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師談人生系列」其一。叢書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聽現代西方的思想大師講人生哲理。本書請弗洛姆出場,宣講他「有愛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書是領悟人類情感、獲得最優心理的必讀書。
弗洛姆是現代思想中的「情愛大師」。他對現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對現代人心理狀況的准確診斷,被稱為「綜合了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的學說」,使他成為現代心理學領域最權威的典范。他提出愛是一門實踐的藝術,呼吁只有用愛才能拯救人類,使他成為美國最著名、最受歡迎的心理學家。
本書將讓你領略什麽是「情愛大師」,教你明白現代人的孤獨、焦慮、迷失和缺乏生氣,了解現代人孤立無援的心理處境,認識欲望使現代人越來越俗氣,懂得什麽是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如何尋找情愛的精神家園,明了只有愛才能拯救自己,以及男人、女人的愛的藝術。
本書是大師思想精髓的通俗化、實用化,作者是北京高校教師中這方面的高手,既保證學術質量又通俗易懂。
目錄
前言 愛是行動,愛是藝術
第一章 從孤獨中走來
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當你拿起電話的時候,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衷腸的知心人兒!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當「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群一樣擁護呢/地上的人們/為何像星星一樣疏遠呢/┅┅」這首老歌響起的時候,卻能引起你無限的思緒、心靈的顫動、熱淚盈眶。這就是孤獨,這就是孤獨的情境、孤獨的滋味。
凡有思想和智慧的地方,就有孤獨。孤獨與生俱來,就像身體的影子;從岑寂的遠古到喧囂的時代,孤獨像一個幽靈一樣,在大地上徘徊,在城市里游盪,在你我的心里常駐不走┅┅
一、孤獨、敏感、神經質和天才
1.與這個世界上格格不入的人
2.不一樣的經歷
3.一覽眾山小
二、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
1.資本主義精神與肛門戀
2.弗洛伊德——一個隱秘的權威
3.另立門戶
4.現代人批判——逃避自由
三、你將會像神一樣
1.為政治而戰就是為自由而戰
2.為人類的生存而寫作
第二章 欲望:使現代人越來越俗氣
弗洛姆毫不客氣地指出,現代人空虛、墮落,缺乏生氣,已經犯了富足的社會病。在極端個人主義的夢幻中,現代人完全成了大眾媒體的狂熱的戀人,伴隨動聽的音樂,欣賞著肉麻的肥皂劇,義無反顧地拜倒在物質和商品的「石榴裙」下。
其實,一個放棄了占有欲的人所得報償就是快樂,而抱住自己的財產緊緊不放的人命中注定是悲哀的。快樂就是我們在通向實現自我這一目標的道路上所獲得的體驗。
一、我欲故我在
1.生活就是為所欲為
2.天上人間——兩個世界
3.財富——我的太陽
4.「愛」讓我怎麽說
二、鏡子中的陌生人
1.欲望——打開了的潘多拉魔盒
2.金錢買不到真正的人生
3.人還有得救的希望
第三章 無家可歸:現代人找不到精神家園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表面上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其實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現代人是孤立無援的,沒有家,也沒有根;他無法擺脫來自各方的壓力。他期望回到子宮中,回到自然的家,但這又不可能;他期望用豐富的物質財富,來填補無限的精神空虛,然而卻激起了他的無限占有欲望,甚至整個世界也無法填滿他的欲望的「無底洞」。於是在這種進退維谷中,出現了一種新的疾病——集體精神病。
一、何處是我家
1.被遂出伊甸園的人
2.個人的出現是一種悲劇
二、病人才是最健康的人
1.精神貧乏綜合症
2.「精神病院」中的健康的人
3.精神健康的條件
第四章 失去的自我:人們已不知道自己是誰
一、他人是我的奴隸
二、再造一個神——我是上帝
第五章 回到夢里:我們只有在夢里是自由的
一、我只能做夢了
二、夢是最美的語言
三、勇敢的俄狄浦斯
四、當「好夢」不再的時候
第六章 尋找自我:不要讓紅塵迷住雙眼
一、迷失的自我
二、這才是你自己
三、熱愛生命:活著,永遠活著
第七章 只有愛,才能拯救自己
一、愛情:自我發現的通道
二、愛:對生活意義的尋求
埃里希·弗洛姆生平年表
弗洛姆主要著作
參考書目
第一章 從孤獨中走來
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當你拿起電話的時候,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衷腸的知心人兒!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當「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群一樣擁護呢/地上的人們/為何像星星一樣疏遠呢/┅┅」這首老歌響起的時候,卻能引起你無限的思緒、心靈的顫動、熱淚盈眶。這就是孤獨,這就是孤獨的情境、孤獨的滋味。
凡有思想和智慧的地方,就有孤獨。孤獨與生俱來,就像身體的影子;從岑寂的遠古到喧囂的時代,孤獨像一個幽靈一樣,在大地上徘徊,在城市里游盪,在你我的心里常駐不走┅┅
一、孤獨、敏感、神經質和天才
1.與這個世界上格格不入的人
2.不一樣的經歷
3.一覽眾山小
二、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
1.資本主義精神與肛門戀
2.弗洛伊德——一個隱秘的權威
3.另立門戶
4.現代人批判——逃避自由
三、你將會像神一樣
1.為政治而戰就是為自由而戰
2.為人類的生存而寫作
第二章 欲望:使現代人越來越俗氣
弗洛姆毫不客氣地指出,現代人空虛、墮落,缺乏生氣,已經犯了富足的社會病。在極端個人主義的夢幻中,現代人完全成了大眾媒體的狂熱的戀人,伴隨動聽的音樂,欣賞著肉麻的肥皂劇,義無反顧地拜倒在物質和商品的「石榴裙」下。
其實,一個放棄了占有欲的人所得報償就是快樂,而抱住自己的財產緊緊不放的人命中注定是悲哀的。快樂就是我們在通向實現自我這一目標的道路上所獲得的體驗。
一、我欲故我在
1.生活就是為所欲為
2.天上人間——兩個世界
3.財富——我的太陽
4.「愛」讓我怎麽說
二、鏡子中的陌生人
1.欲望——打開了的潘多拉魔盒
2.金錢買不到真正的人生
3.人還有得救的希望
第三章 無家可歸:現代人找不到精神家園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表面上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其實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現代人是孤立無援的,沒有家,也沒有根;他無法擺脫來自各方的壓力。他期望回到子宮中,回到自然的家,但這又不可能;他期望用豐富的物質財富,來填補無限的精神空虛,然而卻激起了他的無限占有欲望,甚至整個世界也無法填滿他的欲望的「無底洞」。於是在這種進退維谷中,出現了一種新的疾病——集體精神病。
一、何處是我家
1.被遂出伊甸園的人
2.個人的出現是一種悲劇
二、病人才是最健康的人
1.精神貧乏綜合症
2.「精神病院」中的健康的人
3.精神健康的條件
第四章 失去的自我:人們已不知道自己是誰
一、他人是我的奴隸
二、再造一個神——我是上帝
第五章 回到夢里:我們只有在夢里是自由的
一、我只能做夢了
二、夢是最美的語言
三、勇敢的俄狄浦斯
四、當「好夢」不再的時候
第六章 尋找自我:不要讓紅塵迷住雙眼
一、迷失的自我
二、這才是你自己
三、熱愛生命:活著,永遠活著
第七章 只有愛,才能拯救自己
一、愛情:自我發現的通道
二、愛:對生活意義的尋求
埃里希·弗洛姆生平年表
弗洛姆主要著作
參考書目
序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說過一句名言:「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競爭的加劇,人們已經很難再保持一顆平常心了。芸芸眾生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熙來攘往,可就是沒有時間停下來反思:「我這樣忙忙碌碌到底是為了什麽?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
在蘇格拉底看來,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對這些問題反思過,那麽,你這一生從根本上講是毫無意義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高官顯貴,統統都是行屍走肉,一堆糞土。
其實,哲學提出這些問題,並不是真正要你給出一個答案,事實上也不可能有標准答案,其目的是要促使人們去反思、去認識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紅樓夢》第一回里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後,甄士隱隨即和了一首,其最後兩句是這樣的: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說的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在滾滾紅塵,也就是「他鄉」中,「亂哄哄」地追求功名利祿、金錢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鄉」在哪里,因此,到頭來,也只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紅塵是「他鄉」,那我們的「故鄉」在哪里呢?也就是我們到底是從哪里來到這個紅塵的呢?
「故鄉」顯然在紅塵以外。我們從「故鄉」來,借助於父母的結合,給了我們肉體凡胎,我們就用這肉體凡胎,到世間來走一遭,來體驗人生、體驗愛情、體驗幸福,也體驗痛苦。體驗完後,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的「故鄉」。
但有很多人在紅塵的花花世界中經受不住種種誘惑和考驗。他們沉迷於各種各樣的「名利場」、「官場」、「情場」或「賭場」,最後出賣了靈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鄉」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們的靈魂也就隨著他們的肉體客死在紅塵這個「他鄉」。
為了幫助人們能在紅塵中經受得住誘惑和考驗,不丟掉靈魂,不迷失自我,最後能找到回去的路,我們特編著這一套「思想大師談人生叢書」。本叢書第一批作品主要是聽現代西方的思想大師們講人生哲理,包括:《尼采:不做「好人」做強者》《弗洛伊德:欲望決定命運》《馬基雅維里:我就是教你惡》《弗洛姆:有愛才有幸福》。這四位大師對人生的理解各有側重:
尼采把人生的本質看作是「意志」,一種「權力意志」。他說:「生物所追求的首先是釋放自己的力量——生命本身就是權力意志。」即一切生命的目的都是為了追求權力,甚至自然過程也「充滿了權力意志。這種權力意志總是要以多種方式表現自己,或者表現為強者的英雄,或者表現為弱者的怨恨。前者是主人,後者是奴隸。怨恨說明了弱者的軟弱無能。強者永遠依靠犧牲弱者而生存,他必然要征服、壓迫弱者;弱者則妒忌強者,怨恨強者。強弱「權力意志」之爭構成了整個生物歷史、乃至宇宙歷史的全過程。
因此尼采頂著他那一時代滾滾而來的「平等和進步」的浪潮,大聲疾呼:「人固不平等!」,在他看來,有人生而為弱者,有人生而為強者,前者構成極大多數,後者構成極少數。尼采認為人類社會是由極少數的強者所創造所推動的,這是人類個體生命存在的一個基本的事實。
┅┅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競爭的加劇,人們已經很難再保持一顆平常心了。芸芸眾生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熙來攘往,可就是沒有時間停下來反思:「我這樣忙忙碌碌到底是為了什麽?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
在蘇格拉底看來,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對這些問題反思過,那麽,你這一生從根本上講是毫無意義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高官顯貴,統統都是行屍走肉,一堆糞土。
其實,哲學提出這些問題,並不是真正要你給出一個答案,事實上也不可能有標准答案,其目的是要促使人們去反思、去認識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紅樓夢》第一回里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後,甄士隱隨即和了一首,其最後兩句是這樣的: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說的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在滾滾紅塵,也就是「他鄉」中,「亂哄哄」地追求功名利祿、金錢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鄉」在哪里,因此,到頭來,也只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紅塵是「他鄉」,那我們的「故鄉」在哪里呢?也就是我們到底是從哪里來到這個紅塵的呢?
「故鄉」顯然在紅塵以外。我們從「故鄉」來,借助於父母的結合,給了我們肉體凡胎,我們就用這肉體凡胎,到世間來走一遭,來體驗人生、體驗愛情、體驗幸福,也體驗痛苦。體驗完後,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的「故鄉」。
但有很多人在紅塵的花花世界中經受不住種種誘惑和考驗。他們沉迷於各種各樣的「名利場」、「官場」、「情場」或「賭場」,最後出賣了靈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鄉」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們的靈魂也就隨著他們的肉體客死在紅塵這個「他鄉」。
為了幫助人們能在紅塵中經受得住誘惑和考驗,不丟掉靈魂,不迷失自我,最後能找到回去的路,我們特編著這一套「思想大師談人生叢書」。本叢書第一批作品主要是聽現代西方的思想大師們講人生哲理,包括:《尼采:不做「好人」做強者》《弗洛伊德:欲望決定命運》《馬基雅維里:我就是教你惡》《弗洛姆:有愛才有幸福》。這四位大師對人生的理解各有側重:
尼采把人生的本質看作是「意志」,一種「權力意志」。他說:「生物所追求的首先是釋放自己的力量——生命本身就是權力意志。」即一切生命的目的都是為了追求權力,甚至自然過程也「充滿了權力意志。這種權力意志總是要以多種方式表現自己,或者表現為強者的英雄,或者表現為弱者的怨恨。前者是主人,後者是奴隸。怨恨說明了弱者的軟弱無能。強者永遠依靠犧牲弱者而生存,他必然要征服、壓迫弱者;弱者則妒忌強者,怨恨強者。強弱「權力意志」之爭構成了整個生物歷史、乃至宇宙歷史的全過程。
因此尼采頂著他那一時代滾滾而來的「平等和進步」的浪潮,大聲疾呼:「人固不平等!」,在他看來,有人生而為弱者,有人生而為強者,前者構成極大多數,後者構成極少數。尼采認為人類社會是由極少數的強者所創造所推動的,這是人類個體生命存在的一個基本的事實。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