和幾乎每一寸土地都被宣示了主權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出現,群落之間才失去緩沖,沒有過渡,亦無空白,族群性的行走被拆散成不相呼應的個體碎片,廣漠無垠的空間被改造為彼此設防的邊界和界限森嚴的僵硬領地。文明成為牢籠,走廊被切割為不再通暢的絕途與遺跡……也就是說。人類按血緣聚居、彼此往來且靜動交錯的空間方式發生了難以逆轉的蛻變。
正是在這樣的蛻變里,反觀以往的自然空間和文化走廊便有了特別的意義。
縱觀人類歷史,在地球上各相對獨立的人群之間出現過眾多促使彼此溝通連接的地帶。相對于被視為“文化區”的類型,人們習慣稱之為“通道”或“走廊”。這些走廊往往與該地區的自然地貌有關。它們的形成體現了人對環境的認識和適應,同時也反映出特定族群的文化交往和傳承。再者,結合世界史的“軸心”理論來看,在全球的各區域性文明之間,正由于有大大小小的“走廊”存在,才使得各“軸心”不至于彼此隔絕和窒息,而是逐漸靠攏並最終連為一體。
以東亞為例,在被稱為“夷夏交錯”的縱橫世界里,在各主要的族群文化之間,著名的文化走廊不少。其中由北至南,備受關注的至少有三處,即北部摹與大漠地帶的“河西走廊”、南部百越族群間的“嶺南走廊”和橫斷山地區的“橫斷走廊”。如今我們從文學和人類學路徑走進它們,是為了趁這些重要的文化空間還未被完全遺忘之際,通過考古發掘、文獻梳理以及親歷行走和田野圖像,使其重新呈現出一些立體的片斷,並至少能在文本世界里留下一條返回的通道和接著敘說的余音。這套叢書目前的三本書分別關注“華夏源流”、“帝國政治”和“生態地理”。作者雖各取所需,敘事各異,但都力圖突破“中原中心觀”對多源歷史的扭曲與局限。
人是行走的動物,人類學是行走的學問。二者指向一個共同的道理,那就是︰
文化是走出來的,族群與文明是在互動中孕育的,人類向往超越邊界。
讓我們一起行走—現實的走廊雖然難以用文字逼真再現,開啟的窗口卻能讓時光來回穿行。
人類是行走者,自生到死,難以停息。個體的行走,意味著日常的基本運動;種群的行走,則體現為有選擇的空間遷移。其中既限于一定的界限又循著特有的路徑。古往今來,人這一物種逐漸廣布于世界各地,並因各自的血緣紐帶形成彼此相分的群團。通常情況下,人們只要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便不再費力地四處奔走,而是穩定于各自生息的特定範圍。偶爾,再越過界限來往于相互之間︰尋求交流,擴展視野,或探險或商貿,或征戰或和親……久而久之,那些逐漸穩固並能促使彼此溝通的路徑,便形成了世人公認的跨區走廊。
在游獵時代,行走意味著食物的捕獲與“逐水草而居”。那時,天當被地當床,四方流動,來去自由——居無定所,也就未出現明顯的走廊。進入定居農業,人們逐漸捆綁于土地,開始分為明晰的聚落。但在往昔漫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里,雖然日常的空間縮小了,個體和部族的生活也還有村野的循環及婚嫁的流動,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自在半徑,以及人心敬畏、不輕易觸動的自然聖地。只是隨著樓房林立的都市和幾乎每一寸土地都被宣示了主權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出現,群落之間才失去緩沖,沒有過渡,亦無空白,族群性的行走被拆散成不相呼應的個體碎片,廣漠無垠的空間被改造為彼此設防的邊界和界限森嚴的僵硬領地。文明成為牢籠,走廊被切割為不再通暢的絕途與遺跡……也就是說。人類按血緣聚居、彼此往來且靜動交錯的空間方式發生了難以逆轉的蛻變。
正是在這樣的蛻變里,反觀以往的自然空間和文化走廊便有了特別的意義。
縱觀人類歷史,在地球上各相對獨立的人群之間出現過眾多促使彼此溝通連接的地帶。相對于被視為“文化區”的類型,人們習慣稱之為“通道”或“走廊”。這些走廊往往與該地區的自然地貌有關。它們的形成體現了人對環境的認識和適應,同時也反映出特定族群的文化交往和傳承。再者,結合世界史的“軸心”理論來看,在全球的各區域性文明之間,正由于有大大小小的“走廊”存在,才使得各“軸心”不至于彼此隔絕和窒息,而是逐漸靠攏並最終連為一體。
以東亞為例,在被稱為“夷夏交錯”的縱橫世界里,在各主要的族群文化之間,著名的文化走廊不少。其中由北至南,備受關注的至少有三處,即北部摹與大漠地帶的“河西走廊”、南部百越族群間的“嶺南走廊”和橫斷山地區的“橫斷走廊”。如今我們從文學和人類學路徑走進它們,是為了趁這些重要的文化空間還未被完全遺忘之際,通過考古發掘、文獻梳理以及親歷行走和田野圖像,使其重新呈現出一些立體的片斷,並至少能在文本世界里留下一條返回的通道和接著敘說的余音。這套叢書目前的三本書分別關注“華夏源流”、“帝國政治”和“生態地理”。作者雖各取所需,敘事各異,但都力圖突破“中原中心觀”對多源歷史的扭曲與局限。
人是行走的動物,人類學是行走的學問。二者指向一個共同的道理,那就是︰
文化是走出來的,族群與文明是在互動中孕育的,人類向往超越邊界。
讓我們一起行走—現實的走廊雖然難以用文字逼真再現,開啟的窗口卻能讓時光來回穿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