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科技藝術是最前沿的新媒體藝術,本書從全球範圍10萬多個新媒體藝術作品中精選出1000多個經典之作,從藝術類型學以及科技人文的視角深入探討當代科技的美學特征、新科技對藝術語言的多元演化與藝術表現形態空間的拓展。
除了已經非常流行的數字影像以及網絡技術之外,許多新媒體藝術作品已經深入地應用數學、物理、生化等科學原理和手段,而虛擬現實、人丁生命以及機器人等高科技手段更是為新媒體藝術開創了魔幻般的表現空間,本書對這些高新科技手段與藝術相融合的圖景進行了生動的描繪。
本書同時系統地對作品涉及的科學原理和技術手段進行了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解析,這將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藝術作品,同時也很好地向讀者傳播當代科技知識。值得指出的是,一些生澀的科學原理借助新媒體藝術作品變得有趣而且易為接受。
本書能夠為新媒體藝術的創作設計人員、藝術理論研究者、創意產業從業人員以及科普作品創作者提供極有價值的參考,對于大、中學生及相關教師而言也是一本具有藝術燻陶、科技創新、素質教育以及科學普及等功能的讀物。
目錄
前言
1 數學與藝術
1.1 數學思想與藝術
1.1.1 對稱
1.1.2 黃金分割
1.1.3 隨機過程
1.1.4 Vomnoi︰最近點中分線
1.2 數學曲線與曲面
1.2.1 遞歸與追逐產生的數學曲線
1.2.2 象形曲線
1.2.3 曲線的群簇化設計
1.2.4 曲線與曲面的藝術化應用
1.3 射影變換與幾何藝術
1.3.1 透視與繪畫
1.3.2 視覺欺騙︰反透視
1.3.3 坐標變換與歪像藝術
1.3.4 圖形瓖嵌與鋪塊
1.3.5光效應藝術
1.3.6 雙曲幾何
1.4 多面體藝術
1.4.1 多面體的類型
1.4.2 多面體的藝術表現
1.4.3 高維多面體藝術
1.5 拓撲與藝術
1.5.1 拓撲學
1.5.2 點集拓撲結構
1.5.3 Mobius帶
1.5.4 Klein瓶
1.5.5 Hilbert曲線
1.5.6 結的藝術
1.6 數學雕塑
1.6.1 多面體及幾何體雕塑
1.6.2 代數方法獲取的曲面雕塑
1.6.3 幾何變換產生的雕塑造型
1.6.4 拓撲結構雕塑
1.7 分形與藝術
1.7.1 分形
1.7.2 迭代與分形
1.7.3 復映射分形
1.7.4 實映射分形
1.7.5 模擬生物系統的分形
1.7.6 分形思想與藝術創作
1.8 混沌
1.8.1 混沌、蝴蝶效應與吸引子
1.8.2 一些重要的混沌模型
1.8.3 混沌與藝術
1.9 復雜系統與藝術
1.9.1 復雜性理論
1.9.2 表現復雜系統的藝術作品
2 物理科技與藝術創造
2.1 激光、全息與光效藝術
2.1.1 全息術與激光的產生與發展
2.1.2 全息藝術的發展
2.1.3 全息的藝術表現
2.1.4 數字化全息技術
2.1.5 激光與光效藝術
2.1.6 光學前沿
2.1.7 計算機模擬的光學特效
……
3 生化技術的藝術表現
4 數字信息化藝術
5 人工生命藝術
6 機械與藝術創造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網站
科技術語
彩圖對應章節
後記
1 數學與藝術
1.1 數學思想與藝術
1.1.1 對稱
1.1.2 黃金分割
1.1.3 隨機過程
1.1.4 Vomnoi︰最近點中分線
1.2 數學曲線與曲面
1.2.1 遞歸與追逐產生的數學曲線
1.2.2 象形曲線
1.2.3 曲線的群簇化設計
1.2.4 曲線與曲面的藝術化應用
1.3 射影變換與幾何藝術
1.3.1 透視與繪畫
1.3.2 視覺欺騙︰反透視
1.3.3 坐標變換與歪像藝術
1.3.4 圖形瓖嵌與鋪塊
1.3.5光效應藝術
1.3.6 雙曲幾何
1.4 多面體藝術
1.4.1 多面體的類型
1.4.2 多面體的藝術表現
1.4.3 高維多面體藝術
1.5 拓撲與藝術
1.5.1 拓撲學
1.5.2 點集拓撲結構
1.5.3 Mobius帶
1.5.4 Klein瓶
1.5.5 Hilbert曲線
1.5.6 結的藝術
1.6 數學雕塑
1.6.1 多面體及幾何體雕塑
1.6.2 代數方法獲取的曲面雕塑
1.6.3 幾何變換產生的雕塑造型
1.6.4 拓撲結構雕塑
1.7 分形與藝術
1.7.1 分形
1.7.2 迭代與分形
1.7.3 復映射分形
1.7.4 實映射分形
1.7.5 模擬生物系統的分形
1.7.6 分形思想與藝術創作
1.8 混沌
1.8.1 混沌、蝴蝶效應與吸引子
1.8.2 一些重要的混沌模型
1.8.3 混沌與藝術
1.9 復雜系統與藝術
1.9.1 復雜性理論
1.9.2 表現復雜系統的藝術作品
2 物理科技與藝術創造
2.1 激光、全息與光效藝術
2.1.1 全息術與激光的產生與發展
2.1.2 全息藝術的發展
2.1.3 全息的藝術表現
2.1.4 數字化全息技術
2.1.5 激光與光效藝術
2.1.6 光學前沿
2.1.7 計算機模擬的光學特效
……
3 生化技術的藝術表現
4 數字信息化藝術
5 人工生命藝術
6 機械與藝術創造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網站
科技術語
彩圖對應章節
後記
序
在人類文明的各個歷史階段,科學技術與藝術的關系一直都是令人關注的。可以說,藝術通常借助技術手段的進步來實現形態創新,但很少像當代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引發如此強烈的空前演變。
當代科技正在將藝術帶入一個全新的紀元,當代科技為藝術創作提供的手段與可能性直接地決定了藝術的表現形態,而藝術的想象又推動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許多曾經在科幻境界中被津津樂道的魔幻般的神奇鏡像正在被當代科技變為現實。
當代科技所創造的藝術正在譜寫著人類文明的新篇章。這種藝術形態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全新的審美體驗,更提供了全新的娛樂方式。它已經開始改寫人類的生活方式,成為新興的創意產業的主導動力。
目前,關于“科學之美”,已經有較多的論著進行探討,而“當代科技手段創造的藝術”這一新形態的研究,主要被歸人新媒體藝術的範疇。而新媒體藝術,尤其是作為新媒體藝術最前沿的當代科技藝術仍然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
張燕翔先生的《當代科技藝術》進行了相當有意義的框架構建,在進行鮮活生動的案例研究的同時穿插了精深的科技原理介紹,其中涉及大量前沿與尖端技術的深人應用,把生澀的知識通過有趣而新奇的形式表達出來,在傳播當代藝術的同時很好地進行科學知識的通俗解析。
該書另一個重要特色是注重對當代科技手段影響下的藝術形態的研究,從藝術類型學的視角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將為藝術理論家提供關于當代科技藝術的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同時也將為新媒體藝術家和科普作品創作者提供大量經典層面的作品案例、科技手段和極具啟發性的思路。
張燕翔先生是中國新媒介藝術研究與實踐的年輕學人代表,他立足中國科技大學平台,展望世界,其系列探索是富有新意的,其建設性著作《當代科技藝術》所關注的對科技手段的創造性的應用將對我國科技娛樂及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同時也會為該領域的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
當代科技正在將藝術帶入一個全新的紀元,當代科技為藝術創作提供的手段與可能性直接地決定了藝術的表現形態,而藝術的想象又推動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許多曾經在科幻境界中被津津樂道的魔幻般的神奇鏡像正在被當代科技變為現實。
當代科技所創造的藝術正在譜寫著人類文明的新篇章。這種藝術形態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全新的審美體驗,更提供了全新的娛樂方式。它已經開始改寫人類的生活方式,成為新興的創意產業的主導動力。
目前,關于“科學之美”,已經有較多的論著進行探討,而“當代科技手段創造的藝術”這一新形態的研究,主要被歸人新媒體藝術的範疇。而新媒體藝術,尤其是作為新媒體藝術最前沿的當代科技藝術仍然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
張燕翔先生的《當代科技藝術》進行了相當有意義的框架構建,在進行鮮活生動的案例研究的同時穿插了精深的科技原理介紹,其中涉及大量前沿與尖端技術的深人應用,把生澀的知識通過有趣而新奇的形式表達出來,在傳播當代藝術的同時很好地進行科學知識的通俗解析。
該書另一個重要特色是注重對當代科技手段影響下的藝術形態的研究,從藝術類型學的視角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將為藝術理論家提供關于當代科技藝術的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同時也將為新媒體藝術家和科普作品創作者提供大量經典層面的作品案例、科技手段和極具啟發性的思路。
張燕翔先生是中國新媒介藝術研究與實踐的年輕學人代表,他立足中國科技大學平台,展望世界,其系列探索是富有新意的,其建設性著作《當代科技藝術》所關注的對科技手段的創造性的應用將對我國科技娛樂及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同時也會為該領域的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