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CT技術和原理

工業CT技術和原理
定價:300
NT $ 261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標在于系統介紹工業x射線CT的必要知識,幫助讀者建立清晰的整體概念,提供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的“接口”。本書共11章,分入門篇和中級篇兩個部分。入門篇從實用角度詳細地介紹了工業CT的基本知識;中級篇概要地論述了數據采集和圖像重建算法等工業CT的關鍵技術、計算機仿真。CT偽像和三維顯示等較深入的相關問題以及相襯CT的基本概念。

本書結合作者約20年來從事工業CT科研和制造工作的經驗和體會,對工業CT的理論基礎、基本技術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本書分為入門篇和中級篇兩部分。入門篇著重介紹工業CT理論和實際應用中最基礎的概念,盡可能減少數學推導和涉及原子核物理學方面專門知識,主要面向一般工程技術人員,使具有大專水平甚至高中數理基礎的人員都可以讀懂。中級篇論述了工業CT技術中稍微深入一些的問題,並在最後對三維圖像、反向工程及相襯CT等較新技術也作了簡要介紹,為希望進一步鑽研CT技術的人員提供進入專業學習的橋梁。本書可用作CT設計研究人員或大專院校研究生參考書。
 

目錄

前言
入門篇
第1章 引言
1.1 從“盒子里裝的是什麼”談起
1.2 用未知數X定義的射線
1.3 無膠片照相技術
1.4 “要把西瓜切開才能看清楚”
1.5 傳統斷層成像技術
1.6 怎樣才能免除重疊圖像的干擾
1.7 歷史性的突破
1.8 現代工業CT實例
參考文獻
第2章 預備知識
2.1 數字化圖像
2.2 投影
2.3 理解圖像重建的概念
2.4 投影數據和正弦圖
2.5 與CT應用相關的幾個物理問題
2.5.1 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5.2 不可抗拒的統計規律
2.5.3 部分體積效應
2.5.4 射線的多色性和硬化
參考文獻
第3章 工業CT的基本組成
3.1 工業CT常用的兩種掃描模式
3.2 工業CT系統常用的射線源
3.3 射線探測器和準直器
3.3.1 分立探測器
3.3.2 面探測器
3.3.3 準直器
3.4 數據采集系統
3.5 掃描機械系統
3.6 計算機硬件和軟件
3.7 輔助系統(輔助電源和安全系統)
參考文獻
第4章 工業CT系統的性能和指標
4.1 工業CT的性能參數概述
4.2 圖像對比度
4.3 點擴散函數和調制傳遞函數
4.3.1 點擴散函數對CT圖像的影響
4.3.2 調制傳遞函數對CT圖像的影響
4.4 噪聲對CT圖像的影響
4.5 CDD曲線
4.6 偽像概述
4.7 工業CT系統的驗收和指標測定
4.7.1 檢測空間分辨率的傳統模體和方法
4.7.2 檢測密度分辨率的傳統模體和方法
4.7.3 圓盤法檢測空間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參考文獻
第5章 工業CT的安裝、調試和使用
5.1 安裝安全注意事項
5.2 工業CT的安裝與預調
5.2.1 土建施工
5.2.2 主體設備機械安裝
5.2.3 主機設備電器安裝
5.2.4 機電系統冷運行
5.2.5 X射線機出束試驗和正式運行前的輻射安全檢查
5.2.6 探測器一準直器位置的進一步調整
5.3 工業CT系統的精細調整
5.3.1 探測器效率校正
5.3.2 DR掃描流程和工業CT各種掃描流程調試
5.3.3 旋轉中心位置的確定——薄壁圓筒法
5.3.4 旋轉中心在不同掃描位置下的校正
5.4 CT系統總體性能指標測定和功能調試
5.4.1 工業CT切層位置的確定
5.4.2 CT值的標準化處理和標定
5.4.3 功能調試和總體性能指標測定
5.5 工業CT運行操作
5.5.1 工業CT系統運行需要注意的事項
5.5.2 工業CT系統工作流程
5.6 工業CT的輻射安全措施
5.6.1 安全系統的構成
5.6.2 安全聯鎖及故障處理流程
5.7 工業CT測試結果的觀測
參考文獻
第6章 工業CT系統的選擇和設計
6.1 工業CT系統的兩類技術參數
6.2 空間分辨率和技術數據之間的關系
6.3 密度分辨率和技術數據之間的關系
6.4 選擇CT系統時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6.4.1 工件尺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6.4.2 探測器尺寸及數量的選擇
6.4.3 測試技術指標時的技術條件
6.4.4 三維圖像重建和三維反演技術的應用
6.4.5 DR方法的有限檢測能力
6.4.6 掃描方式的選擇
6.5 工業CT系統設計舉例
參考文獻
中級篇
第7章 CT掃描數據采集技術
第8章 工業CT圖像重建算法
第9章 計算機仿真與CT偽像
第10章 CT相關技術
第11章 相襯CT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