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為什麽沒告訴我:論文寫作枕邊書

教授為什麽沒告訴我:論文寫作枕邊書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畢恆達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3673087
  • ISBN13:9787503673085
  • 裝訂:171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論文寫作指導用書。作者建議讀者用最迅速的方式瀏覽本書之後,先安心睡個覺,等明天一覺醒來,可以仔細分析這本書中你覺得對你最有用的部分,然後再依據作者的建議,一一列出你可以具體做到的重點。建議已經進入密集寫作狀態的讀者不要將本書擺在書櫃中當作參考書作為陳列之用,這本書的理想收納地點就是你的書桌和床頭。總之,一個你隨時可以看到的地方。


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從小喜歡讀書,因為是男生,在那個年代,理所當然考進了上木工程學系,後來選擇了距離社會人文最接近的都市計划組就讀。 其間,自行發現了環境心理學這個有趣的研究領域。記得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這門課的期末報告,我不談傳統的規划制度與法令,轉而用個人空間、領域感等概念討論住宅鄰棟間隔之設計;碩士論文也不研究都市計划法令制度,而研究高層住宅的鄰里關系。 擔任土木系助教的時候,開始想到要留學走學術路線。在紐約市立學就讀環境心理學時,深為紐約市本身以及該校的自由批判校風所吸引。論文選擇研究」心愛之物」在環境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讓論文研究本身成為一件愉悅的事情。興趣很廣,回台之後,除了專注於性別議題之外,對輻射鋼筋、地層下陷、塗鴉、監視器、文化干擾、家的意義等主題都想了解。除了教環境心理學、性別與環境、災害心理學之外,也固定開授質性研究課程。 每年都必須參與十余次學位論文口試,本書就是根據這些年教學與口試累積的經驗撰寫而成,期待能夠陪伴研究生度過撰寫學位論文的路程。
 

目錄

有趣!有趣!有趣!
論文登山者的霹靂包
故事從這兒開始:代序
PART1 一點提醒、一種立場
PART2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本書內容導覽
PART3 熱情、熱情、熱情:選擇研究主題
如何選擇論文題目
如何確定研究計划
PART4 想象我,陷入愛河:論文題目的擬定
PART5 營造氣氛的前戲:前言
PART6 在學術地圖中定位:為什麽要回顧文獻?
PART7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資料
文獻從何找起
期刊論文
書籍
學位論文
報紙
搜尋引擎
如何找到全文或紙本
詢問專家
圖書館導覽
如何閱讀書籍的版權頁
個人圖書館管理系統:Endnote
PART8 是文獻回顧,還是家具型錄
Use文獻,不是Show文獻
文獻引用有規矩
PART9 哪一種研究方法比較好?
如何確定研究對象與范圍
研究方法的位置
漸行漸遠:概念的操作化
PART10 論文的核心:發現與分析
如何展開分析
扎根理論
學術研究對田野的影響
PART11 論文的面相:語言、文字與寫作風格
語言同時反映並形塑社會
我被打敗了:有關寫作
論文寫作風格
PART12 論文寫作症候群
寫作心理
網路傳說
PART13 整本論文的意義:結論與建議
PART14 未來,一直來:未來研究方向
PART15 留下線索到原典:關於參考書目
附錄
購買外文圖書的網絡書店
自動生產學術論文的電腦程式
 

寫一篇論文,「落九枝花」

母親提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閩南語俗諺:「生一個子,落九枝花。」意思是說,女人生一個孩子,損耗她的青春精力甚巨,當時聽了覺得「落九枝花」的形容詞很聳動。現在,當我看到處於寫論文階段的學生時,我常會想起「落九枝花」這個比喻。據我的觀察,十個眼楮閃爍著智慧光芒、頭上環繞著知識桂冠的學生,會有九個半一旦到了做研究、寫論文的「生命階段」,對自己走學術之路的信心逐漸花果飄零,「發現自己真的不適合走學術的路」是經常出現的告解內容。如果你已經或接近宣告「自己真的不適合走學術的路」,且慢,你或許即將發現「教授並沒有告訴你」許多寫論文的生存之道。

「教授為什麽沒告訴我?」是畢恆達將從事論文寫作與指導論文經驗的點點滴滴,匯集成一本寫作小指南,他所設想的讀者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生,也就是書名中的「我」,這本書可以破除學生以為寫論文只要拿學長姐的論文參考一下的迷思。我認為本書也會吸引另一群讀者,就是屬於主詞的「教授」們,讀這本書不斷地讓我回想起在求學階段,我的老師可以告訴我但沒有告訴我的事原來有這麽多,也提醒現在已經在大學教書的我可以告訴學生有關論文寫作的事原來也有這麽多。讀完本書,有些教授們會像我一樣因為受到啟發才開始想告訴學生寫論文的經驗與知識。

我無法想象自己有能力為學生寫一本這樣的書,所以我實在非常感激畢恆達代替我們這些論文指導老師所做的付出。對於論文寫作,自己累積了一些不吐不快的話,憋在心里,一直沒機會講,趁著替這本書寫一篇序的機會,一吐為快,為此我要感謝畢恆達邀請我搭這個便車。

以前沒人告訴過我

雖然這本書用「教授為什麽沒告訴我?」這個標題的原意比較像是嘟嚷和抱怨,這本書當然不是為了解釋這個現象而寫,但是,我覺得想辦法解釋一下「教授為什麽通常不教?」,可以引發我們對專業訓練以及創造力之間復雜關連的討論。稍微了解這個復雜性,可以先幫助我們評估論文寫作所需的知識特性。

自從博士階段開始,我對寫作技能所做的投資非常少,頂多選幾篇寫作風格不同的論文,揣摩一下自己想當哪一類的作者,從臨摹開始。由於沒有建立標准的作法,以至於每一篇論文的創作過程差異度都很大。有些論文寫作過程風景秀麗、有些則荊棘遍地;有時腦里想寫的字句像杯子溢滿啤酒泡沫一樣來不及接住,有些論文則從前言開始就一路NG到底。為了幫助自己建立比較可預測的寫作計划(而不是任命運擺布),在讀畢恆達這本書之前,我正開始讀一些研究與寫作DIY的書籍來克服(或起碼讓自己體認到)一些論文寫作的弱點與障礙。不過,我一直覺得有關於寫作過程中各種挫折與收獲的轉折,理論歸理論,真的開始寫,什麽寫作手冊都沒有效,因為我們很難將那些書中列舉的好論文的構成元素以及寫作的步驟,這些正式的特性,運用到我們每個人面對的情境。

畢恆達這本書多少改變我這個悲觀論。這本書雖然也介紹寫作的構成與步驟的正式知識,它還包含了更多畢恆達累積多年的經驗知識。這些知識包括對於碩博士論文寫作風格的了解,書中改編了一些論文草稿的片段作為例子,非常貼近現實中讀者所需的知識。我覺得畢恆達其實是用這本看起來輕薄短小的書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讓我解釋一下為什麽。像寫論文這樣的創造技能,有很多部分是屬於Michael Polanyi說的隱微知識(tacit knowledge)。相對於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被認為需要正式的學習,並且有正式、標准的溝通方式(語匯)傳遞這種知識,隱微知識的特性是:擁有知識的人所知道的比能說出來的多(We can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這種知識隱藏在身體和大腦里,很難捕捉、很難歸類,因此也很難教導。論文寫作就被許多教授認定為一種無法表達、教導的經驗。

┅┅

我建議讀者用最迅速的方式瀏覽本書之後,先安心睡個覺,等明天一覺醒來,可以仔細分析這本書中你覺得對你最有用的部分(通常也就是你的弱點),然後再依據他的建議,——列出你可以具體做到的重點。建議已經進入密集寫作狀態的讀者不要將本書擺在書櫃中當作參考書(尤其是字典類)作為陳列之用,這本書的理想收納地點就是你的書桌和床頭。總之,一個你隨時可以看到的地方。因為相對於其他的論文寫作手冊,本書非常生活化,它應該和正在密集寫作的「作家」們,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本書的副標題是枕邊書,各位不要覺得很誇張,相對於其他多少有點像百科全書一樣羅列各種「須知」的寫作手冊,或許是為了不要增加已經被論文壓得喘不過氣的讀者閱讀的負擔,畢恆達只寫他認為最重要的幾件事,而且從頭搞笑到底。我讀了之後不但沒有腦袋被更多訊息塞滿以至於睡不著覺,反而好像打完羽毛球之後身心獲得抒解可以進入好眠。不過,不要將這句話當真,寫論文的時候很緊綳,不能靠讀書來放松,要多運動讓自己淋漓暢快。學學畢恆達每星期至少打兩次羽毛球,對了,為什麽畢恆達沒有告訴你這一件重要的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