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名詞叫“現象級人物”。當人們提到易中天時,不再正兒八經地叫他“先生”、“教授”,而是代之以“明星教授”、“學術超男”和“超級書生”等娛樂性諢號,當易中天的讀者不再被稱為讀者,而是被輕率隊且籠統地歸入“易粉”或“乙醚”群體,我估摸,這當兒的易中天,就可以貼上“現象級人物”的標簽了。
郭勇健,男,1973年10月生,福建福清人。2003年畢業于東南大學藝術學系,獲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廈門大學中文系。出版著作有︰《永恆的偶像—關于雕塑》(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作為藝術的舞蹈—舞蹈美學引論》(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創造的奧秘—李維祀雕塑藝術研究》(岳麓書社,2007年)、與易中天合著《漢代風雲人物》(東方出版社,2006年)。
目錄
第一章 人物品評
易中天為什麼這樣紅?
三盞燈︰周國平、鄧曉芒、易中天
從林語堂到易中天
第二章 作品解讀
易中天的學術著作與學術成就
易中天演講藝術散論
鋼絲上的舞蹈
—讀易中天《破門而入》
愛情之死
—讀易中天《中國的男人與女人》
筆記之筆記,反思之反思
—讀易中天《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
第三章 現象反思
個人‧學界‧大眾
—“易中天現象”評述
附錄 是非辨析
江虎豹遭遇狼羊
—易中天《對話》節目觀後感
拷問成君憶
—成君憶的“道歉”和成君憶的“道德”
再駁成君憶
我為什麼反對土等民?
歷史能否通俗化?
—兼答尹宣先生對易中天的質疑
易中天為什麼這樣紅?
三盞燈︰周國平、鄧曉芒、易中天
從林語堂到易中天
第二章 作品解讀
易中天的學術著作與學術成就
易中天演講藝術散論
鋼絲上的舞蹈
—讀易中天《破門而入》
愛情之死
—讀易中天《中國的男人與女人》
筆記之筆記,反思之反思
—讀易中天《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
第三章 現象反思
個人‧學界‧大眾
—“易中天現象”評述
附錄 是非辨析
江虎豹遭遇狼羊
—易中天《對話》節目觀後感
拷問成君憶
—成君憶的“道歉”和成君憶的“道德”
再駁成君憶
我為什麼反對土等民?
歷史能否通俗化?
—兼答尹宣先生對易中天的質疑
序
有個名詞叫“現象級人物”。當人們提到易中天時,不再正兒八經地叫他“先生”、“教授”,而是代之以“明星教授”、“學術超男”和“超級書生”等娛樂性諢號,當易中天的讀者不再被稱為讀者,而是被輕率且籠統地歸入“易粉”或“乙醚”群體,我估摸,這當兒的易中天,就可以貼上“現象級人物”的標簽了。
何謂“現象級人物”?坦白地說,我沒能找到標準答案,雖然我又經常撞見這個流行稱呼。依我理解,“現象級人物”系指一種另類的明星、偶像或大腕。與尋常明星、偶像、大腕的區別在于,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彰顯出個體魅力,還極易擴張出強大的輻射力、附會出龐大的代表性。人們習慣于將某種代言人的身份加諸其上,他的成功已不再屬于個人,有一大群人將群起而為之歡呼和驕傲,並可以毫不羞澀地分享他的榮耀;同樣,他的失敗也不再由他一人擔當,會有人或自願或無辜地為之分憂卸愁。以易中天為例,他因“品三國”而迅即紅遍大江南北的聲名,既可以被人樹為一個正面樣板,並要求“中國學界”為此“感到愧疚”,也可以反過來被指責到這種恐怖程度︰易中天的成功竟折射出了“學術界的悲哀”。
這就是“現象級人物”必須承受的境遇,稱善可臻于極大,道惡可趨于無窮,無論稱善道惡,皆由嚼舌者率性為之,“現象級人物”本身則完全喪失了抵抗力︰被抬進轎子是這樣,被踹下擂台也是如此。制造“現象級人物”,符合媒體造勢的需要,也多半迎合了大眾的曖昧需求,但對于準確理解那位被“現象化”的人物,則毫無用處。當人物成了現象,必然伴隨著一道道強烈的追光,在如此強光的燭照下,除了夸張和變形,不復有真相可言。成為“現象級人物”,通常意味著他有望獵獲大量未必應得的光榮或體面;作為代償,他則必須承擔海量與他毫不相干的責任,如果他怡然于這個身份,他甚至有義務取悅媒體,把所有虛假不實之詞、荒誕不經之事,一肩扛盡,哪怕事關爪哇島,他也視為自己的當然責任。現象化的過程往往與符號化同步,成為現象就是成為符號,而一旦成為符號,則此君是否還有必要還原成個體,也許就多此一問了。
在“現象級人物”的畫廊中,不乏為自己的“現象化”而沾沾自喜者,甚至不乏為抬高自己的“現象化”等級而親自推波助瀾者,但以我對易中天先生的了解,我敢自負地說,他對此只有惶恐和無奈。
易中天的成功,固然有強勢媒體介入的成分,但本質上屬于實至名歸。早在六年前我撰文評論他的思想隨筆集《書生意氣》時,易中天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牢牢夯實了。在那篇小文里,我斗膽歸納了易中天文字上的獨家絕活,並將其命名為“易家路數”。我當時下的粗淺結論是︰“與其說作者見識超拔,不如說他技藝驚人。原來,隨筆是不必寫得那麼呆傻的,隨筆作為一種寫作文體,也是可以富饒變化的。通過對李澤厚的盤點,易中天曾經讓我回想起李澤厚當年那句雋永的表達︰藝術,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我還想接著話頭補充一句︰思想,同樣可以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當思想獲得了有意味的形式,思想也就同時獲得了生命。”
……
何謂“現象級人物”?坦白地說,我沒能找到標準答案,雖然我又經常撞見這個流行稱呼。依我理解,“現象級人物”系指一種另類的明星、偶像或大腕。與尋常明星、偶像、大腕的區別在于,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彰顯出個體魅力,還極易擴張出強大的輻射力、附會出龐大的代表性。人們習慣于將某種代言人的身份加諸其上,他的成功已不再屬于個人,有一大群人將群起而為之歡呼和驕傲,並可以毫不羞澀地分享他的榮耀;同樣,他的失敗也不再由他一人擔當,會有人或自願或無辜地為之分憂卸愁。以易中天為例,他因“品三國”而迅即紅遍大江南北的聲名,既可以被人樹為一個正面樣板,並要求“中國學界”為此“感到愧疚”,也可以反過來被指責到這種恐怖程度︰易中天的成功竟折射出了“學術界的悲哀”。
這就是“現象級人物”必須承受的境遇,稱善可臻于極大,道惡可趨于無窮,無論稱善道惡,皆由嚼舌者率性為之,“現象級人物”本身則完全喪失了抵抗力︰被抬進轎子是這樣,被踹下擂台也是如此。制造“現象級人物”,符合媒體造勢的需要,也多半迎合了大眾的曖昧需求,但對于準確理解那位被“現象化”的人物,則毫無用處。當人物成了現象,必然伴隨著一道道強烈的追光,在如此強光的燭照下,除了夸張和變形,不復有真相可言。成為“現象級人物”,通常意味著他有望獵獲大量未必應得的光榮或體面;作為代償,他則必須承擔海量與他毫不相干的責任,如果他怡然于這個身份,他甚至有義務取悅媒體,把所有虛假不實之詞、荒誕不經之事,一肩扛盡,哪怕事關爪哇島,他也視為自己的當然責任。現象化的過程往往與符號化同步,成為現象就是成為符號,而一旦成為符號,則此君是否還有必要還原成個體,也許就多此一問了。
在“現象級人物”的畫廊中,不乏為自己的“現象化”而沾沾自喜者,甚至不乏為抬高自己的“現象化”等級而親自推波助瀾者,但以我對易中天先生的了解,我敢自負地說,他對此只有惶恐和無奈。
易中天的成功,固然有強勢媒體介入的成分,但本質上屬于實至名歸。早在六年前我撰文評論他的思想隨筆集《書生意氣》時,易中天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牢牢夯實了。在那篇小文里,我斗膽歸納了易中天文字上的獨家絕活,並將其命名為“易家路數”。我當時下的粗淺結論是︰“與其說作者見識超拔,不如說他技藝驚人。原來,隨筆是不必寫得那麼呆傻的,隨筆作為一種寫作文體,也是可以富饒變化的。通過對李澤厚的盤點,易中天曾經讓我回想起李澤厚當年那句雋永的表達︰藝術,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我還想接著話頭補充一句︰思想,同樣可以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當思想獲得了有意味的形式,思想也就同時獲得了生命。”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9